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气泵喷头、隔膜气泵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438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隔膜气泵喷头、隔膜气泵及电子雾化装置,隔膜气泵喷头包括主气道段、混合气道段和若干个腔室气道段;若干个腔室气道段均与混合气道段连通,然后通过混合气道段与主气道段连通;主气道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混合气道段远离腔室气道段的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外界连通。通过在腔室气道段与主气道段之间设置混合气道段,各腔室气道段内的气流在混合气道段内充分混合,从而降低速度梯度,减少了压力扰动,进而实现降低气动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具体涉及一种隔膜气泵喷头、隔膜气泵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隔膜气泵喷头气道中,各腔室气道和主气道之间通常采用直连式结构。隔膜气泵运行过程中,将各腔室气道内的空气直接挤入主气道,产生较大的气动噪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隔膜气泵喷头、隔膜气泵及电子雾化装置,以降低气动噪声。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隔膜气泵喷头,包括主气道段、混合气道段和若干个腔室气道段;所述若干个腔室气道段均与所述混合气道段连通,然后通过所述混合气道段与所述主气道段连通;所述主气道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混合气道段远离所述腔室气道段的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外界连通。

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腔室气道段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道段、第二气道段和第三气道段,所述第一气道段位于所述第二气道段远离所述混合气道段一侧,所述第三气道段与所述混合气道段连通;沿着靠近所述混合气道段的方向,所述第一气道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气道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三气道段的横截面积保持一致。

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道段远离所述第二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与所述第一气道段靠近所述第二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的比值为2-3;

5、和/或,所述第一气道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气道段靠近所述第二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的比值为0.9-1.1。

<p>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道段为中心对称结构;和/或所述第三气道段为中心对称结构。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道段的形状为圆台体;和/或所述第三气道段的形状为圆柱体。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道段远离所述第三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与所述第二气道段靠近所述第三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的比值为1.2-1.8;

9、和/或,所述第二气道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气道段靠近所述第三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的比值为0.8-1。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气道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气道段的径向宽度的比值为0.4-0.6。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气道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气道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气道段的长度之和。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气道段的形状为圆柱体。

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隔膜气泵,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电机、连杆结构、隔膜、柱塞;

14、所述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带动所述柱塞运动,所述隔膜在所述柱塞的作用下鼓动以产生气流的流动,进而使气流流入所述隔膜气泵喷头的腔室气道段。

15、在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腔室气道段内的气流在所述混合气道段内混合。

1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嘴、储液瓶和雾化芯;

17、所述隔膜气泵与所述喷嘴连通,所述隔膜气泵用于为所述喷嘴提供高速气流;所述储液瓶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储液瓶与所述喷嘴连通,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传输至所述喷嘴位置处,并在所述隔膜气泵提供的高速气流的作用下雾化,生成气溶胶。

1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隔膜气泵喷头、隔膜气泵及电子雾化装置;隔膜气泵喷头包括主气道段、混合气道段和若干个腔室气道段;若干个腔室气道段均与混合气道段连通,然后通过混合气道段与主气道段连通;主气道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混合气道段远离腔室气道段的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外界连通。通过在腔室气道段与主气道段之间设置混合气道段,各腔室气道段内的气流在混合气道段内充分混合,从而降低速度梯度,减少了压力扰动,进而实现降低气动噪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气道段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道段、第二气道段和第三气道段,所述第一气道段位于所述第二气道段远离所述混合气道段一侧,所述第三气道段与所述混合气道段连通;沿着靠近所述混合气道段的方向,所述第一气道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气道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三气道段的横截面积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段远离所述第二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与所述第一气道段靠近所述第二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的比值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段为中心对称结构;和/或所述第三气道段为中心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段的形状为圆台体;和/或所述第三气道段的形状为圆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段远离所述第三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与所述第二气道段靠近所述第三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的比值为1.2-1.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道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气道段的径向宽度的比值为0.4-0.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道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气道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气道段的长度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道段的形状为圆柱体。

10.一种隔膜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膜气泵,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腔室气道段内的气流在所述混合气道段内混合。

12.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气道段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道段、第二气道段和第三气道段,所述第一气道段位于所述第二气道段远离所述混合气道段一侧,所述第三气道段与所述混合气道段连通;沿着靠近所述混合气道段的方向,所述第一气道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气道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三气道段的横截面积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段远离所述第二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与所述第一气道段靠近所述第二气道段的端口的径向宽度的比值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段为中心对称结构;和/或所述第三气道段为中心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膜气泵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段的形状为圆台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涛高椋方冠宇徐志锋雷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