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制造技术_技高网

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60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第一无机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的偏光片,以及吸收层,偏光片包括偏光层,吸收层设置于偏光层和第一无机层之间,吸收层包括用于吸附氨气和/或铵根离子的吸附粒子,通过在第一无机层和偏光层之间设置吸收层,可吸收在高温存储过程中第一无机层释放的氨气和/或铵根离子,避免氨气和铵根离子进入到偏光片,导致偏光片失效,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车载屏幕不断发展,对于屏幕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显示模组材料也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目前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是oled屏幕在超过95℃高温存储或者双85(85℃和85%的湿度)过程中会出现偏光片煺色失效的现象。

2、经过解析发现,由于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层、薄膜封装层等常采用以sinx和sion为材料的无机层,在高温过程中,这些无机层会释放nh4+,nh4+进入到偏光片中的pva(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层,会将pva与碘离子的络合物解离,碘离子逸出后,偏光片就会发生煺色的现象。

3、综上,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亟需改进,以解决高温存储时偏光片褪色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在高温存储时,偏光片褪色失效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

4、衬底;

5、第一无机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

6、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包括偏光层;以及

7、吸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与所述偏光片之间,所述吸收层包括用于吸附氨气和/或铵根离子的吸附粒子。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粒子包括硅铝酸钾盐、硅铝酸钙盐、硅铝酸钠盐、硅铝酸钡盐和硅铝酸锶盐中的至少一种。>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粒子占所述吸收层的总质量百分比为8%~12%,和/或所述吸附粒子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00纳米。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层包括基材,所述吸附粒子掺杂于所述基材中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的材料包括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的相位差为零,所述偏光片为圆偏光片。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的相位差为45°,所述偏光片为线偏光片。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层远离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侧的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偏光层靠近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侧的第二保护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保护层靠近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侧的粘胶层,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层、所述粘胶层中的至少一种复用为所述吸收层的基材。

15、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层靠近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侧的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复用为所述吸收层的基材。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层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为所述多层无机层中最远离所述衬底的一层无机层。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层,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层的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二无机层、有机层,以及所述第一无机层。

18、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层的薄膜封装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触控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上且覆盖所述触控层。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第一无机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的偏光片,以及吸收层,所述偏光片包括偏光层,所述吸收层设置于所述偏光层和所述第一无机层之间,所述吸收层包括用于吸附氨气和/或铵根离子的吸附粒子,通过在第一无机层和偏光层之间设置所述吸收层,可吸收在高温存储过程中第一无机层释放的氨气和/或铵根离子,避免氨气和铵根离子进入到偏光片,导致偏光片失效,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粒子包括硅铝酸钾盐、硅铝酸钙盐、硅铝酸钠盐、硅铝酸钡盐和硅铝酸锶盐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粒子占所述吸收层的总质量百分比为8%~12%,和/或所述吸附粒子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0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包括基材,所述吸附粒子掺杂于所述基材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材料包括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相位差为零,所述偏光片为圆偏光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相位差为45°,所述偏光片为线偏光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层远离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侧的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偏光层靠近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侧的第二保护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保护层靠近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侧的粘胶层,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层靠近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侧的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复用为所述吸收层的基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层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为所述多层无机层中最远离所述衬底的一层无机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层,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层的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二无机层、有机层,以及所述第一无机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层的薄膜封装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触控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上且覆盖所述触控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粒子包括硅铝酸钾盐、硅铝酸钙盐、硅铝酸钠盐、硅铝酸钡盐和硅铝酸锶盐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粒子占所述吸收层的总质量百分比为8%~12%,和/或所述吸附粒子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0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包括基材,所述吸附粒子掺杂于所述基材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材料包括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相位差为零,所述偏光片为圆偏光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相位差为45°,所述偏光片为线偏光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层远离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侧的第一保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雪银鲜于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