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义学专利>正文

自走式多功能农田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61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多功能农田作业机,一种自走式多功能农田作业机,包括机体,机体上部设有柴油机和变速箱,机体下部两端分别设有驱动轮和转向轮,其特征在于机体下部安装有与驱动轮对应的平衡轮,平衡轮通过平衡轮伸缩轴安装在机体上,转向轮通过调节螺杆与机体连接,变速箱设有两个变速箱动力输出轮,第一变速箱动力输出轮和驱动轮直接设有驱动轮链条,机体上设有作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农田机械功能单一的缺陷,具有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多功能农田作业机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农田机械体积比较大,作业项目比较单一不能根据农作物种的不同及 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作业管理,如在农业生产中,涉及到扶土开沟、播种、施肥、喷药、粮食 收集装袋等多种作业,目前需要分别使用不同农田机械来完成,采购齐全的农田机械花费 巨大,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同时存放上述农田机械业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农田机械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功能 多,使用灵活方便的自走式多功能农田作业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自走式多功能农田作业机,包括机体,机体上部设有柴油机和变速箱,机体 下部两端分别设有驱动轮和转向轮,其特征在于机体下部安装有与驱动轮对应的平衡轮, 平衡轮通过平衡轮伸缩轴安装在机体上,转向轮通过调节螺杆与机体连接,变速箱设有两 个变速箱动力输出轮,第一变速箱动力输出轮和驱动轮直接设有驱动轮链条,机体上安装 有扶土开沟装置、耕耘装置、播种施肥装置、喷药装置、粮食收集装袋装置。扶土开沟装置包括翻土犁板、圆形耙片,翻土犁板、圆形耙片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 机体的下部。耕耘装置包括弹簧、耘锄架、耘锄头;耘锄架套装在平衡轮伸缩轴上,耘锄架的外 端设有耘锄头,弹簧一端与耘锄架连接,另一端与平衡轮的车轮支架连接。播种施肥装置包括盛料斗和输送管,盛料斗安装在机体上部,位于变速箱的一侧, 输送管安装在机体下部的输送管口上,盛料斗底部与输送管口相通,盛料斗内部设有播轮, 播轮与第二变速箱动力输出轮连接。喷药装置包括药水箱、高压水泵、喷摇杆和喷头,高压水泵的入水口与药水箱之间 设有药水输送管,高压水泵的出水口与喷摇杆连接,喷摇杆上分布有多个喷头。粮食收集装袋装置包括粮食收集板、粮食提升机和粮食装袋接粮台,粮食收集板 为两个,通过收集板支架固定在机体的下部,呈八字形排列,粮食提升机包括粮食提升绞龙 和提升绞龙接粮口,粮食提升绞龙上设有提升机动力输入轮,提升机动力输入轮通过皮带 与第二变速箱动力输出轮连接,粮食装袋接粮台安装在提升绞龙接粮口下部的机体上。本技术在变速箱上设有两个动力输出轮,一个专用于提供机体行走的动力, 另一个为播种施肥装置、喷药装置、粮食收集装袋装置提供动力。本技术具有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本技术根据农田作业需 求,可以在机体上更换不同功能的作业部件,以一个农田机械适应多种农田作业要求,降低 了使用成本,各个作业部件之间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机体上,方便更换,使用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平衡轮的A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向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向视图。如图中所示1机体;2驱动轮;3涨紧轮受力杆;4拉向手柄;5翻土犁板;6圆形耙 片;7柴油机;8变速箱;9转向轮;10调节螺杆;11涨紧轮;12受力杆受力中心;13柴油机 动力输出轮;14变速箱动力输入轮;15第一变速箱动力输出轮;16输送管口 ;17第二变速 箱动力出轮;18驱动轮链条;19平衡轮伸缩轴;20平衡轮;21转向轮;22弹簧;23耘锄架; 24耘锄头;25盛料斗;26播轮;27输送管;28高压水泵动力输入轮;29药水输送管;30高 压水泵;31喷药杆;32喷头;33粮食集收板;34集收板支架;35集收板支架;36粮食提升 机绞龙;37提升机动力输入轮;38提升绞龙接粮口 ;39粮食装袋接粮台;40集收板支架;41 粮食集收板;42集收板支架;43药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主要用于扶土开沟作业。如图1、图2所示机体1上部设有柴油机7、变速箱8,下部设有驱动轮2、平衡轮 20、转向轮9、转向轮21,柴油机7的柴油机动力输出轮13通过三角带与变速箱动力输入轮 14连接,皮带上方设有涨紧装置,涨紧装置包括涨紧轮受力杆3、拉向手柄4、涨紧轮11,拉 向手柄4通过连接绳与涨紧轮受力杆3的受力杆受力中心12连接,变速箱8上设有第一变 速箱动力输出轮15、第二变速箱动力输出轮17,第一变速箱动力输出轮15通过驱动轮链条 18与驱动轮2连接,机体1的下部通过紧固件安装有设有翻土犁板5和圆形耙片6,机体1 的下部还设有预留的输送管口 16。本技术使用时柴油机7工作运转时,将图中1中的拉向手柄4向右侧下压, 带动涨紧轮受力杆3向右侧旋转,以受力杆受力中心12为旋转中心,涨紧轮11下压,随之 使得柴油机动力输出轮13和变速箱动力输入轮14之间的三角带拉紧,在拉紧后由于柴油 机动力输出轮13和变速箱动力输入轮14之间的摩擦力加大后在柴油机动力输出轮13的 运转带动下经变速箱8工作,第一变速箱动力输出轮15通过驱动轮链条18带动驱动轮2开 始慢速运转,并带动整个机体1行走,在行走过程中翻土犁板5开始犁地使得土壤松软后, 由圆形耙片6将土壤扶向一边这样扶土就完成了。开沟深与浅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杆10 来调整,上调则浅,下调则浅。在有的农田区域在田垄犁土开沟的同时需要划锄,田间套种行。所以在需要的时4候可以按如图3所示在平衡轮20上安装有耕耘装置,所述耕耘装置包括弹簧22、耘锄架 23、和耘锄头24 ;耕耘架23安装在平衡轮20与机体1连接的平衡轮伸缩轴19上,耕耘架 23在工作时放下,不工作时可以收起。实施例2本实施例用于播种、施肥作业。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将实施例1中的翻土犁板5和圆形 耙片6从机体1下部拆卸,换上输送管27,机体1上部在变速箱8的一侧增设盛放种子、肥 料的盛料斗25,盛料斗25底部与机体下部输送管27相通,输送管27安装在机体1下部的 输送管口 16上,盛料斗25底部设有播轮26,播轮26与第二变速箱动力输出轮17通过皮带 连接,其他同实施例1。 本技术使用时先预先在盛料斗25中放入种子或肥料,柴油机7工作运转时, 将图中1中的拉向手柄4向右侧下压,带动涨紧轮受力杆3向右侧旋转,以受力杆受力中心 12为旋转中心,涨紧轮11下压,随之使得柴油机动力输出轮13和变速箱动力输入轮14之 间的三角带拉紧,在拉紧后由于柴油机动力输出轮13和变速箱动力输入轮14之间的摩擦 力加大后在柴油机动力输出轮13的运转带动下经变速箱8工作,第一变速箱动力输出轮15 通过驱动轮链条18带动驱动轮2开始慢速运转,并带动整个机体1行走,第二变速箱动力 输出轮17通过皮带带动播轮26慢速转动,在行走过程中,盛料斗25中的种子或肥料就通 过输送管27落到农田里,播种、施肥作业即可完成。播轮26的作用是搅动盛料斗25中种子或肥料,防止堵塞。实施例3本实施例用于喷药作业。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将实施例1中的翻土犁板5和圆形耙片6 从机体1下部拆卸,在平衡轮伸缩轴19和转向轮9、21之间的拆装轴之间安装药水箱43,机 体上部增设一个高压水泵30,高压水泵30的高压水泵动力输入轮28与第二变速箱动力出 轮17通过皮带连接,高压水泵30的入水口与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义学
申请(专利权)人:于义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