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11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所述车架的至少一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上具有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中空结构被配置为向悬架装置供气和/或为悬架装置储气。通过将车架的横梁和/或纵梁中间打通为中空结构,将其作为车辆空气悬架的储气罐,对于空气悬架车型的空间占用较小,能够实现空气悬架车型的轻量化,利于整车的布置空间,增加新能车型电池包的空间,增加电量,提升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架。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车辆由于空气弹簧系统工作需求影响,储气罐体积较大,所需整车布置空间较大, 且与其它零部件布置上基本完全解耦,集成度较低。

2、如何利用底盘空间,对元器件合理布置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架,所述车架的至少一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上具有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中空结构被配置为向悬架装置供气和/或为悬架装置储气。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连接有前横梁和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中空结构。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横梁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横梁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连通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后横梁连通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连通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适于与压缩机进气口相连。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架装置为空气悬架装置。

11、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架。

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申请通过将车架的横梁和/或纵梁中间打通为中空结构,将其作为车辆空气悬架的储气罐,对于空气悬架车型的空间占用较小,能够实现空气悬架车型的轻量化,利于整车的布置空间,增加新能车型电池包的空间,增加电量,提升续航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至少一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上具有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中空结构被配置为向悬架装置供气和/或为悬架装置储气,所述车架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连接有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连通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后横梁连通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连通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适于与压缩机进气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装置为空气悬架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至少一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上具有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中空结构被配置为向悬架装置供气和/或为悬架装置储气,所述车架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连接有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构成所述中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银生姚渊任冲张小雨王儒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