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层钢结构间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380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下层钢结构间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该连接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下座板,下座板搁置并焊接于下层钢结构的桁架上弦钢梁的上表面,隔震支座的底端通过高强螺栓与下座板连接;隔震支座的顶端通过高强螺栓与上层钢结构的桁架下弦钢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能够有效调节连接上下层钢结构,充分发挥隔震支座性能,起到消能减震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保证该抗震节点的鲁棒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方法自下而上分层施工,连接方法连接简单且高效,能够保证吊装施工的有序性,以及连接后的建筑结构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基于结构抗震力学设计原理进行生产和施工,提高了连接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同时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间的隔震,尤其涉及一种上下层钢结构间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大跨度钢桁架上部多直接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浇筑屋面板,技术不足之处在于大跨度钢桁架一般挠度较大,混凝土楼板为刚性,虽然整体结构简单,但是抗震效果不好。

2、对于抗震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而言,在钢桁架上部安装隔震支座,在隔震支座上部再布置钢梁,铺设楼板,整体抗震效果大大提高。钢桁架平面各部位隔震支座可根据平面受力不同选用大位移型双向隔震支座、单项滑动复合型隔震支座、双向滑动复合型隔震支座。

3、为了提高间隔震支座与钢结构连接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间隔震支座与钢结构间的连接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层钢结构间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其可以提高间隔震支座与钢结构连接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可靠性。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下层钢结构间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下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层钢结构间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支座和下座板,所述下座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下座板搁置并焊接于下层钢结构的桁架上弦钢梁的上表面,所述隔震支座的底端通过多根高强螺栓与所述下座板连接;所述隔震支座的顶端通过多根高强螺栓与上层钢结构的桁架下弦钢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角钢板,所述三角钢板与下层钢结构的桁架上弦钢梁的翼缘同厚,所述三角钢板与桁架上弦钢梁的下翼缘采用全熔透开V型坡口焊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下座板和三角钢板均设置有耐腐蚀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层钢结构间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支座和下座板,所述下座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下座板搁置并焊接于下层钢结构的桁架上弦钢梁的上表面,所述隔震支座的底端通过多根高强螺栓与所述下座板连接;所述隔震支座的顶端通过多根高强螺栓与上层钢结构的桁架下弦钢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角钢板,所述三角钢板与下层钢结构的桁架上弦钢梁的翼缘同厚,所述三角钢板与桁架上弦钢梁的下翼缘采用全熔透开v型坡口焊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支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下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迪徐政宇陈波黄善成杨良东崔双飞吴立家高磊肖振吴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