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81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为在底板区域预留600mm作为搭接接头;在底板上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将底板的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防水卷材上翻,使得细砂层远离底板位置;在底板上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防水卷材的细砂层与混凝土面接触;在混凝土上放置砌块将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在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搭接区;将搭接区的防水卷材接头清理干净;在搭接区进行施工,使得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紧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能够解决现有的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节点用钉子固定,容易翻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


技术介绍

1、地下室底板防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保护地下室免受潮湿和水分的侵害,同时也可以延长地下室的使用寿命。地下室底板防水需要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包括挖掘坑洞、涂抹防水材料、填充物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水分渗透到地下室内部在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防水设计施工时,越来越多的项目选用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反粘防水卷材作为防水材料,取代了传统的沥青基防水卷材类材料。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避免出现漏洞和不平整的情况。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水分渗透到地下室内部,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相比传统的沥青基防水卷材具有诸多优点,例如队基层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在潮湿环境下施工,还可以省去防水保护层的工序,有利于节省工期。但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并不适合用作地下室外墙防水;所以在外墙与底板交界部位会出现两种不同材质防水搭接的情况。

2、但是现有的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节点用钉子固定,容易翻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能够解决现有的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节点用钉子固定,容易翻边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4、s10:在底板上预铺反粘防水卷材;

5、s20:在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搭接区;

6、s30:将所述搭接区的防水卷材接头清理干净;

7、s40:在所述搭接区进行施工,使得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紧密连接。

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在底板上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在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搭接区;将所述搭接区的防水卷材接头清理干净;在所述搭接区进行施工,使得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紧密连接,能够解决现有的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节点用钉子固定,容易翻边的问题。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0、其中,所述防水卷材包括高分子层、非沥青基胶料层以及细砂层,所述非沥青基胶料层设置在所述高分子层与所述细砂层之间,所述细砂层用于与混凝土直接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在底板上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具体步骤包括:

12、第一步,在底板区域预留600mm作为搭接接头;

13、第二步,在所述底板上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将底板的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所述防水卷材上翻,使得细砂层远离所述底板位置;

14、第三步,在所述底板上浇筑混凝土;

15、第四步,在混凝土初凝前将所述防水卷材的所述细砂层与所述混凝土面接触;

16、第五步,在所述混凝土上放置砌块将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混凝土紧密结合。

17、所述浇筑混凝土的具体步骤包括:

18、第一步,确定混凝土的浇筑区域以及浇筑厚度;

19、第二步,对所述混凝土浇筑区域表面进行清理;

20、第三步,搭建混凝图浇筑模板,根据所述钢筋骨架的安装位置在所述模板内部安装所述钢筋骨架;

21、第四步,按照配比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对其流动性、含水量以及均匀程度进行检测后,将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泵输送到浇筑区域,将混凝土均匀导入所述模板内,对混凝土进行排气;

22、第五步,待浇筑好的混凝土模型凝固成型后,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和养护。

23、所述对混凝土进行排气的具体步骤包括:

24、将振动器附着在所述混凝土模板上,根据需要调整所述振动器的角度和位置,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所述振动器进行定向振动,用于将所述混凝土中的气泡从混凝土的流动区域向浇注表面升起,排出所述混凝土中的空气。

25、所述待浇筑好的混凝土模型凝固成型后,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和养护的具体步骤为:

26、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24小时内,在所述混凝土上多次喷水,对混合土表面进行保湿,所述喷水过程每天3到5次,持续7到10天。

27、进一步的,所述在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搭接区的具体步骤为:

28、将所述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位置边缘以及所述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位置边缘向接触的区域内部延伸5mm的区域划分为搭接区。

29、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搭接区的防水卷材接头清理干净的具体步骤包括:

30、将所述搭接区的所述不同材质的防水卷层位于底部的所述防水卷材的非沥青基胶料层以及所述细砂层剪掉,使得两层所述搭接区的所述不同材质的防水卷层的所述高分子层相接触。

31、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搭接区进行施工,使得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紧密连接的具体步骤为:

32、第一步,在所述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两层所述高分子层相接触的面上涂刷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33、第二步,施工外墙沥青基防水卷材,使得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外墙沥青基防水卷材相互贴合。

34、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层、所述非沥青基胶料层以及所述细砂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合,所述胶黏剂包括聚丙烯酰胺25-30份,硅酸钠15-22份,填料5-8份,助剂6-8份,terotex-218防水剂3-6份,表面活性剂2.5-4份,丙酮23-28份,水40-45份,通过搅拌机构混制而成。

35、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壳体、主搅拌机构以及辅搅拌机构,所述主搅拌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混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混料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混料机构旋转对所述壳体内部的胶黏剂进行混制;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正向搅料机构以及反向搅料机构,所述反向搅料机构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正向搅料机构的中间位置;所述正向搅料机构以及反向搅料机构为搅料刀片。

3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旋转杆,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中间位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水平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的另一侧水平啮合连接;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槽中,另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以及所述传动齿轮用于带动所述从动齿轮反向旋转。

37、进一步的,所述辅搅拌装置包括旋转杆以及螺旋片,所述旋转杆以及所述螺旋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螺旋片套设固定在所述旋转杆上,所述旋转杆以及所述螺旋片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辅助所述主搅拌机构对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胶黏剂进行混制。

3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板上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在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搭接区;将所述搭接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包括高分子层、非沥青基胶料层以及细砂层,所述非沥青基胶料层设置在所述高分子层与所述细砂层之间,所述细砂层用于与混凝土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底板上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具体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搭接区的具体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搭接区的防水卷材接头清理干净的具体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搭接区进行施工,使得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紧密连接的具体步骤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层、所述非沥青基胶料层以及所述细砂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合,所述胶黏剂包括聚丙烯酰胺25-30份,硅酸钠15-22份,填料5-8份,助剂6-8份,Terotex-218防水剂3-6份,表面活性剂2.5-4份,丙酮23-28份,水40-45份,通过搅拌机构混制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壳体、主搅拌机构以及辅搅拌机构,所述主搅拌机构包括驱动机构(1)以及混料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混料机构(2)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用于带动所述混料机构(2)旋转对所述壳体内部的胶黏剂进行混制;所述混料机构(2)包括正向搅料机构以及反向搅料机构,所述反向搅料机构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正向搅料机构的中间位置;所述正向搅料机构以及反向搅料机构为搅料刀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主动齿轮(3)、传动齿轮(4)、从动齿轮(5)以及旋转杆(6),所述主动齿轮(3)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中间位置,所述传动齿轮(4)与所述主动齿轮(3)水平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5)与所述传动齿轮(4)的另一侧水平啮合连接;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杆(6)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槽中,另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以及所述传动齿轮(4)用于带动所述从动齿轮(5)反向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搅拌装置包括旋转杆(8)以及螺旋片(9),所述旋转杆(8)以及所述螺旋片(9)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螺旋片(9)套设固定在所述旋转杆(8)上,所述旋转杆(8)以及所述螺旋片(9)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辅助所述主搅拌机构对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胶黏剂进行混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包括高分子层、非沥青基胶料层以及细砂层,所述非沥青基胶料层设置在所述高分子层与所述细砂层之间,所述细砂层用于与混凝土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底板上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具体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搭接区的具体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搭接区的防水卷材接头清理干净的具体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搭接区进行施工,使得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紧密连接的具体步骤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层、所述非沥青基胶料层以及所述细砂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合,所述胶黏剂包括聚丙烯酰胺25-30份,硅酸钠15-22份,填料5-8份,助剂6-8份,terotex-218防水剂3-6份,表面活性剂2.5-4份,丙酮23-28份,水40-45份,通过搅拌机构混制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搭接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绍存赵修利龙涛张玉泉赵康生杨恒磊周艳军姜约天李世伟李心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