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断瓣旋出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11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涉及一种具有明显警示标示的防伪瓶盖。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打开后产生明显结构变化的卡式断瓣旋出盖。本发明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包括内盖和套筒部分,所述套筒部分包括上套筒和下套筒,所述内盖设置在上套筒内部,所述上套筒的下边缘与下套筒的上边缘通过脆性部分相连接,所述下套筒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容器的口部和颈部,其中所述上套筒与下套筒的套筒壁上分别设置有断瓣与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下套筒或上套筒的边缘,所述断瓣脆性连接在上套筒或下套筒的边缘,且位于凹槽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密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明显警示标示的防伪瓶盖。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也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利益和人身安全,需要一种容 器密封装置,在该装置被初始打开以后,产生明显的结构变化,且不能恢复到初始打开之前 的状态,密封装置明显变化的结构警示使用者其已被打开过,使造假者不能用原密封装置 进行重新密封,并且不能将假冒伪劣产品(例如假酒)重新装填入容器内,除非对原密封装 置进行破坏性拆除。而现有的防伪瓶盖的防伪可视性标识都位于瓶盖的细微的局部,不容 易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因此其防伪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打开后产生明显结构变化的卡式 断瓣旋出盖。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包括内盖和套筒部分,所述套筒部分包括上套筒和下套 筒,所述内盖设置在上套筒内部,所述上套筒的下边缘与下套筒的上边缘通过脆性部分相 连接,所述下套筒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容器的口部和颈部,其中所述上套筒与下套筒的套 筒壁上分别设置有断瓣与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下套筒或上套筒的边缘,所述断瓣脆性连 接在上套筒或下套筒的边缘,且位于凹槽当中。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其中所述内盖的下端设置有周向警示环,在容器初始打 开之前,所述周向警示环轴向位于下套筒上边缘的下方,在容器初始打开之后,周向警示环 轴向位于下套筒上边缘与上套筒下边缘之间。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其中所述周向警示环为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卷边,所述下 套筒上边缘沿径向向内设置有干涉环,在容器初始打开之前,所述周向警示环位于干涉环 下方,在初始打开过程中,所述周向警示环和/或干涉环产生一定弹性形变使周向警示环 移动至干涉环上方。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上设有轴向 固定装置和周向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其中所述轴向固定装置为内套筒内侧向上倾斜的倒钩, 所述周向固定装置为内套筒内壁上设置的纵向凸棱。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其中还包括倾倒出口装置,所述倾倒出口装置具有适于 纳入内盖的倒出唇缘,倾倒出口装置的下部还具有适于纳入下套筒的连接部分。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其中所述连接部分与内套筒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其中所述内盖与倾倒出口装置之间设有相对应的螺纹部 分,所述螺纹部分使内盖相对倾倒出口装置转动时,产生轴向运动。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其中所述倾倒出口装置下方还设有适于纳入容器口部的不可再填充装置,所述不可再填充装置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阀座和阀芯。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其中所述断瓣脆性连接在上套筒的下边缘,所述凹槽设 置在下套筒的上边缘处。本专利技术可视性防伪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的口部适于容纳上述阀座,容器口部外侧 具有一条环形凸起和若干纵向凸起,上述倒钩位于环形凸起下方且与其相干涉,上述纵向 凸棱分布在纵向凸起之间且相互干涉。本专利技术可视性防伪容器,其中所述容器适于存储酒精类饮料。 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的套筒 部分上设置有断瓣和凹槽,在容器初始打开之前,断瓣位于凹槽内,在初始打开过程中,断 瓣与套筒部分干涉导致断瓣与套筒连接部分破裂,使断瓣从瓶盖上脱落,造成明显的可视 性变化。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的内盖上设置的周向警示环在容器初始打开前后相对下 套筒产生位置变化,在容器打开之后使上、下套筒不能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样产生一定的可 视性变化,产生瓶盖的双重防伪。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卡式断瓣旋出盖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初始打开前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卡式断瓣旋出盖初始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视性防伪容器的正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卡式断瓣旋出盖包括内盖1、倾倒出口装置 12、内套筒9、单向阀16和套筒部分,所述套筒部分包括上套筒2和下套筒3,所述内盖1设 置在上套筒2内部,与上套筒2紧配合,所述上套筒2的下边缘与下套筒3的上边缘通过脆 性部分4相连接,倾倒出口装置12具有适于纳入内盖1的倒出唇缘13,内盖1与倾倒出口 装置12之间设有相对应的螺纹部分15,所述螺纹部分15使内盖1相对倾倒出口装置12转 动时,产生轴向运动。倾倒出口装置12的下部还具有适于纳入下套筒3的连接部分14,连 接部分14与内套筒9 一体加工成型,所述下套筒3内侧加工有向上倾斜的倒钩10和纵向 凸棱11,倒钩10构成轴向固定装置,纵向凸棱11构成周向固定装置,内套筒9、周向固定装 置和轴向固定装置构成将下套筒3固定在容器口部和颈部的固定装置。倾倒出口装置12 下方还安装有适于纳入容器口部的单向阀16,所述单向阀16包括阀座17和阀芯18。所述 上套筒2与下套筒3的套筒壁上分别设置有断瓣5与凹槽6,所述凹槽6加工在下套筒3的 边缘处,所述断瓣5通过一些脆性断点连接在上套筒2的下边缘上,且位于凹槽6当中。结合图2所示,内盖1的下端加工有周向警示环7,周向警示环7为沿径向向外伸 出的卷边,下套筒3上边缘沿径向向内设置有干涉环8,在容器初始打开之前,所述周向警 示环7位于干涉环8下方。结合图4所示,容器初始打开过程中,随着上套筒2与下套筒3产生相对转动,断 瓣5与下套筒3的筒壁产生干涉,达到足够的干涉力后,断瓣5与上套筒2之间的脆性断点 破裂,断瓣5从上套筒2上脱落。随着内盖1与下套筒3相对轴向移动,周向警示环7产生 一定的弹性形变使其从下套筒3中脱离,再次密封时,周向警示环7与干涉环8的上端面产 生干涉,使其不能再次进入下套筒3中,并位于上套筒2下边缘与下套筒3上边缘之间,令 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可视性防伪容器为一种容纳酒精类饮料的酒瓶,单向阀16的 阀座17容纳在瓶口内,瓶口外侧加工有一条环形凸起19和若干纵向凸起20,内套筒9内壁 上的倒钩10位于环形凸起19下方且与其相干涉,纵向凸棱11分布在纵向凸起20之间且 相互干涉。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 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 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例如将断瓣和凹槽在上、下套筒上互换位置,同样可以实现本发 明的专利技术目的,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卡式断瓣旋出盖,包括内盖(1)和套筒部分,所述套筒部分包括上套筒(2)和下套筒(3),所述内盖(1)设置在上套筒(2)内部,所述上套筒(2)的下边缘与下套筒(3)的上边缘通过脆性部分(4)相连接,所述下套筒(3)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容器的口部和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2)与下套筒(3)的套筒壁上分别设置有断瓣(5)与凹槽(6),所述凹槽(6)设置在下套筒(3)或上套筒(2)的边缘,所述断瓣(5)脆性连接在上套筒(2)或下套筒(3)的边缘,且位于凹槽(6)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断瓣旋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的下端设置有 周向警示环(7),在容器初始打开之前,所述周向警示环(7)轴向位于下套筒(3)上边缘的 下方,在容器初始打开之后,周向警示环(7)轴向位于下套筒(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式断瓣旋出盖,包括内盖(1)和套筒部分,所述套筒部分包括上套筒(2)和下套筒(3),所述内盖(1)设置在上套筒(2)内部,所述上套筒(2)的下边缘与下套筒(3)的上边缘通过脆性部分(4)相连接,所述下套筒(3)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容器的口部和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2)与下套筒(3)的套筒壁上分别设置有断瓣(5)与凹槽(6),所述凹槽(6)设置在下套筒(3)或上套筒(2)的边缘,所述断瓣(5)脆性连接在上套筒(2)或下套筒(3)的边缘,且位于凹槽(6)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瑞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普制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