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476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电路系统,包括多组串联的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每组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包括三个电力电子电池PACK主电路,分别为A相、B相、C相;每个电力电子电池PACK主电路包括双向DC‑DC电路、H桥变换电路、ECO开关电路。还公开了该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路具有多种模态运行模式,分别可运行于ECO模式、旁路模式,满足多种运行模式实现电芯的高效利用,避免个例异常情况对系统的运行影响,提高系统的冗余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储能,具体涉及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还涉及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电芯的电压低、容量小,因此在各种储能应用场景中,需要将大量的电芯单体进行串并联,通常是将电芯单体多个串联构成模组,将模组串联构成电池pack,再将若干个电池pack串联构成具有一定直流电压的电池簇,由于绝缘安规的问题,很难无限制的将电芯串联构成更高电压等级,现阶段针对储能系统,主要是直流1500v以下电压等级为主,同时与电池簇对应直流侧连接的储能双向变换器(pcs),其交流侧通常为低压交流,一般通过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更高电压等级10kv/35kv,在10kv/35kv进行交流并网,如图1所示;另外一种实现方案如图2所示,是在每簇电池端接入dc/dc,各簇通过dc/dc并联,这样避免了各簇之间由于电芯电压的差异性产生环流,dc/dc的后级接入双向ac/dc变换器,交流侧通过升压变压器接入中高压交流电网。

2、采用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将不再使用升压变压器将低压交流升压到中高压系统,对于储能系统不仅节省成本,同时减小储能电站占地面积,有利于较短时间收回电站投资成本。

3、申请号为20221125026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组串式电池储能系统,考虑到由于电芯的差异性,导致电芯模组电压的不一致,将串联电芯模组与dc/dc串联,dc/dc调节输出差额电压,使得若干个由串联电芯模组与dc/dc串联组合电池簇之间实现电压的均衡,避免不同串联组合电池簇之间环流,该dc/dc为非全功率,具有系统损耗较低的优势,但是该dc/dc的输入功率需要单独外部提供,同时也增大了系统的复杂性。

4、申请号为20211149285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交流电池储能模块和交流电池储能系统,将电芯串联模组于h桥变换器连接,h桥变换器输出交流,将储能电池直流变换为交流输出,收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的波动,h桥输出交流电压相应的对直流侧电池电压的适用范围较小。

5、申请号为20192082740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储能系统,通过一种三电平半桥模块将电池模组电压进行dc/dc变换,再将多个单元串联,构成更高电压的直流输出,后级串联h桥,得到交流输出,具有储能模块数量以及控制器数量较少,成本较低,但h桥用半导体器件受器件耐压限制,适用于相对交流电压较低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解决了现有电路系统中电芯管芯温度不均衡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

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b相、c相,每相由多个串联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构成,每个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包括双向dc-dc电路、h桥变换电路、eco开关电路。

4、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5、双向dc-dc电路,包括n个串联储能电芯构成的电池模组、滤波电容器c1、滤波电容器c2,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点a连接电感器l1一端,电感器l1另一端连接开关t1和开关t2串联中点,滤波电容器c1两端分别跨接于电池模组两端,滤波电容器c2两端分别跨接于开关t1和开关t2之间。

6、h桥变换电路,包括串联的开关t5、开关t6以及串联的开关t7、开关t8,开关t5与开关t6串联构成的半桥中点e,开关t7与开关t8串联构成半桥中点f;在半桥中点e与半桥中点f之间跨接有开关k2。

7、eco开关电路,包括开关k1,开关k1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点h和连接点i;连接点h与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点a连接,连接点i与半桥中点e连接。

8、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点a与eco开关电路的连接点h连接,电池模组的负极与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点c连接,滤波电容器c2的正极连接点b与eco开关电路的连接点i连接,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点c还与开关t2、滤波电容器c1连接,开关t5、开关t5均与滤波电容器c2的正极连接点b连接,开关t6、开关t8均与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点c连接,h桥变换电路的半桥中点e与开关t5、开关t6连接,h桥变换电路的半桥中点f与开关t7、开关t8连接;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采集电池模组侧电压u_battery、滤波电容器c2两端电压udc、电感l1的电流il,逆变输出半桥中点e与半桥中点f间电压un,控制器输出驱动信号pwm1、pwm2、pwm5、pwm6、pwm7、pwm8,通过隔离驱动单元将该驱动信号pwm1、pwm2、pwm5、pwm6、pwm7、pwm8隔离放大后对应输出隔离驱动信号pwm1、pwm2、pwm5、pwm6、pwm7、pwm8对应开关t1~t2、开关t5~t8的门极驱动信号。

9、位于最上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e分别连接电感la、电感lb、电感lc一端,电感la、电感lb、电感lc另一端分别连接电网a相、电网b相、电网c相;位于最上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f分别与下方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e连接,位于最下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f之间相互连接,以此类推,首尾相连构成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每一相最后一个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连接点f公共连接,构成星型连接。

10、位于最上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e分别连接电感la、电感lb、电感lc一端,电感la、电感lb、电感lc另一端连接电网a相、电网b相、电网c相;位于最上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f分别与下方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e连接,位于最下方的a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连接点f与最上方的b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串联电感lb的交流电网侧端相连接,位于最下方的b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连接点f与最上方的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串联电感lc交流电网侧端相连接,位于最下方的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连接点f与最上方的a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串联电感la的交流电网侧端相连接,构成角型连接。

1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12、步骤1:控制器检测电池模组电压u_battery是否大于阈值电压a,如果大于阈值电压a,则跳转到步骤2,若不大于阈值电压a则跳转至步骤3;

13、步骤2:封锁双向dc-dc电路的t1~t2驱动,停止工作,开关k1闭合,h桥变换电路运行于逆变工作状态,输出稳定的交流电压,继续判断电池模组电压是否大于阈值电压a,若大于阈值电压a,则继续运行于步骤2,否则跳转至步骤3;

14、若在执行步骤2阶段,监测电芯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B相、C相,每相由多个串联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构成,每个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包括双向DC-DC电路、H桥变换电路、ECO开关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电路,包括n个串联储能电芯构成的电池模组、滤波电容器C1、滤波电容器C2,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点A连接电感器L1一端,所述电感器L1另一端连接开关T1和开关T2串联中点,所述滤波电容器C1两端分别跨接于电池模组两端,所述滤波电容器C2两端分别跨接于开关T1和开关T2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H桥变换电路,包括串联的开关T5、开关T6以及串联的开关T7、开关T8,所述开关T5与开关T6串联构成的半桥中点E,所述开关T7与开关T8串联构成半桥中点F;在所述半桥中点E与半桥中点F之间跨接有开关K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O开关电路,包括开关K1,所述开关K1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点H和连接点I;所述连接点H与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点A连接,所述连接点I与半桥中点E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点A与ECO开关电路的连接点H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与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点C连接,所述滤波电容器C2的正极连接点B与ECO开关电路的连接点I连接,所述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点C还与开关T2、滤波电容器C1连接,所述开关T5、开关T5均与滤波电容器C2的正极连接点B连接,所述开关T6、开关T8均与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点C连接,所述H桥变换电路的半桥中点E与开关T5、开关T6连接,所述H桥变换电路的半桥中点F与开关T7、开关T8连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电池模组侧电压U_battery、滤波电容器C2两端电压Udc、电感L1的电流IL,逆变输出半桥中点E与半桥中点F间电压Un,控制器输出驱动信号pwm1、pwm2、pwm5、pwm6、pwm7、pwm8,通过隔离驱动单元将该驱动信号pwm1、pwm2、pwm5、pwm6、pwm7、pwm8隔离放大后对应输出隔离驱动信号PWM1、PWM2、PWM5、PWM6、PWM7、PWM8对应开关T1~T2、开关T5~T8的门极驱动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E分别连接电感La、电感Lb、电感Lc一端,电感La、电感Lb、电感Lc另一端分别连接电网A相、电网B相、电网C相;位于最上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F分别与下方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E连接,位于最下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F之间相互连接,以此类推,首尾相连构成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每一相最后一个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连接点F公共连接,构成星型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E分别连接电感La、电感Lb、电感Lc一端,电感La、电感Lb、电感Lc另一端连接电网A相、电网B相、电网C相;位于最上方的A相、B相、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F分别与下方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半桥中点E连接,位于最下方的A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连接点F与最上方的B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串联电感Lb的交流电网侧端相连接,位于最下方的B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连接点F与最上方的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串联电感Lc交流电网侧端相连接,位于最下方的C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连接点F与最上方的A相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的串联电感La的交流电网侧端相连接,构成角型连接。

8.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9.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b相、c相,每相由多个串联的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构成,每个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包括双向dc-dc电路、h桥变换电路、eco开关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电路,包括n个串联储能电芯构成的电池模组、滤波电容器c1、滤波电容器c2,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点a连接电感器l1一端,所述电感器l1另一端连接开关t1和开关t2串联中点,所述滤波电容器c1两端分别跨接于电池模组两端,所述滤波电容器c2两端分别跨接于开关t1和开关t2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h桥变换电路,包括串联的开关t5、开关t6以及串联的开关t7、开关t8,所述开关t5与开关t6串联构成的半桥中点e,所述开关t7与开关t8串联构成半桥中点f;在所述半桥中点e与半桥中点f之间跨接有开关k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o开关电路,包括开关k1,所述开关k1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点h和连接点i;所述连接点h与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点a连接,所述连接点i与半桥中点e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直挂式电力电子电池pack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点a与eco开关电路的连接点h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与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点c连接,所述滤波电容器c2的正极连接点b与eco开关电路的连接点i连接,所述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点c还与开关t2、滤波电容器c1连接,所述开关t5、开关t5均与滤波电容器c2的正极连接点b连接,所述开关t6、开关t8均与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点c连接,所述h桥变换电路的半桥中点e与开关t5、开关t6连接,所述h桥变换电路的半桥中点f与开关t7、开关t8连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电池模组侧电压u_battery、滤波电容器c2两端电压udc、电感l1的电流il,逆变输出半桥中点e与半桥中点f间电压un,控制器输出驱动信号pwm1、pwm2、pwm5、pw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士贤郝翔轩杨黄浪黄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为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