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滚针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55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滚针轴承,包括:外壳套、内环套、保持套和滚针,保持套转动套接于内环套的外侧且转动安装于外壳套的内侧,滚针的数量为若干并均匀分布于保持套的表面,还包括:动环座和润滑珠,内环套的两侧转动套接有防尘环盖,防尘环盖的外周于外壳套的内侧滑动抵接,动环座的数量为两个并关于保持套对称布置。本技术中,通过在滚针轴承内部加装动环座和润滑珠结构,利用轴承日常运动中的滚动摩擦进行润滑珠的摩擦损耗,压制成型的石墨球珠在滚动中形成大量润滑微粒粉尘,微粒粉尘在外壳套、内环套、防尘环盖接触面的附着润滑,结构简单,且不易变质,实现自润滑无需频繁维护,适用于各种精密机械运动组件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滚针轴承,具体为一种耐磨滚针轴承


技术介绍

1、滚针轴承是轴承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带圆柱滚子的滚子轴承,相对其直径,滚子既细又长,具有较小的截面,以及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

2、现有的滚针轴承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滚子既细又长的特殊形状结构,与外壳、保持套和内环套的接触面均较大,导致滚动摩擦量相对于滚珠轴承显著提高,滚针耐磨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低,现有的解决方法主要通过加注润滑脂等润滑结构降低摩擦,但在长时间使用中润滑剂易变质,需频繁维护,但滚针结构外壳和内环套之间间隙普遍较小,加注操作繁琐,无法有效对滚针表面润滑剂进行全清理和均匀涂抹新润滑脂。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耐磨滚针轴承,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滚针轴承,包括:外壳套、内环套、保持套和滚针,所述保持套转动套接于内环套的外侧且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滚针轴承,包括:外壳套(1)、内环套(2)、保持套(4)和滚针(5),所述保持套(4)转动套接于内环套(2)的外侧且转动安装于外壳套(1)的内侧,所述滚针(5)的数量为若干并均匀分布于保持套(4)的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环座(6)和润滑珠(7),所述内环套(2)的两侧转动套接有防尘环盖(3),所述防尘环盖(3)的外周于外壳套(1)的内侧滑动抵接,所述动环座(6)的数量为两个并关于保持套(4)对称布置,所述动环座(6)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对向内环套(2)一侧的布球槽(61),所述润滑珠(7)活动套接于布球槽(61)的内侧,所述润滑珠(7)为石墨球状结构。</p>

2.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滚针轴承,包括:外壳套(1)、内环套(2)、保持套(4)和滚针(5),所述保持套(4)转动套接于内环套(2)的外侧且转动安装于外壳套(1)的内侧,所述滚针(5)的数量为若干并均匀分布于保持套(4)的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环座(6)和润滑珠(7),所述内环套(2)的两侧转动套接有防尘环盖(3),所述防尘环盖(3)的外周于外壳套(1)的内侧滑动抵接,所述动环座(6)的数量为两个并关于保持套(4)对称布置,所述动环座(6)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对向内环套(2)一侧的布球槽(61),所述润滑珠(7)活动套接于布球槽(61)的内侧,所述润滑珠(7)为石墨球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珠(7)采用石墨粉压制成型,所述润滑珠(7)的表面与布球槽(61)的内侧滑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加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帆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