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62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0
本技术涉及建筑后浇带防渗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包括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先浇部分一,所述预制板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先浇部分二,所述先浇部分一和先浇部分二之间设置有后浇部分,所述预制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本技术中,通过防水层、防水附加层、疏水层、疏水槽、隔音层和预制板的配合,解决了仅用砖与水泥进行垒砌,只具备简单的结构,工程施工耗时较长,实际使用中也达不到预想的防渗效果的问题,且通过电机、螺纹杆、螺纹套、主杆、清洁板和刮板的配合,解决了在未进行后浇前,预后浇处在雨天会有积水,增加渗水概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后浇带防渗结构,尤其涉及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地下空间利用发展迅速,建筑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下室,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在地下室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对侧壁后方进行防水和防渗处理,浇筑一些防渗结构。

2、目前市面现有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大多在构建时只布设一层防水涂层,防水结构较为简单,多为砖砌或水泥浇筑,砌砖并等待其固化所需时间较长,导致工程施工耗时较长,实际使用中达不到预想的防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旨在改善只布设一层防水涂层,防水结构较为简单,工程施工耗时较长,实际使用中达不到预想的防渗效果,且在未进行后浇前,预后浇处在雨天会有积水,增加渗水概率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包括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先浇部分一,所述预制板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先浇部分二,所述先浇部分一和先浇部分二之间设置有后浇部分,所述预制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后浇部分设置在预制板的上侧中部,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附加层。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防水附加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疏水层,所述疏水层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疏水槽。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疏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音层。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防水层的材质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附加层的材质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先浇部分二靠近后浇部分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主杆,所述主杆靠近预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的一侧设置有刮板。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刮板与清洁板之间通过多个弹簧杆相连接,所述刮板的一侧紧贴预制板的上侧中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先浇部分一与先浇部分二相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主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槽的中部。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中,通过防水层、防水附加层、疏水层、疏水槽、隔音层和预制板的配合,使得防渗结构层次更多,更加严谨,解决了只布设一层防水涂层,防水结构较为简单,工程施工耗时较长,实际使用中达不到预想的防渗效果的问题。

19、2.本技术中,通过电机、螺纹杆、螺纹套、主杆、清洁板和刮板的配合,使得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套带动清洁板随着螺纹杆的转动在螺纹杆上移动,由此带动刮板在预制板上侧中部往复刮动,将积水刮至其他地方,由此解决了在未进行后浇前,预后浇处在雨天会有积水,增加渗水概率的问题,且通过弹簧杆和滑槽的配合,使得此结构工作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包括预制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8)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先浇部分一(1),所述预制板(8)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先浇部分二(2),所述先浇部分一(1)和先浇部分二(2)之间设置有后浇部分(17),所述预制板(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部分(17)设置在预制板(8)的上侧中部,所述防水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附加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附加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疏水层(5),所述疏水层(5)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疏水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音层(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的材质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附加层(4)的材质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浇部分二(2)靠近后浇部分(17)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外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1),所述螺纹套(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主杆(12),所述主杆(12)靠近预制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13),所述清洁板(13)的一侧设置有刮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4)与清洁板(13)之间通过多个弹簧杆(15)相连接,所述刮板(14)的一侧紧贴预制板(8)的上侧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浇部分一(1)与先浇部分二(2)相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滑槽(16),所述主杆(1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槽(16)的中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包括预制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8)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先浇部分一(1),所述预制板(8)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先浇部分二(2),所述先浇部分一(1)和先浇部分二(2)之间设置有后浇部分(17),所述预制板(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部分(17)设置在预制板(8)的上侧中部,所述防水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附加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附加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疏水层(5),所述疏水层(5)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疏水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音层(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的材质为高聚物改性沥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存孟杰邱业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紫荆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