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梦红专利>正文

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413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包括受重力而运转,借此输出一驱动力的驱动部件;发动机部件,连接到所述驱动部件,用于接收驱动力并且受该驱动力驱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轮流对传动单元的第一支杆自由端施加压力后,第一支杆另一端被主轴固定,故与之链接的后副板自由端会向上翘起,拨动前板,进而带动飞轮转动,使得与飞轮固定的转轴也随之转动,蓄能,相比于传统的两个齿轮进行啮合传动,采用前板和飞轮相互拨动的方式,用飞轮提供重力来源,传递过程中的能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涉及省力传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情况下,多数采用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传动,但是这种方式没办法实现自动且持续的运转。

2、如专利号为cn204856699u,一种木牛流马装置,包括牛体架、主轴齿轮组、连杆和牛腿总成,采用两个普通齿轮进行啮合传动,以现代的两个齿轮传动的方式取代传统杠杆配合齿轮方式进行传动。

3、如专利号为cn204952241 u,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机器马,包括头颈总成、马体、马腿和马尾总成,所述头颈总成设在马体前端,所述马腿与马体活动连接,所述马尾总成设在马体后部,所述马体内包括有前主轴总成、电机、后主轴总成和链条,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变速总成,而这种变速组成也是通过两个齿轮配合杠杆进行传动变速,结构复杂。

4、由于采用齿轮啮合传动,外界对其中一个齿轮施加一个力,使得另一个力量可以转动,若从上至下施加一个重力,以重量作为传动的动力,齿轮的轮齿之间传动会卡住,无法转化为能源。

5、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机械传动结构和齿面确定方法来减弱重量转为其他能源的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包括受重力而运转,借此输出一驱动力的驱动部件;

4、发动机部件,连接到所述驱动部件,用于接收驱动力并且受该驱动力驱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5、飞轮,位于所述发动机部件上方,用于接收所述发动机部件的驱动而旋转来一旋转能量。

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发动机部件包含两组互相平行的传动单元和连接两组传动单元的主轴;

7、所述传动单元包含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一端开有供主轴穿设其中的穿孔,所述第一支杆另一端为自由端,承载或不承载重物,用于接收重物本身携带的重力,使得两组传动单元中的第一支杆以主轴为轴心进行交错上下运动;

8、还包含前板和后副板,所述前板其中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杆自由端侧面,另一端上下两个端面分别与后副板和飞轮接触;

9、所述后副板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杆侧面中间部位,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和前板底面接触,使得后副板受力驱动前板上下摆动或者前板受力带动后副板上下摆动。

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支杆为长条形的板体。

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前板包含长条状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杆的自由端侧面,另一端底面与后副板接触;

12、还包含弧板,设置在倾斜部向上的侧面上,与飞轮接触的那一端为弧面,在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棘齿,与之相对应的位置飞轮外表面上设有与第一棘齿配合的第二棘齿,使得第一棘齿带动第二棘齿绕飞轮圆心转动或者第二棘齿带动第一棘齿移位。

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发动机部件还包含顶柱,设置在后副板下方,当后副板向下传动至最低点时,用于阻挡后副板向下传动。

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支杆铰接至第一支杆的自由端,所述后副板一端铰接至第一支杆侧面中间部位。

15、基于上述所述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的前板和飞轮啮合齿副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s1,设定飞轮和前板的接触点,确定弧板弧面所在圆的圆心o1以及飞轮的圆心o2,测算圆心o1和圆心o2之间的距离为d1;测量接触点偏离圆心o1所在中轴线的角度∠a;其中,弧板弧面所在圆为巨轮,飞轮所在圆为小圆。

17、s2,计算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齿轮廓曲面弧线;

18、s3,移动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齿轮廓曲面弧线,使得第一棘齿的齿根与第二棘齿的齿顶在飞轮和前板的接触点重合,而后齿轮廓曲面弧线分别关于圆心o1和圆心o2呈圆形阵列分布,并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棘齿或者第二棘齿相切;

19、s4,验证飞轮和前板的接触点是否是飞轮位于前板的平衡点,若是,则飞轮和前板可以相互拨动,若不是,则重新选定产品。

2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步骤s2包含如下步骤:

21、s21,设定弧板弧面第一棘齿所在的齿顶圆半径r1,计算飞轮上第二棘齿(301)所在的分度圆半径r2,r2=d1-r1;

22、s22,设定圆心o1所在中轴线为l2,圆心o2所在中轴线为l1,

23、s23,计算前板对飞轮的支持力f支持力,f支持力=g/cosa,其中,g为飞轮施加的重力,∠a为飞轮这飞轮圆心o2偏离圆心o1所在中轴线的角度,因为受理角度分析,飞轮施加的重力经由第二棘齿垂直作用于第一棘齿的齿轮廓曲面弧线,而前板对飞轮的支持力f支持力在飞轮和前板的接触点和圆心o1连接线方向上,f支持力经由受力分析分为水平方向f1和垂直方向f2,其中,f支持力=f2/cosa=g/cosa;f支持力也是第一棘齿所承受的最大扭矩;

24、s24,计算弧板弧面第一棘齿所在齿轮的模数m1,

25、因为第一棘齿所承受的最大扭矩m:m=9550*n^2/(2*m1*∏),单位:n/米其中,n为转速,∏取3.14,m1为第一棘齿所在同心齿轮和飞轮的模数;

26、因此,m1=9550*n^2/m/(2*∏);

27、s25,画第一棘齿(212-3)的齿轮廓曲面:已知第一棘齿的齿顶圆半径r1,齿轮模数m1,计算第一棘齿(212-3)所在齿轮的齿数z1,z1=2r1/m1,第一棘齿(212-3)的齿高h=2.25m1,第二棘齿所在的分度圆半径r3=r2-h,齿根高hr=1.25m1,齿厚s=m1/2,以齿顶、齿根高、齿厚、分度圆为基础点画第一棘齿的齿轮廓曲面;

28、s26,画第二棘齿(301)的齿轮廓曲面:已知飞轮上第二棘齿所在的分度圆半径r2,齿轮模数m1,计算第二棘齿所在齿轮的齿数z1,z1=2r1/m1,第二棘齿的齿高h=2.25m1,第二棘齿所在的齿顶圆半径r3=r2+h,齿根高hr=1.25m1,齿厚s=m1/2,以齿顶、齿根高、齿厚、分度圆为基础点画第二棘齿的齿轮廓曲面。

29、主要注意的是,为了飞轮和前板弧面的第二棘齿可以传动,飞轮和第二棘齿的所在齿轮的模数需要一致;

3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4包含如下步骤:

31、s41,计算f支持力,f支持力=g/cosa=m/l,l为飞轮和前板接触点距离距离圆心o1所在轴线的水平距离,其中,扭矩m为第一棘齿能承载的最大扭矩。

32、s42,飞轮施加的重力g:g=m2g,其中,m2为飞轮的质量,g为9.8n/kg。

33、s43,判断g/cosa=m/l是否成立,若g/cosa=m/l成立,则可以确定此接触点为飞轮和前板平衡点,反之,飞轮与前板的接触点不是平衡点,会拨动前板。

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5、①本专利技术轮流对传动单元的第一支杆自由端施加压力后,第一支杆另一端被主轴固定,故与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受重力而运转,借此输出一驱动力的驱动部件(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部件(20)包含两组互相平行的传动单元(201)和连接两组传动单元(201)的主轴(2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211)为长条形的板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212)包含长条状的倾斜部(212-1),所述倾斜部(212-1)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杆(211)的自由端侧面,另一端底面与前板(213)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部件(20)还包含顶柱(203),设置在前板(213)下方,当前板(213)向下传动至最低点时,用于阻挡前板(213)向下传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211)铰接至第一支杆(211)的自由端,所述前板(213)一端铰接至第一支杆(211)侧面中间部位。>

7.基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的前板和飞轮啮合齿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含如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含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受重力而运转,借此输出一驱动力的驱动部件(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部件(20)包含两组互相平行的传动单元(201)和连接两组传动单元(201)的主轴(2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211)为长条形的板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212)包含长条状的倾斜部(212-1),所述倾斜部(212-1)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杆(211)的自由端侧面,另一端底面与前板(213)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转化能源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梦红
申请(专利权)人:陈梦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