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823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7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钢筋架、混凝土层和钢筋龙骨,钢筋架铺设在混凝土层中,钢筋架和混凝土层一体设置,钢筋龙骨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层的上方,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增大凝结面积的结构。本申请具有增强叠合板一体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造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


技术介绍

1、叠合板是在预制板顶部后浇混凝土之后形成的共同受力的整体构件,因其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节省模板等优点,是目前预制混凝土结构中最常用的楼板形式。

2、相关技术中,预先浇筑好房梁,用吊车将预制板吊起来,对准位置放置在房梁上,将预制板排列在房梁上,预制板的两端搭建在房梁上,相邻预制板之间通过混凝土浇灌连接。

3、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相邻的预制板无连接部件,存在有叠合板一体性较弱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增强叠合板的一体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包括钢筋架、混凝土层和钢筋龙骨,所述钢筋架铺设在混凝土层中,所述钢筋架和混凝土层一体设置,所述钢筋龙骨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增大凝结面积的结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叠合板结构包括钢筋架、混凝土层和钢筋龙骨,钢筋架铺设在混凝土层中,钢筋架和混凝土层一体设置,钢筋龙骨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层的上方,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增大凝结面积的结构,能够在叠合板进行浇筑时增大凝结面积,增强叠合板的一体性。

5、可选的,所述混凝土层远离钢筋架的一面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设置有多条,所述梯形槽靠近钢筋架的一侧比上口处宽,所述梯形槽在混凝土层上均匀开设。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远离钢筋架的一侧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设置有多条均匀开设在混凝土层的上部,梯形槽靠近钢筋架的一侧款上部窄,一方面粘合的面积增大,另一方面此种结构在进行混凝土浇灌后凝结形成梯形块能够与梯形槽互相契合,增强叠合板的一体性。

7、可选的,所述钢筋龙骨包括上悬钢筋、腹杆钢筋和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固定在混凝土层中,所述腹杆钢筋的下端与连接筋焊接连接或一体设置,所述上悬钢筋位于腹杆钢筋的上方,所述上悬钢筋固定连接在腹杆钢筋的上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龙骨包括上悬钢筋、腹杆钢筋和连接筋,连接筋固定在混凝土层中,腹杆钢筋的下端与连接筋焊接连接或一体设置,上悬钢筋固定在腹杆钢筋的上部,通过上悬钢筋、腹杆钢筋和连接筋之间的配合,在进行吊装时更容易操作,同时钢筋龙骨能够在浇灌时与上方的混凝土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整个叠合板的强度。

9、可选的,所述梯形槽在混凝土层的横向和纵向均有开设,所述横向的梯形槽和纵向的梯形槽交纵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槽在混凝土层的横向和纵向均有开设,横向的梯形槽和纵向的梯形槽交纵设置,交纵设置的梯形槽在进行混凝土浇灌后,横向和纵向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11、可选的,所述混凝土层上开设有钢筋槽,所述钢筋槽开设在混凝土层的两端,相邻的两个所述混凝土层上的钢筋槽相互对应,两个所述钢筋槽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相邻两个混凝土层的钢筋槽中。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的两端开设有钢筋槽,相邻的两个混凝土层上的钢筋槽相互对应,两个钢筋槽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相邻两个混凝土层的钢筋槽中,在进行混凝土浇灌后,加强筋对相邻的两个混凝土层起到联结和加固的作用,增强叠合板间的一体性。

13、可选的,所述横向的梯形槽和纵向的梯形槽交叉处开设有凹坑,所述凹坑与梯形槽一体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的梯形槽和纵向的梯形槽交叉处上方无混凝土层遮挡,在此处开设凹坑,能够增大混凝土浇灌时的接触面积,使得叠合板的整体结构更加的牢固。

15、可选的,所述混凝土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均匀排布在混凝土层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凸块均匀排布在混凝土层的上方,混凝土层上表面比较平整,设置均匀分布的凸块能够使混凝土层的表面更加粗糙,有利于叠合板在浇灌时的凝结,增强叠合板的一体性。

17、可选的,所述连接筋穿过混凝土层和梯形槽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筋穿过混凝土增和梯形槽处,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时。梯形槽中的混凝土能够与连接筋粘合在一起,能够增强水泥在纵向的抗压力,使叠合板的结构更加的稳定。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包括钢筋架、混凝土层和钢筋龙骨,钢筋架和混凝土层一体设置,钢筋架铺设在混凝土层中,钢筋龙骨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层的上方,混凝土层上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在混凝土层的横向和纵向交纵分布,梯形槽一方面使混凝土上表面粘合面积增大,另一方面进行混凝土浇灌后凝结形成梯形块与梯形槽互相契合,增强叠合板的一体性;

21、2.横向的梯形槽和纵向的梯形槽交叉处开设有凹坑,混凝土层上表面设置有凸块,凸块均匀排布在混凝土的上方,凹坑和混凝土层上凸块的设置,能够增大混凝土浇灌时的接触面积,是的叠合板的整体结构更加的牢固;

22、3.钢筋龙骨包括上悬钢筋、腹杆钢筋和连接筋,连接筋固定在混凝土层中,腹杆钢筋的下端与连接筋焊接连接,上悬钢筋固定在腹杆钢筋的上部,通过上悬钢筋、腹杆钢筋和连接筋之间的配合,在进行吊装时更容易操作,同时钢筋龙骨能够在浇灌时与上方的混凝土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整个叠合板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架(1)、混凝土层(2)和钢筋龙骨(3),所述钢筋架(1)铺设在混凝土层(2)中,所述钢筋架(1)和混凝土层(2)一体设置,所述钢筋龙骨(3)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层(2)的上方,所述混凝土层(2)上设置有增大凝结面积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远离钢筋架(1)的一面开设有梯形槽(4),所述梯形槽(4)设置有多条,所述梯形槽(4)靠近钢筋架(1)的一侧比上口处宽,所述梯形槽(4)在混凝土层(2)上均匀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龙骨(3)包括上悬钢筋(31)、腹杆钢筋(32)和连接筋(33),所述连接筋(33)固定在混凝土层(2)中,所述腹杆钢筋(32)的下端与连接筋(33)焊接连接或一体设置,所述上悬钢筋(31)位于腹杆钢筋(32)的上方,所述上悬钢筋(31)固定连接在腹杆钢筋(32)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槽(4)在混凝土层(2)的横向和纵向均有开设,横向的所述梯形槽(4)和纵向的所述梯形槽(4)交纵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上开设有钢筋槽(22),所述钢筋槽(22)开设在混凝土层(2)的两端,相邻的两个所述混凝土层(2)上的钢筋槽(22)相互对应,两个所述钢筋槽(2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相邻两个混凝土层(2)的钢筋槽(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的所述梯形槽(4)和纵向的所述梯形槽(4)交叉处开设有凹坑(5),所述凹坑(5)与梯形槽(4)一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21),所述凸块(21)均匀排布在混凝土层(2)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33)穿过混凝土层(2)和梯形槽(4)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架(1)、混凝土层(2)和钢筋龙骨(3),所述钢筋架(1)铺设在混凝土层(2)中,所述钢筋架(1)和混凝土层(2)一体设置,所述钢筋龙骨(3)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层(2)的上方,所述混凝土层(2)上设置有增大凝结面积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远离钢筋架(1)的一面开设有梯形槽(4),所述梯形槽(4)设置有多条,所述梯形槽(4)靠近钢筋架(1)的一侧比上口处宽,所述梯形槽(4)在混凝土层(2)上均匀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龙骨(3)包括上悬钢筋(31)、腹杆钢筋(32)和连接筋(33),所述连接筋(33)固定在混凝土层(2)中,所述腹杆钢筋(32)的下端与连接筋(33)焊接连接或一体设置,所述上悬钢筋(31)位于腹杆钢筋(32)的上方,所述上悬钢筋(31)固定连接在腹杆钢筋(32)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房屋构造的叠合板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鹏王益平沈焕祥胡健军虞振华朱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家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