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防尘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17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技术提供传感器防尘外壳,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卡接在壳体的前端面,盖板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管,盖板的后端面固定卡接有卡环,盖板的外周固定粘接有防尘条;所述卡管固定卡接在保护管的内部。本技术设置了盖板,利用卡管对保护管的内壁与传感器探头或感应片之间的缝隙进行防尘密封,卡管将传感器的探头或感应片卡接到卡环前端面后,利用卡管和卡环将其压紧,利用插杆插接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部,将壳体与卡环之间固定插接,完成对传感器探头或感应片的固定安装,同时,利用卡环将卡管与壳体之间的缝隙密封,起到防尘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传感器防尘外壳


技术介绍

1、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应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信息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记录等要求,传感器通常采用探头或感应片去感应被测量信息,利用外壳将传感器部件、探头或感应片安装并加以保护。

2、现有的传感器外壳由于需要将传感器探头或感应片外露,导致外壳与探头或感应片的接缝处容易进入灰尘,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外壳通常利用小螺丝钉或一体成型结构槽将传感器部件进行固定安装,传感器灵敏度降低需要更换时,只能将壳体一起丢弃,存在壳体无法重复使用,提高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传感器防尘外壳,以解决传统的传感器壳体存在外壳与探头或感应片的接缝处容易进入灰尘;壳体无法重复使用,提高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2、本技术传感器防尘外壳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传感器防尘外壳,包括壳体、盖板、卡管、插杆、夹板和插接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插孔,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部卡接传感器部件,壳体的左右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管;所述盖板固定卡接在壳体的前端面,盖板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管,盖板的后端面固定卡接有卡环,盖板的外周固定粘接有防尘条;所述卡管固定卡接在保护管的内部;所述插杆插接在壳体、盖板和卡管的内部;所述夹板活动卡接在壳体的内部底面,两组相面对的夹板之间卡接传感器部件;所述插接件卡接到固定管的内部,且插接件的末端插接到传感器部件的外端面上。

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卡接防尘条,固定板的外端面固定设置有伸缩套管和弹簧,伸缩套管和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到夹板,固定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

5、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插孔,保护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卡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卡槽,卡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的位置与第一插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卡槽的位置与第一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6、进一步的,所述卡管的后端外围固定设置有压环,压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插孔,卡管的前端外壁固定设置有卡块,卡块卡接在第一卡槽的内部前端。

7、进一步的,所述插杆的外端为突出的圆板结构,插杆从外至内依次插接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插杆的内端卡接到传感器探头外壁上。

8、进一步的,所述夹板的外端面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圆孔,圆孔的内部插接有插接件,卡接槽的内部卡接固定管。

9、进一步的,所述插接件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凸环,凸环卡接在固定管内部的环形槽内,且插接件贯穿并卡接在插孔内部。

10、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设置了盖板,利用卡管对保护管的内壁与传感器探头或感应片之间的缝隙进行防尘密封,利用插孔将插接件插接到其内部,使得夹板可以通过插接件固定左右方向的位置,从而将传感器部件固定卡接,确保对传感器部件的固定安装,卡管将传感器的探头或感应片卡接到卡环前端面后,利用卡管和卡环将其压紧,利用插杆插接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部,将壳体与卡环之间固定插接,完成对传感器探头或感应片的固定安装,同时,利用卡环将卡管与壳体之间的缝隙密封,起到防尘作用。

12、2.本技术设置了夹板,当拉动夹板向中间移动时同步压缩伸缩套管和弹簧,夹板之间卡接需要保护的传感器部件后,松开夹板,利用弹簧将夹板推动至壳体内部左右两侧最外端的位置,同时拉动传感器部件外移直至卡接到壳体内壁的矩形槽内,完成对传感器部件的安装,同样的操作方式适用于对传感器部件的更换,利用插杆将传感器探头或感应片进行固定安装,且取出插杆后便于探头或感应片的更换,从而令壳体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盖板(2)、卡管(3)、插杆(4)、夹板(5)和插接件(6);所述壳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插孔(103),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部卡接传感器部件,壳体(1)的左右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管(104);所述盖板(2)固定卡接在壳体(1)的前端面,盖板(2)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管(202),盖板(2)的后端面固定卡接有卡环(203),盖板(2)的外周固定粘接有防尘条(204);所述卡管(3)固定卡接在保护管(202)的内部;所述插杆(4)插接在壳体(1)、盖板(2)和卡管(3)的内部;所述夹板(5)活动卡接在壳体(1)的内部底面,两组相面对的夹板(5)之间卡接传感器部件;所述插接件(6)卡接到固定管(104)的内部,插接件(6)的末端插接到传感器部件的外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滑槽(101),滑槽(101)的内部卡接防尘条(204),固定板(102)的外端面固定设置有伸缩套管和弹簧,伸缩套管和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到夹板(5),固定管(104)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内部设置有插孔(201),保护管(20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2021),卡环(203)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卡槽(2031),卡环(20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插孔(2032),第二插孔(2032)的位置与第一插孔(103)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卡槽(2031)的位置与第一卡槽(2021)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管(3)的后端外围固定设置有压环(301),压环(3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插孔(3011),卡管(3)的前端外壁固定设置有卡块(302),卡块(302)卡接在第一卡槽(2021)的内部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的外端为突出的圆板结构,插杆(4)从外至内依次插接第一插孔(103)、第二插孔(2032)和第三插孔(3011),插杆(4)的内端卡接到传感器探头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5)的外端面设置有卡接槽(501),卡接槽(501)的内部设置有圆孔,圆孔的内部插接有插接件(6),卡接槽(501)的内部卡接固定管(10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6)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凸环(601),凸环(601)卡接在固定管(104)内部的环形槽内,插接件(6)贯穿并卡接在插孔(201)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盖板(2)、卡管(3)、插杆(4)、夹板(5)和插接件(6);所述壳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插孔(103),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部卡接传感器部件,壳体(1)的左右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管(104);所述盖板(2)固定卡接在壳体(1)的前端面,盖板(2)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管(202),盖板(2)的后端面固定卡接有卡环(203),盖板(2)的外周固定粘接有防尘条(204);所述卡管(3)固定卡接在保护管(202)的内部;所述插杆(4)插接在壳体(1)、盖板(2)和卡管(3)的内部;所述夹板(5)活动卡接在壳体(1)的内部底面,两组相面对的夹板(5)之间卡接传感器部件;所述插接件(6)卡接到固定管(104)的内部,插接件(6)的末端插接到传感器部件的外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滑槽(101),滑槽(101)的内部卡接防尘条(204),固定板(102)的外端面固定设置有伸缩套管和弹簧,伸缩套管和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到夹板(5),固定管(104)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内部设置有插孔(201),保护管(202)的内壁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奎文学科张信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晟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