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塔里木大学专利>正文

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374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双因素裂区试验,将一膜多行模式设置为主区,将品种类型设置为副区进行进行试验;在种植模式、不同果枝类型两种双因素试验模式下,通过获取棉花的形态指标、冠层指标、光合指标、产量指标、品质指标,以群体动态发育机制、产量品质构成因素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生长发育、生理特征和差量品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评价采用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果枝类型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最优配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用于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不同品种(系)棉花的最佳种植模式提供借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花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受利于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与其他棉花产区相比,新疆棉花种植采取了特有的“矮密早膜”的栽培模式,而其中最具有特色是密植,密植是新疆棉花增产的重要途径。密植栽培是建立在源库假说以及作物群体质量理论上面的。同时行间配置也一直是栽培学家用于调节作物群体结构以及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要想使棉花的产量得到提高,首先是要选择好的栽培模式,扩大库的容量,才有可能创造高产。

2、目前来看,新疆棉花种植一般都是采取一膜六行(66cm+10cm)的种植模式,但有相关研究表明,在此种植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差、含杂率较高,并且在机采下,棉花的纤维品质也会产生影响。采取“矮密早”种植模式并不能使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得到最有效的保障,“矮密早”栽培模式还会使棉花个体生长受限。适当的降低播种密度也就是改变棉花种植的行距可以使得单位面积上的棉花获得更多的光热资源,从而有利于蕾铃数的增加,从而提高产量,并且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棉花的品质[12]。不同的种植模式会影响根系活力,通过宽窄行的配置种植不仅可以提高种植密度,还能补偿播期延迟造成的损失。低密度提供了较好单株生长环境,个体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群体量小,整体的光合不足,库容量小,产量水平低,高密度群体导致个体生长发育不良,植株容易早衰,所以合理的栽培模式对棉花产量显得极为重要。

3、虽然前人在棉花种植密度、株行距配置和机采棉品种筛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近些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棉花品种的不断更替以及栽培措施的不断改进等,棉花的种植密度、株行距配置以及栽培品种也应相应调整。因此,在之前学者研究基础上,继续开展机采棉株行距配置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包括:

3、基于双因素裂区试验,将一膜多行模式设置为主区,将品种类型设置为副区进行进行试验;

4、在种植模式、不同果枝类型两种双因素试验模式下,通过获取棉花的形态指标、冠层指标、光合指标、产量指标、品质指标,以群体动态发育机制、产量品质构成因素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生长发育、生理特征和差量品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评价采用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果枝类型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最优配比。

5、优选的是,所述主区为种植模式处理,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一膜六行r6、一膜四行r4、一膜三行r3;

6、在副区为品种处理,设置7个水平,分别为v1~v7,且根据果枝类型,将v1-v4归类为ⅰ型果枝,v5-v7归类为ⅱ型果枝;

7、双因素裂区试验共21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63个小区所述最优配比为ⅰ型果枝的棉花在r6种植模式下,ⅱ型果枝的棉花在r3种植模式下产量最优。

8、优选的是,所述形态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干物质特征值;

9、所述冠层指标包括叶面积指数、光分布;

10、所述光合指标包括光合和荧光;

11、所述产量指标包括棉铃时空分布、棉玲脱落率、单铃率、籽棉产量;

12、所述品质指标包括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值、整齐度指数。

13、优选的是,所述干物质特征值增长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为:

14、

15、上式中,w为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wm为单株干物质理论最大值,t为播种后的时间,a、b为待定系数;

16、通过对上述方程进行1阶、2阶和3阶求导,以得到最快生长时段的起始时间t1,终止时间t2,最大相对生长速率vm及其出现时间tm。

17、优选的是,所述叶面积指数lai通过下式得到:

18、(单株叶面积×每个小区的植株数)/小区面积=lai

19、所述光分布的获取方式为:

20、基于测得的有效辐射反射量paro和入射量parc,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rari的获取公式为:

21、

22、在利用surfer软件中的kriging空间插值法将离散型数据转变为连续的线或面:

23、

24、z(xi)表示的是第i个预测点的p值,z(x0)表示的是为已知的pij的概率值,i为样品系数,λi为n个已知点的全系数,在无偏差条件下λi的和等于1;

25、对冠层光截获在特定区域内的截获总量的计算方法采用sufer软件中的3/8扩展simpson运用公式:

26、

27、

28、其中,δx是网格数纵向间距,δy是网格数据横向间距,gi,j是i行和j列的传感器的数据,v是所测定的横截面上的总光量。

29、优选的是,所述评价是采用文档或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整理,对于ⅰ型果枝采用4个品种的小区平均值进行数据处理分析,ⅱ型果枝采用3个品种的小区平均值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30、用dps7.05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基于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并标记字母,利用logistic方程对干物质进行模拟;

31、用origin2021制图和对干物质进行拟合,用surfer18对棉铃脱落率和光截图作出等值线图。

32、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研究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影响,评价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叶面积指数和光合有效辐射变化、光合及荧光参数变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以得到在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采用种植模式的最优配比,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不同品种(系)棉花的最佳种植模式提供借鉴。

3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区为种植模式处理,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一膜六行R6、一膜四行R4、一膜三行R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干物质特征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物质特征值增长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积指数LAI通过下式得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是采用文档或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整理,对于Ⅰ型果枝采用4个品种的小区平均值进行数据处理分析,Ⅱ型果枝采用3个品种的小区平均值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区为种植模式处理,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一膜六行r6、一膜四行r4、一膜三行r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干物质特征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素梅陈国栋胡守林董红强林皎胡强田玉刚董合林马小艳王占彪崔政军
申请(专利权)人:塔里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