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4774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面难以老化的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发光装置(100)具有:将上表面(31)作为光射出面的发光元件(30)、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接合而设置且由含有荧光体的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一透光性部件(1)、以及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接合而设置且由玻璃材料形成的第二透光性部件(2),并且构成为,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7)周缘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31)周缘的外侧,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8)周缘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3)周缘一致或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5)周缘的内侧,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3)周缘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5)周缘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使用了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大多作为车辆前照灯及室内外的照明而使用。作为一例,发光装置具有:电路基板、安装于电路基板上表面的发光元件、配置于发光元件上表面的荧光体树脂层、配置于荧光体树脂层上表面且对从发光元件照射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树脂层、设置于电路基板上表面并密封发光元件侧面的第一反射材料、以及包围扩散树脂层侧面的第二反射材料(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结构的发光装置将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在荧光体树脂层通过荧光体进行波长转换,另外,来自发光元件的其它的光在荧光体树脂层不被荧光体进行波长转换,直接作为发射光向外部射出。

2、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发光装置中,具有荧光体树脂层及扩散树脂层都由树脂形成的结构。并且,荧光体树脂层的面积大于扩散树脂层的面积,并且超过发光元件的上表面面积。此外,第二反射材料的一部分配置在发光元件上表面的上方。因此,具有能够向比上方更窄的范围照射光的结构。

3、然而,专利文献1提出的发光装置因为由树脂形成发光装置的发光面,所以,存在由于长期使用而作为发光面的树脂部件老化的问题。

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发光面难以老化的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81042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具有:

2、发光元件;

3、透光性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上,并具有下表面、具有比所述下表面小的面积的上表面、侧面;

4、所述透光性部件包括:

5、第一透光性部件,其具有构成所述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并经由粘接材料接合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的下表面,且由含有荧光体的树脂材料形成;

6、第二透光性部件,其具有构成所述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相接的下表面,且由玻璃材料形成;

7、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周缘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周缘的外侧,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周缘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周缘的内侧,

8、所述透光性部件的侧面从下表面侧依次具有第一垂直侧面、倾斜面、第二垂直侧面。

9、另外,所述倾斜面为向内侧凸起的曲面。

10、另外,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包括所述第一垂直侧面,

11、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包括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垂直侧面。

12、另外,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包括所述第一垂直侧面和所述倾斜面,

13、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包括所述第二垂直侧面。

14、另外,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包括所述第一垂直侧面,

15、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包括所述第二垂直侧面,

16、所述倾斜面以跨着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和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的方式配置。

17、另外,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是硼硅酸盐玻璃或石英玻璃。

18、另外,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含有硅树脂。

19、另外,所述粘接材料含有硅树脂。

20、另外,具备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透光性部件的侧面的光反射性部件。

21、另外,在所述透光性部件中,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的厚度比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厚度大。

2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有:将上表面作为光射出面的发光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接合而设置且由含有荧光体的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一透光性部件、以及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接合而设置且由玻璃材料形成的第二透光性部件,并且构成为,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周缘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周缘的外侧,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周缘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周缘一致或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周缘的内侧,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周缘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周缘的内侧。

2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有:将上表面作为光射出面的发光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接合而设置且由含有荧光体的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一透光性部件、以及与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接合而设置且由玻璃材料形成的第二透光性部件,并且构成为,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周缘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周缘一致,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面积大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面积,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的上表面面积小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面积。

2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将由含有荧光体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平板状第一透光性部件集合体的上表面与由比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集合体硬的材料形成的平板状第二透光性部件集合体的下表面进行接合的平板状的透光性部件集合体的工序;在所述透光性部件集合体中,在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集合体的上表面形成槽部的工序;通过所述槽部来分割所述透光性部件集合体,得到具有第一透光性部件及第二透光性部件的多个透光性部件的工序;以使所述透光性部件的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周缘位于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周缘的外侧的方式,将所述第一透光性部件的下表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进行接合的工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透光性部件可以由玻璃材料形成。

25、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发光面难以老化。另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够提供发光面难以老化的发光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关健司前田慎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