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_技高网

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022878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及其装配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所述直连框架的两侧端分别与转角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直连框架的中间部位与垂直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框架垂直于直连框架,使得垂直框架和直连框架形成T型结构的连接框架,所述直连框架内所有预制构件浇注后形成直连楼板,所述转角框架内所有预制构件浇注后形成转角墙板,所述垂直框架内所有预制构件浇注后与直连楼板相配合形成T型墙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整个快装墙板维护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季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工作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它有利于实现提高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化建筑产业的发展趋势。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其中墙板和楼板属于装配式建筑中的常规组成部件,采用装配式墙板和楼板可以有效的缩短建筑体的建筑周期。

3、然而,现有的装配式墙板和楼板结构较为简单,墙板和楼板之间的装配效率较低并且墙板的安装操作不便,使得装配式墙板和楼板的连接处强度较差,容易出现安全性问题。比如,楼板和墙板在拼接后会留下大量的拼接缝,且拼接缝往往会采用砂浆涂层来作为表面的防水层,砂浆涂层容易开裂,当开裂的拼接缝出现在触水的潮湿房间时,积水会沿着裂缝往下渗透,这就会造成墙体发霉、装饰面层损坏,严重者会造成内部结构长时间被水浸泡而受损。

4、其次,在墙板和楼板拼装时通常采用对接凸块和对接槽口的卡接固定方式,当某一块墙板或楼板出现破损需要维护时,由于卡接固定方式与其他墙板或楼板是固定着,因此,不能够进行拆卸,如果要进行拆卸,就需要按照连接顺序往回一块一块拆卸下来,增加整体的维护成本,同时,使得维护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安装且便于拆卸的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及其装配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包括至少一个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所述直连框架的两侧端分别与转角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直连框架的中间部位与垂直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框架垂直于直连框架,使得垂直框架和直连框架形成t型结构的连接框架;

3、其中,所述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内布设有多根呈纵向分布和横向分布的钢龙骨,多根沿纵向设置的钢龙骨与多根沿横向设置的钢龙骨之间相互垂直形成交叉网格,将交叉网格铺设在直连框架、转角框架或垂直框架的内部空间内,使得直连框架、转角框架或垂直框架的内部空间分割形成多个浇注空间,每个浇注空间用于容纳一块以上的预制构件;

4、所述直连框架内所有预制构件浇注后形成直连楼板,所述转角框架内所有预制构件浇注后形成转角墙板,所述垂直框架内所有预制构件浇注后与直连楼板相配合形成t型墙板,所述直连楼板与转角墙板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转角连接件,所有转角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转角框架和直连框架可快速拆卸连接,使得转角框架的侧端垂直于直连框架侧端且两者相贴合固定;所述垂直墙板与直连楼板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垂直连接件,所有垂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垂直框架和直连框架可快速拆卸连接,使得垂直框架的端部与直连框架的端部相贴合固定。

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三种衔接框架组合,在拼装成房屋墙板时,根据规划图确认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的数量,并将相适应的预制构件放置在直连框架、转角框架或垂直框架内的浇注空间内,并对直连框架内所有预制构件浇注后形成直连楼板,转角框架内所有预制构件浇注后形成转角墙板,垂直框架内所有预制构件浇注后与直连楼板相配合形成t型墙板。

6、再对直连楼板、转角墙板和垂直墙板的位置进行定位,利用转角连接件能够将直连楼板和转角墙板快速拼装,利用垂直连接件能够将垂直墙板与直连楼板快速拼装,进而缩短整个拼装周期;同时,由于转角连接件和垂直连接件的可拆卸特性,因此,在当某一块垂直墙板、转角墙板或垂直墙板出现破损需要维护时,直接通过垂直连接件或转角连接件将连接部分进行拆卸更换,操作简单,同时,提高整个快装墙板维护效率,降低成本。

7、进一步,所述直连框架包括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所述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直角连接件,所有直角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可拆卸快速连接,使得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的相对端部相贴合固定;

8、其中,所述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的左右前侧面分别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直连安装孔,所述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相对端相互背离的侧面分别焊接有位于直连安装孔位置的第一安装罩和第二安装罩,所述直连连接件位于第一安装罩和第二安装罩之间,所述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相对端衔接部位的前侧焊接有位于直连安装孔的直连安装罩,所述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相远离端的前侧焊接有位于直连安装孔的侧端安装罩;

9、所述转角框架的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转角安装孔,所述垂直框架的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垂直安装孔,所述转角框架上且位于转角安装孔的位置焊接有转角安装罩,所述转角安装罩的位置对应侧端安装罩的位置,所述转角连接件位于转角安装罩和侧端安装罩之间,所述垂直框架上且位于垂直安装孔的位置焊接有垂直安装罩,所述垂直安装罩的位置对应直连安装罩的位置,所述垂直连接件位于垂直安装罩和直连安装罩之间。

10、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安装罩、第二安装罩、侧端安装罩、直连安装罩、转角安装罩和垂直安装罩分别用于保护直连连接件、转角连接件和垂直连接件;同时,利用第一安装罩和第二安装罩的位置对应,通过直连连接件对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的位置进行定位连接;利用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相对端衔接部位的直连安装罩的位置与垂直安装罩的位置对应,通过垂直连接件对第一直连框架或第二直连框架与垂直框架的位置进行定位连接,整体形成t型结构;利用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相远离端的侧端安装罩与转角安装罩的位置对应,通过转角连接件对第一直连框架或第二直连框架与转角框架的位置进行定位连接,整体形成l型结构,安装简便,提高拼装效率。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罩、第二安装罩、侧端安装罩、直连安装罩、转角安装罩和垂直安装罩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母,所述直连连接件包括直连螺杆,所述直连螺杆的两端对应第一安装罩和第二安装罩,所述直连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安装罩和第二安装罩与螺母配合使得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相连;

12、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转角螺杆,所述转角螺杆的两端对应转角安装罩和侧端安装罩,所述转角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转角安装罩和侧端安装罩与螺母配合使得转角框架和第一直连框架或第二直连框架相连;

13、所述垂直连接件包括垂直螺杆,所述垂直螺杆的两端分别对应垂直安装罩和直连安装罩,所述垂直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垂直安装罩和直连安装罩与螺母配合使得垂直框架垂直于第一直连框架或第二直连框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所述直连框架的两侧端分别与转角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直连框架的中间部位与垂直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框架垂直于直连框架,使得垂直框架和直连框架形成T型结构的连接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连框架包括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所述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直角连接件,所有直角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可拆卸快速连接,使得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的相对端部相贴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罩、第二安装罩、侧端安装罩、直连安装罩、转角安装罩和垂直安装罩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母,所述直连连接件包括直连螺杆,所述直连螺杆的两端对应第一安装罩和第二安装罩,所述直连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安装罩和第二安装罩与螺母配合使得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连框架、第二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包括两根竖向钢柱和两根横向钢柱,每根竖向钢柱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横向钢柱的端部焊接,使得两根竖向钢柱和两根横向钢柱形成框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其横向设置的横向龙骨、以及至少一个纵向方向设置的纵向龙骨,所述横向龙骨和纵向龙骨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转角框架内设有至少一个转角龙骨,所述垂直框架内设有至少一个垂直龙骨,所述横向龙骨、纵向龙骨、转角龙骨和垂直龙骨沿其轴线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通流孔,在浇注时,所有通流孔用于衔接相邻的浇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连框架、第二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的框架体周侧分别设有多层浇注孔,每层浇注孔包括单进料孔和两个双进料孔,所述单进料孔的孔径大于双进料孔的孔径,所有单进料孔朝向浇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包括呈矩形结构的支撑钢块,所述支撑钢块中开设有呈矩形状的预留通孔,所述预留通孔内放置有两块以上的预制板,多个预制板相互之间、以及预制板与预留通孔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缝隙,所述支撑钢块上表面沿其周方向开设有多个灌浆孔,通过灌浆孔以及缝隙将预制板与支撑钢块浇注形成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通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沿其轴线方向设有隔断杆,所述隔断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预制通孔内壁上,所述预制通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多根连接杆,每两根连接杆分别位于预制板端部的上方,且一根连接杆与预制通孔的边角形成三角形结构,另一根连接杆与隔断杆和预制通孔边线形成三角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块上方和下方分别铺设有横面网片,所述支撑钢块周侧铺设有竖向网片,所述支撑钢块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焊接有均布设置的横向杆和竖向杆,所述横向杆和竖向杆分别与横向网片相焊接,所述横向网片与所有连接杆表面相接触。

10.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的装配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所述直连框架的两侧端分别与转角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直连框架的中间部位与垂直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框架垂直于直连框架,使得垂直框架和直连框架形成t型结构的连接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连框架包括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所述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直角连接件,所有直角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可拆卸快速连接,使得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的相对端部相贴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罩、第二安装罩、侧端安装罩、直连安装罩、转角安装罩和垂直安装罩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母,所述直连连接件包括直连螺杆,所述直连螺杆的两端对应第一安装罩和第二安装罩,所述直连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安装罩和第二安装罩与螺母配合使得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连框架、第二直连框架、转角框架和垂直框架包括两根竖向钢柱和两根横向钢柱,每根竖向钢柱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横向钢柱的端部焊接,使得两根竖向钢柱和两根横向钢柱形成框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体和楼板体快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连框架和第二直连框架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其横向设置的横向龙骨、以及至少一个纵向方向设置的纵向龙骨,所述横向龙骨和纵向龙骨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转角框架内设有至少一个转角龙骨,所述垂直框架内设有至少一个垂直龙骨,所述横向龙骨、纵向龙骨、转角龙骨和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敬建邵茂赟李尚霖杨子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衍智居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