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310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及系统。所述支护方法包括:以地表作为工作面,沿管廊纵向打设节点井两侧的第一支护长桩和第一止水长桩;沿管廊横向打设节点井两侧的第二支护长桩、第二止水长桩和止水短桩两侧;开挖节点井范围内的浅层基坑,并在所述第一支护长桩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护长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冠梁;采用U型盾构机沿管廊纵向进行掘进,并安装预制管节和反力支架结构;在当U型盾构尾部离开节点井范围后,依次进行节点井基坑疏干降水和节点井主体结构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施工复杂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的节点井基坑支护结构主要采用桩撑结构、桩锚结构或放坡开挖等方法。其中,桩撑结构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和支撑梁来支持周围土体。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支护需求,但存在施工复杂、工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在u型盾构通过节点井时,桩撑结构与盾构设备会产生冲突,导致施工困难。而且在u型盾构通过节点井时,桩撑结构与盾构设备会产生冲突,导致施工困难,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难度的施工方法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及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包括:以地表作为工作面,沿管廊纵向打设节点井两侧的第一支护长桩和第一止水长桩;沿管廊横向打设节点井两侧的第二支护长桩、第二止水长桩和止水短桩两侧;开挖节点井范围内的浅层基坑,并在所述第一支护长桩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护长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冠梁;采用u型盾构机沿管廊纵向进行掘进,并安装预制管节和反力支架结构;在当u型盾构尾部离开节点井范围后,依次进行节点井基坑疏干降水和节点井主体结构施工。

3、可选地,所述采用u型盾构机沿管廊纵向进行掘进,并安装预制管节和反力支架结构,包括:

4、通过所述u型盾构机的盾头切割所述节点井一侧的第二支护长桩、第二止水长桩和止水短桩,并拼装预制管节;

5、当u型盾构盾头进入节点井范围时,继续拼装预制管节;

6、当u型盾构尾部进入节点井范围后,安装反力支架结构,并利用u型盾构机的盾头切割节点井另一侧的第二支护长桩、第二止水长桩和止水短桩;

7、当u型盾构尾部离开节点井范围后,并继续拼装预制管节。

8、可选地,在当u型盾构尾部离开节点井范围后,依次进行节点井基坑疏干降水和节点井主体结构施工,包括:

9、拆除所述反力支架结构,通过坑内疏干井进行节点井基坑疏干降水;

10、节点井基坑疏干降水完成后采用明挖法进行节点井主体结构施工,其中,在明挖法进行节点井柱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止水处理。

11、可选地,当u型盾构尾部进入节点井范围后,安装反力支架结构,包括:

12、将所述反力支架结构进行组装,其中,在所述反力支架结构内设置x型支撑件。

13、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系统,包括:节点井、纵向支护桩结构、横向支护桩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冠梁,

14、所述纵向支护桩结构包括第一支护长桩和第一止水长桩,所述纵向支护桩结构设置在所述节点井沿管廊纵向方向的两侧;

15、所述横向支护桩结构包括第二支护长桩、第二止水长桩和止水短桩,所述横向支护桩结构设置在所述节点井沿管廊横向方向的两侧;以及

16、所述钢筋混凝土冠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护长桩和所述第二支护长桩的顶部。

17、可选地,所述纵向支护桩结构内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第一支护长桩和两根所述第一止水长桩,两根所述第一支护长桩直接设置有一根第一止水长桩,两根所述第一止水长桩之间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一支护长桩。

18、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护桩结构内的所述止水短桩均设置在两根第二止水长桩之间,所述第二支护长桩设置在所述止水短桩和所述第二止水长桩之间。

19、可选地,所述节点井和所述纵向支护桩结构之间设置有坑内疏干井。

20、可选地,所述止水短桩和所述钢筋混凝土冠梁的连接点处设置有注浆管。

21、可选地,所述节点井沿管廊纵向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预制管节,所述预制管节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护桩结构正上方。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3、本专利技术采用u型盾构作为掘进工具,直接通过管廊现浇节点井,避免了临时转场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其中通过合理布置支护桩、止水长桩和止水短桩,确保基坑侧壁的稳定和防渗水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轻便的钢结构反力装置替代传统笨重的预制管廊管节,为盾尾提供可靠的临时支撑,保证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同时,该装置可在多个节点井位置周转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通过明挖顺做法施工节点井主体结构,降低了施工复杂度,并可进行有效的基坑疏干降水措施,保证节点井内部的干燥施工环境。

24、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U型盾构机沿管廊纵向进行掘进,并安装预制管节和反力支架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U型盾构尾部离开节点井范围后,依次进行节点井基坑疏干降水和节点井主体结构施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U型盾构尾部进入节点井范围后,安装反力支架结构,包括:

5.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系统,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所施工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护桩结构内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第一支护长桩(1)和两根所述第一止水长桩(2),两根所述第一支护长桩(1)直接设置有一根第一止水长桩(2),两根所述第一止水长桩(2)之间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一支护长桩(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护桩结构内的所述止水短桩(3)均设置在两根第二止水长桩(11)之间,所述第二支护长桩(10)设置在所述止水短桩(3)和所述第二止水长桩(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井(6)和所述纵向支护桩结构之间设置有坑内疏干井(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短桩(3)和所述钢筋混凝土冠梁(5)的连接点处设置有注浆管(8)。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井(6)沿管廊纵向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预制管节(9),所述预制管节(9)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护桩结构正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u型盾构机沿管廊纵向进行掘进,并安装预制管节和反力支架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u型盾构尾部离开节点井范围后,依次进行节点井基坑疏干降水和节点井主体结构施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u型盾构尾部进入节点井范围后,安装反力支架结构,包括:

5.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系统,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所施工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护桩结构内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第一支护长桩(1)和两根所述第一止水长桩(2),两根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超吴镇朱丹晖鹿江贾锋张秀山周江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