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琦专利>正文

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646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包括高分子薄膜层所述高分子薄膜上开设有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及微孔侧壁上均设置有铝层;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20至900μm,开孔率为1%至50%;所述铝层厚度为1‑5μm。可以将其应用在锂电池集流体的生产制造。本技术用作锂电池集流体时,可显著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提高安全性,并且一个工艺完成铝层加工有利于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铝箔,具体地说是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及可循环的环保性两大特点,在动力汽车、储能和消费类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锂电铝箔是锂电池集流体材料,为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现有技术大多数通过降低铝箔的厚度来实现,厚度越薄,单位面积铝箔质量越轻,电池能量密度越高。

2、目前箔材越来越轻量化,要实现倍率的新增,充放电循环、连接性更优等方面的提升,锂电铝箔下面要走的路线就是打孔,打孔可以降低重量并且增大表面积为电极反应提供更大的反应界面来提升电池的功率和容量。目前多孔铝箔生产方法主要是用铝箔为基材进行激光打孔、化学蚀刻二次加工后成型。通过激光打孔的方式制作柔性多孔铝箔,在制作过程产生铝屑与微粒铝粉,给下游产品的加工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同时生产效率低,增加成本较大;通过化学蚀刻的方式制作柔性多孔铝箔,工序复杂,需做二次表面处理,增加耗水量,增加了废水量,对环保加大压力,且效率低,成品合格率低。

3、公开号:cn112117029b,公开一种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导电薄膜包括绝缘层,设置于绝缘层两侧的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分别设置于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一侧的第一铝层和第二铝层,在所述绝缘层、第一增强层、第二增强层、第一铝层和第二铝层上贯穿设置的通孔、填充于所述通孔内的导电材料,所得导电膜具有柔性好、抗拉强度高、导电性高的特点,以1cm弯曲半径弯折180°,其可以弯折大于300次、电导率不低于7×104s/m、拉伸强度不低于75mpa。

4、该现有技术,需要先镀铝层再打孔填充铝材料,两个工艺制备铝层不如本技术一个工艺制备铝层效率高。

5、总之,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技术不相同,针对本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一方面通过打孔减轻重量,增大表面积,另一方面铝层一个工艺制备完成提高效率,并且制造过程绿色环保。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使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包括高分子薄膜层,所述高分子薄膜上开设有微孔;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及微孔侧壁上均设置有铝层;

4、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20至900μm,开孔率为1%至50%;所述铝层厚度为1-5μm。

5、所述高分子薄膜为pp膜或pet膜或pi膜。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使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1)低密度的高分子薄膜层结合打孔减轻了铝箔的重量;

9、2)用作锂电池集流体材料时,可显著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10、3)一个工艺完成铝层加工有利于节省成本,所使用的工艺绿色环保;

11、4)高分子薄膜层形成阻燃结构在发生热失控时可为电路系统提供无穷大的电阻,因此提高了锂电池安全性。

12、5)微孔的可使得箔材孔隙间形成“锚型”黏合,使铝箔两面导通,解决了原来pet/pp/pi等薄膜复合铝箔双面导电性不一致问题,同时还可提高高分子薄膜与铝箔层结合力。多孔复合铝箔和正极材料接触面积增加,能够防止电池充电放电后正极材料出现脱落,以获得更高电容量保持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锂离子能够利用有孔载体铝箔中的孔隙在其两面之间自由移动,使锂离子由集中区向稀疏地带移动可以弥补涂布不均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包括高分子薄膜层,所述高分子薄膜上开设有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20至900μm,开孔率为1%至50%;所述铝层厚度为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薄膜为PP膜或PET膜或PI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包括高分子薄膜层,所述高分子薄膜上开设有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网状高分子薄膜复合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20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琦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