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控阵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87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相控阵雷达,包括散热框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散热框的波控电源组件、TR组件和天线,所述波控电源组件和/或所述TR组件均与所述天线之间导热接触,所述天线与所述散热框导热接触。通过天线传递热量,可以很好的避免波控电源组件和TR组件,直接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框,可以降低安装难度。同时因为导热接触,可避免内部设置导风装置,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体结构紧凑。将波光电源组件和TR组件将热量传递至天线,然后天线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框,可以很好的满足散热要求,同时可以使得结构紧凑,所以能够有效地解决波控电源组件和/或TR组件对外散热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雷达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相控阵雷达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控阵雷达的性能指标不断的提高,相控阵雷达的组件热流密度越来越大,给雷达热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自然散热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结构都比较笨重,占用空间尺寸大。而风冷散热不仅会增加额外的线路布局,还会降低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风机一旦受损,雷达系统就无法正常工作,并且带来极大的安防隐患。相控阵雷达越来越多的热耗制约着相控阵雷达的技术发展。目前的相控阵雷达,由于内部结构需要较高的散热需求,很难做到集成化设置,尤其内部的波控电源组件以及tr组件需要对外散热。

2、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内部组件对外散热不方便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控阵雷达,该相控阵雷达可以有效地解决内部组件对外散热不方便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相控阵雷达,包括散热框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散热框的波控电源组件、tr组件和天线,所述波控电源组件和/或所述tr组件均与所述天线之间导热接触,所述天线与所述散热框导热接触。

4、在上述相控阵雷达中,波控电源组件和tr组件一般需要靠近天线安装,这样可以方便的将热量传递至天线,所以这种导热设置非常方便。而天线一般呈板状且设置在偏外的位置,很方便对外进行传热,同时天线需要安装在散热框上,可以与散热框建立很好的导热连接,进而能够将自身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框,可以满足散热需要。通过天线传递热量,可以很好的避免波控电源组件和tr组件,直接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框,降低安装难度。同时因为导热接触,可避免内部设置导风装置,因此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体结构紧凑。将波光电源组件和tr组件将热量传递至天线,然后天线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框,可以很好的满足散热要求,同时可以使得结构紧凑。综上所述,该相控阵雷达能够有效地解决波控电源组件和/或tr组件对外散热不方便的问题。

5、优选地,所述天线位于所述散热框的前侧处,所述散热框的后侧盖板为散热板件。

6、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框内的信息处理组件,所述信息处理组件的后侧散热面与所述散热板件的前侧贴靠且导热接触。

7、优选地,所述散热板件的前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信息处理组件的后侧散热面导热接触。

8、优选地,所述散热框具有台肩面以与所述天线边缘搭接且之间导热接触。

9、优选地,还包括和差组件,所述天线的前侧设置有天线罩,所述波控电源组件以及所述和差组件均贴靠在所述天线后侧并导热接触,所述tr组件设置于所述和差组件的后侧且之间导热接触。

10、优选地,所述天线、所述和差组件、所述tr组件以及所述波控电源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个组件。

11、优选地,所述波控电源组件包括板状的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的连接件,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波控电源电路结构且与所述天线面靠面导热接触,所述连接件设置于tr组件与和差组件之间,所述tr组件以及所述和差组件均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导热板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tr组件与所述和差组件之间以进行传热。

13、优选地,所述tr组件与所述天线通过插接配合的第一射频连接器插接导通,所述第一射频连接器的插头两端分别插入所述tr组件的接口部与所述天线的接口部;所述波控电源组件与所述tr组件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的低频连接器插接导通,所述低频连接器两端接头分别固定在所述波控电源组件与所述tr组件上;所述tr组件与所述和差组件通过插接配合的第二射频连接器插接导通,所述第二射频连接器的插头两端分别插入所述tr组件的接口部与所述和差组件的接口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控阵雷达,包括散热框(8)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散热框(8)的波控电源组件(3)、TR组件(5)和天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控电源组件(3)和/或所述TR组件(5)均与所述天线(2)之间导热接触,所述天线(2)与所述散热框(8)导热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位于所述散热框(8)的前侧处,所述散热框(8)的后侧盖板为散热板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框(8)内的信息处理组件(7),所述信息处理组件(7)的后侧散热面与所述散热板件(9)的前侧贴靠且导热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件(9)的前侧设置有凸台(92),所述凸台(92)与所述信息处理组件(7)的后侧散热面导热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8)具有台肩面(81)以与所述天线(2)边缘搭接且之间导热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差组件(4),所述天线(2)的前侧设置有天线罩(1),所述波控电源组件(3)以及所述和差组件(4)均贴靠在所述天线(2)后侧并导热接触,所述TR组件(5)设置于所述和差组件(4)的后侧且之间导热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所述和差组件(4)、所述TR组件(5)以及所述波控电源组件(3)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个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控电源组件(3)包括板状的主体(31)和设置在所述主体(31)一侧的连接件(32),所述主体(31)内设置有波控电源电路结构且与所述天线(2)面靠面导热接触,所述连接件(32)设置于TR组件(5)与和差组件(4)之间,所述TR组件(5)以及所述和差组件(4)均与所述连接件(3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2)为导热板件;所述连接件(32)位于所述TR组件(5)与所述和差组件(4)之间以进行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TR组件(5)与所述天线(2)通过插接配合的第一射频连接器插接导通,所述第一射频连接器的插头两端分别插入所述TR组件(5)的接口部与所述天线(2)的接口部;所述波控电源组件(3)与所述TR组件(5)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的低频连接器插接导通,所述低频连接器两端接头分别固定在所述波控电源组件(3)与所述TR组件(5)上;所述TR组件(5)与所述和差组件(4)通过插接配合的第二射频连接器插接导通,所述第二射频连接器的插头两端分别插入所述TR组件(5)的接口部与所述和差组件(4)的接口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控阵雷达,包括散热框(8)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散热框(8)的波控电源组件(3)、tr组件(5)和天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控电源组件(3)和/或所述tr组件(5)均与所述天线(2)之间导热接触,所述天线(2)与所述散热框(8)导热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位于所述散热框(8)的前侧处,所述散热框(8)的后侧盖板为散热板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框(8)内的信息处理组件(7),所述信息处理组件(7)的后侧散热面与所述散热板件(9)的前侧贴靠且导热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件(9)的前侧设置有凸台(92),所述凸台(92)与所述信息处理组件(7)的后侧散热面导热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8)具有台肩面(81)以与所述天线(2)边缘搭接且之间导热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控阵雷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差组件(4),所述天线(2)的前侧设置有天线罩(1),所述波控电源组件(3)以及所述和差组件(4)均贴靠在所述天线(2)后侧并导热接触,所述tr组件(5)设置于所述和差组件(4)的后侧且之间导热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强唐永祥何剑民谭科苏金花李志力彭希浩曹楚平付琪
申请(专利权)人:英飞睿成都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