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23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3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包括外壳,外壳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用于填充干燥剂颗粒的空腔,外壳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与空腔内部相通的吸湿孔,外壳的外壁开设有可供交流侧线缆穿过的通孔,外壳的外壁且与通孔对应处设有用于对交流侧线缆夹持限位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且间距可调的夹持板,夹持板靠近外壳的一侧均嵌设有密封垫片,夹持板的对应侧均设有弹性块。本技术通过在外壳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空腔并沿着空腔的内侧内壁开设有若干与外壳内部相通的吸湿孔,然后在空腔内部填充干燥剂颗粒,使得外壳内部气体中的水分得到处理,有效避免外壳内部电气元件受潮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具体为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


技术介绍

1、光伏储能逆变器是一种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频率可调节的交流电的电子设备,光伏储能逆变器可以将电网的电能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储能,为了避免外界湿气进入逆变器内而影响其内部元件的使用。

2、如公开号为cn216017421u的一种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包括本体,本体的外壁一端设有除湿机构,板体的外壁另一端固接有多个螺纹套,多个螺纹套的内壁均固接有网板,多个螺纹套的内壁均螺纹相连有螺纹管,多个螺纹管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活性炭棒,底部螺纹套、螺纹管和网板的内壁均与通口的内壁相连通。

3、虽然该技术使得底部的螺纹管内部设置活性炭棒,而后通过通口与筒体和本体的内壁相连通,进而活性炭棒可对本体的内壁进行防潮保护,并可转动手柄,手柄带动板体和多个螺纹管等进行转动,并在螺纹套带动对应的螺纹管和活性炭棒与筒体内壁连通时,进而取消密封,并对本体的内壁进行除湿保护,但由于其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使得外壳内外气体得以交换而实现散热的同时会影响其密封性而导致气体中的水分和粉尘等杂质进入外壳内并对电气元件造成影响,此外,在项目安装过程中,很多安装商都将机器提前搬到项目现场,虽然直流端已经连接,但未进行并网(也就是交流侧线缆未接),导致昆虫或灰尘从逆变器交流侧进入而进入外壳内部并对其内部的电气元件造成污染和损坏,故而造成使用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包括对光伏储能逆变器电气元件进行收纳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用于填充干燥剂颗粒的空腔,所述外壳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与空腔内部相通的吸湿孔,所述外壳的外壁开设有可供交流侧线缆穿过的通孔,所述外壳的外壁且与通孔对应处设有用于对交流侧线缆夹持限位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且间距可调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靠近外壳的一侧均嵌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夹持板的对应侧均设有弹性块。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腔的外侧内壁均设有吸水棉,所述吸湿孔的内径小于干燥剂颗粒的直径。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壁且与下侧夹持板其中一端的下方对应处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穿过固定块并设有旋钮。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侧所述夹持板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竖直设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与下侧夹持板滑动连接,与固定块对应的一个衔接块与螺杆螺纹连接。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且靠近边缘处均嵌设有橡胶垫片。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且靠近顶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顶部均设有呈u形状且开口朝下的限位块,所述矩形块通过移动块与之对应限位块滑动连接。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矩形块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可容纳呈收缩状弹簧和定位块的收纳槽,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且靠近两端均开设有与定位块滑动连接的定位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通过在外壳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空腔并沿着空腔的内侧内壁开设有若干与外壳内部相通的吸湿孔,然后在空腔内部填充干燥剂颗粒,使得外壳内部气体中的水分得到处理,有效避免外壳内部电气元件受潮而影响使用;

12、2、本技术通过夹持组件对交流侧线缆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利用夹持板和弹性块对通孔的部分面积进行覆盖,从而避免粉尘和昆虫等通过通孔进入外壳内而影响电气元件的使用,同时提高了交流侧线缆的稳固性;

13、3、本技术通过在盖板的底部嵌设橡胶垫片用于增强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性,而后利用限位块对盖板的顶部进行复位而实现对盖板角度的限制,进一步增强盖板与外壳之间的贴合度,从而提高了外壳的密封性,进而实现对外壳的防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包括对光伏储能逆变器电气元件进行收纳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用于填充干燥剂颗粒的空腔(12),所述外壳(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与空腔(12)内部相通的吸湿孔(14),所述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可供交流侧线缆穿过的通孔,所述外壳(1)的外壁且与通孔对应处设有用于对交流侧线缆夹持限位的夹持组件(5),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且间距可调的夹持板(51),所述夹持板(51)靠近外壳(1)的一侧均嵌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夹持板(51)的对应侧均设有弹性块(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2)的外侧内壁均设有吸水棉(13),所述吸湿孔(14)的内径小于干燥剂颗粒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且与下侧夹持板(51)其中一端的下方对应处设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杆(111),所述螺杆(111)的底端穿过固定块(11)并设有旋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侧所述夹持板(51)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竖直设有衔接块(53),所述衔接块(53)与下侧夹持板(51)滑动连接,与固定块(11)对应的一个衔接块(53)与螺杆(111)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铰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底部且靠近边缘处均嵌设有橡胶垫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且靠近顶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矩形块(3),所述矩形块(3)的顶部均设有呈U形状且开口朝下的限位块(4),所述矩形块(3)通过移动块(31)与之对应限位块(4)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3)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可容纳呈收缩状弹簧(32)和定位块(33)的收纳槽(34),所述限位块(4)的顶部且靠近两端均开设有与定位块(33)滑动连接的定位槽(41)。

...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包括对光伏储能逆变器电气元件进行收纳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用于填充干燥剂颗粒的空腔(12),所述外壳(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与空腔(12)内部相通的吸湿孔(14),所述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可供交流侧线缆穿过的通孔,所述外壳(1)的外壁且与通孔对应处设有用于对交流侧线缆夹持限位的夹持组件(5),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且间距可调的夹持板(51),所述夹持板(51)靠近外壳(1)的一侧均嵌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夹持板(51)的对应侧均设有弹性块(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2)的外侧内壁均设有吸水棉(13),所述吸湿孔(14)的内径小于干燥剂颗粒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且与下侧夹持板(51)其中一端的下方对应处设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杆(111),所述螺杆(111)的底端穿过固定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锐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