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3032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箱,所述清理箱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便于拿取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内端面上设有收集筛箱,所述收集筛箱位于所述清理箱的内部,所述清理箱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两侧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设有清理筛体且位于所述收集筛箱的内部,所述筛网设于所述清理筛体的下端面上,所述筛网的内底壁上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清理箱的内底壁上设有气泡清理组件,所述气泡清理组件的喷气端方向为上方。本技术,通过安装组件,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筛箱进行拆装,无需在清理箱的内部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拆装的便捷性以及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黄豆清理,尤其涉及一种黄豆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黄豆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同时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而由于黄豆收割存储后,在黄豆堆内会残留有一些土块和黄豆壳,因而在加工黄豆之前需要对黄豆进行清洗。

2、中国专利202022099864.7公开了一种黄豆清理筛,包括水槽本体,水槽本体内表面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底部悬挂有清理筛体,清理筛体底部设置有第一筛网,其顶部嵌设有第二筛网,水槽本体底部位于清理筛体中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气嘴,气嘴与外部的气泵连通;本技术通过将黄豆放置于清理筛体内,并悬挂在顶盖上,然后水槽本体内灌水,气泵通电工作,从气嘴内喷出气泡上浮,使得清理筛体内黄豆翻滚,便于豆壳上浮,水流同时带动土块和黄豆壳上浮至清理筛体顶部,由于气嘴位于清理筛体下方中部,水面张力推动土块和黄豆壳向着清理筛体顶部两侧推动,最终土块下沉至水槽本体内表面与清理筛体两侧之间的位置,便于清理,且不影响第二筛网筛选豆壳。但上述设备密集型筛网安装在水槽本体内表面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在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时都较为不方便,并且清理效果一般,故而提出了一种黄豆清理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技术目的

2、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黄豆清理装置,通过安装组件,从而在对收集筛箱进行拆卸时,可以便于进行拆装,无需在清理箱内部进行操作。</p>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箱,所述清理箱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便于拿取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内端面上设有收集筛箱,所述收集筛箱位于所述清理箱的内部,所述清理箱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两侧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设有清理筛体且位于所述收集筛箱的内部,筛网设于所述清理筛体的下端面上,所述筛网的内底壁上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清理箱的内底壁上设有气泡清理组件,所述气泡清理组件的喷气端方向为上方,所述清理箱侧壁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出水组件。

5、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二框架、第二限位柱、第二开孔以及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框架放置于所述清理箱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柱的数量为多个并间隔分布于所述清理箱上端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开孔的数量为多个并从上往下贯穿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柱通过所述第二开孔贯穿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前后两端面均与所述第二把手相连接,所述收集筛箱设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多个内端面之间。

6、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数量为两组并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左右两端面上。

7、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防护外壳、电机、搅拌棒以及搅拌叶,所述防护外壳设于所述筛网的下端面上,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方向为上侧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搅拌棒同轴连接,所述搅拌棒贯穿于所述筛网且外端面并与多个所述搅拌叶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与控制阀,所述出水管贯穿于所述清理箱下方的外端面,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控制阀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气泡清理组件包括气嘴与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贯穿于所述清理箱的下端面,且所述气嘴与外部的气泵连通,所述气嘴设置在所述单向阀的内部。

10、优选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开孔与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数量为多个并间隔分布于所述支撑块上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适配且贯穿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柱通过所述第一开孔贯穿于所述第一框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该黄豆清理装置,通过安装组件,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筛箱进行拆装,无需在清理箱的内部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拆装的便捷性以及速度;且通过气泡清理组件与搅拌组件相配合,从而提高了黄豆的清理效果,降低了清理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理箱(4),所述清理箱(4)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便于拿取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内端面上设有收集筛箱(9),所述收集筛箱(9)位于所述清理箱(4)的内部,所述清理箱(4)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14),两侧所述支撑块(14)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一框架(15),所述第一框架(15)的底部设有清理筛体(2)且位于所述收集筛箱(9)的内部,筛网(3)设于所述清理筛体(2)的下端面上,所述筛网(3)的内底壁上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清理箱(4)的内底壁上设有气泡清理组件,所述气泡清理组件的喷气端方向为上方,所述清理箱(4)侧壁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出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二框架(17)、第二限位柱(20)、第二开孔(21)以及第二把手(16),所述第二框架(17)放置于所述清理箱(4)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柱(20)的数量为多个并间隔分布于所述清理箱(4)上端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开孔(21)的数量为多个并从上往下贯穿于所述第二框架(17)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柱(20)通过所述第二开孔(21)贯穿于所述第二框架(17),所述第二框架(17)的前后两端面均与所述第二把手(16)相连接,所述收集筛箱(9)设于所述第二框架(17)的多个内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把手(1),所述第一把手(1)的数量为两组并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框架(15)的左右两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防护外壳(6)、电机(7)、搅拌棒(12)以及搅拌叶(13),所述防护外壳(6)设于所述筛网(3)的下端面上,所述电机(7)设于所述防护外壳(6)的内部,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方向为上侧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搅拌棒(12)同轴连接,所述搅拌棒(12)贯穿于所述筛网(3)且外端面并与多个所述搅拌叶(1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11)与控制阀(10),所述出水管(11)贯穿于所述清理箱(4)下方的外端面,所述控制阀(10)设于所述控制阀(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清理组件包括气嘴(8)与单向阀(5),所述单向阀(5)贯穿于所述清理箱(4)的下端面,且所述气嘴(8)与外部的气泵连通,所述气嘴(8)设置在所述单向阀(5)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开孔(18)与第一限位柱(19),所述第一限位柱(19)的数量为多个并间隔分布于所述支撑块(14)上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开孔(18)与所述第一限位柱(19)相适配且贯穿于所述第一框架(1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柱(19)通过所述第一开孔(18)贯穿于所述第一框架(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理箱(4),所述清理箱(4)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便于拿取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内端面上设有收集筛箱(9),所述收集筛箱(9)位于所述清理箱(4)的内部,所述清理箱(4)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14),两侧所述支撑块(14)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一框架(15),所述第一框架(15)的底部设有清理筛体(2)且位于所述收集筛箱(9)的内部,筛网(3)设于所述清理筛体(2)的下端面上,所述筛网(3)的内底壁上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清理箱(4)的内底壁上设有气泡清理组件,所述气泡清理组件的喷气端方向为上方,所述清理箱(4)侧壁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出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二框架(17)、第二限位柱(20)、第二开孔(21)以及第二把手(16),所述第二框架(17)放置于所述清理箱(4)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柱(20)的数量为多个并间隔分布于所述清理箱(4)上端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开孔(21)的数量为多个并从上往下贯穿于所述第二框架(17)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柱(20)通过所述第二开孔(21)贯穿于所述第二框架(17),所述第二框架(17)的前后两端面均与所述第二把手(16)相连接,所述收集筛箱(9)设于所述第二框架(17)的多个内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豆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把手(1),所述第一把手(1)的数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树青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炜业豆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