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306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部安装有储能装置或水冷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对电池冷却的液冷板以及控制中心;所述水冷装置包括:蒸发舱,冷却器,压缩机以及膨胀阀;冷媒经过压缩机进入到冷却器后,进入到膨胀阀,冷媒进入到蒸发舱对冷却水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水流入到所述液冷板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囊体与多个电磁阀的配合,提高了空气的湿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就可以对储能系统进行很好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风光大基地项目是发展集中式新能源的主要方式,同时通过配套建设储能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新能源基地的清洁电能可通过特高压线路送至负荷终端,通过在源端配建储能可提升新能源发电的电能质量和线路的输送效率。

2、我国在2021年鼓励多个省份探索建设风光大基地项目,但是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建设风光大基地项目,发电有季节性,因而需要使用到模块化储能系统,如夏季光照充足条件下,在发电高峰时,将电能储存,供发电低谷时使用,而在冬季光照不充足时,将模块化储能系统移动至需要处,如风力发电项目,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这就要求模块化储能系统既能很好的进行储能,又能运输。

3、申请号为202310504157.7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包括集成箱体、顺序设置在集成箱体内的多个储能单元、设在集成箱体内的液冷模组、设在储能单元内的液冷降温板、配置为将储能单元和液冷降温板连入到回路中的液冷管道组、设在集成箱体内并与储能单元电连接的充放电模组以及设在储能单元的顶面上的击穿式检测传感器,储能单元内自上而下顺序设有多个储能电池模组,每一个液冷降温板的下方均存在一个储能电池模组。本申请公开的模块化储能系统,使用模块化、液冷降温与物理监控的手段来对储能系统进行安全管理,通过物理监测手段发现储能系统的热失控倾向,这种监测方式具有前置性,能够有效缩短热失控倾向被发现的时间。

4、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建设风光大基地项目时,需要考虑到储能系统的散热问题,沙漠、戈壁、荒漠的温度比较高,空气湿度比较低,水资源比较匮乏,非常不利于储能系统的散热。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模块化储能系统。

2、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包括:

4、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部安装有储能装置或水冷装置;

5、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对电池冷却的液冷板以及控制中心;

6、所述水冷装置包括:蒸发舱,冷却器,压缩机以及膨胀阀;冷媒经过压缩机进入到冷却器后,进入到膨胀阀,冷媒进入到蒸发舱对冷却水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水流入到所述液冷板内部;

7、所述控制中心包括获取信息的信息获取单元以及对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生成相对应指令的数据处理单元;

8、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冷却水流经所述液冷板的前后的温度;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计算冷却水流经所述液冷板的温差t,若温差t大于第一阈值则冷却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若温差t持续增大,则冷却器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制冷功率高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冷媒经过压缩机进入到冷却器的水冷舱体,并流入到冷却管内,蒸发舱内冷却好的冷却水进入到水冷舱体内,对冷却管内的冷媒冷却。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为:在第二工作状态的基础上,部分未冷却的冷媒进入到冷却盘管,所述冷却器的风冷舱体内设置储水件,间歇性向储水件喷水,气流流经所述储水件后流向冷却盘管,对冷却盘管内的冷媒冷却。

11、进一步的:温差t持续增大的确定步骤如下:计算单位时间t的温差t,计算n个相邻的单位时间t的温差t的变化率k,则若k为正数则判定温差t持续增大。

12、进一步的:冷却盘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却器的风冷舱体内,所述风冷舱体上固定安装有进风管,所述风冷舱体内固定安装有对气流冷却的过冷腔;所述过冷腔上固定安装有自锁喷嘴;储水件设置于所述冷却盘管与所述进风管之间,所述自锁喷嘴正对所述储水件,所述进风管上连接有风机。

13、进一步的:所述风冷舱体内固定安装有均风件,所述均风件正对所述进风管,所述储水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均风件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的水冷舱体内固定安装有囊体;所述囊体上连接有带动其形变的动力源;所述囊体上一体连接有第一进水管与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过冷腔连通。

15、进一步的:所述过冷腔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

16、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与过冷腔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水冷舱体内。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模块化储能系统,通过囊体与多个电磁阀的配合,提高了空气的湿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就可以对储能系统进行很好的散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冷媒经过压缩机进入到冷却器的水冷舱体,并流入到冷却管内,蒸发舱内冷却好的冷却水进入到水冷舱体内,对冷却管内的冷媒冷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为:在第二工作状态的基础上,部分未冷却的冷媒进入到冷却盘管,所述冷却器的风冷舱体内设置储水件,间歇性向储水件喷水,气流流经所述储水件后流向冷却盘管,对冷却盘管内的冷媒冷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差T持续增大的确定步骤如下:计算单位时间t的温差T,计算n个相邻的单位时间t的温差T的变化率k,则若k为正数则判定温差T持续增大。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盘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却器的风冷舱体内,所述风冷舱体上固定安装有进风管,所述风冷舱体内固定安装有对气流冷却的过冷腔;所述过冷腔上固定安装有自锁喷嘴;储水件设置于所述冷却盘管与所述进风管之间,所述自锁喷嘴正对所述储水件,所述进风管上连接有风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舱体内固定安装有均风件,所述均风件正对所述进风管,所述储水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均风件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水冷舱体内固定安装有囊体;所述囊体上连接有带动其形变的动力源;所述囊体上一体连接有第一进水管与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过冷腔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腔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与过冷腔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水冷舱体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冷媒经过压缩机进入到冷却器的水冷舱体,并流入到冷却管内,蒸发舱内冷却好的冷却水进入到水冷舱体内,对冷却管内的冷媒冷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为:在第二工作状态的基础上,部分未冷却的冷媒进入到冷却盘管,所述冷却器的风冷舱体内设置储水件,间歇性向储水件喷水,气流流经所述储水件后流向冷却盘管,对冷却盘管内的冷媒冷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差t持续增大的确定步骤如下:计算单位时间t的温差t,计算n个相邻的单位时间t的温差t的变化率k,则若k为正数则判定温差t持续增大。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盘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却器的风冷舱体内,所述风冷舱体上固定安装有进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伟姜子亮潘新越田玉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又一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