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37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支撑于基座上;扇头,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沿第一方向相连,所述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交,且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的连接处设有间隙调整部,所述间隙调整部用于在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连接后减小所述连接处的顶部配合间隙。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通过设置间隙调整部,使扇头在与电机座相连时,可以减小扇头与电机座连接处顶部的配合间隙,提高风扇运行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且可保证风扇的美观性,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对生活电器使用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风扇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电器,它的使用舒适度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现有的风扇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风扇扇头的重力全部由基座中的电机前壳来承担,因此,会出现电机前壳与扇头配合的位置处出现:间隙上大下小的问题,进而影响风扇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且会影响美观,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风扇,可提高风扇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保证风扇的美观性。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支撑于基座上;扇头,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沿第一方向相连,所述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交,且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的连接处设有间隙调整部,所述间隙调整部用于在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连接后减小所述连接处的顶部配合间隙。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通过设置间隙调整部,使扇头在与电机座相连时,可以减小扇头与电机座连接处顶部的配合间隙,提高风扇运行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且可保证风扇的美观性,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为旋转相连,且在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旋合固定后,所述间隙调整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顶部或底部。

5、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间隙调整部构造为长条状,且所述间隙调整部的中部的厚度大于两端的厚度,以在所述间隙调整部的两端形成有导向斜面。

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间隙调整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上部区域。

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间隙调整部设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中的一个的端面的上部区域且朝向另一个的端面的上部区域凸出,且所述间隙调整部抵压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的另一个的上部区域。

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间隙调整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下部区域。

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间隙调整部设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中的一个的端面的下部区域且朝向另一个的端面的下部区域凸出,且所述间隙调整部抵压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的另一个的端面的下部区域。

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间隙调整部为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扇头或所述电机座。

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间隙调整部为弹性材料制成。

1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扇头设有第一旋合部,所述电机座设有第二旋合部,所述第一旋合部与所述第二旋合部旋合固定;其中,所述第一旋合部和所述第二旋合部中的一个形成有渐变旋合面,所述第一旋合部和所述第二旋合部构造为沿所述渐变旋合面逐渐压紧。

1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中的一个设有插接凸环且另一个设有插接空间,所述第一旋合部和所述第二旋合部中的一个构造为在所述插接凸环的外周壁凸出的旋合筋且另一个构造为设于所述插接空间内的旋合槽,所述渐变旋合面设于所述旋合筋且与所述旋合槽的内壁压紧配合。

1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电机座内设有驱动件,所述扇头内设有扇叶,所述驱动件设置为在所述电机座与所述扇头相连时与所述扇叶动力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所述扇叶的轴向;

15、其中,所述扇头设有出风孔,所述扇叶构造为轴流扇叶,所述轴流扇叶适于驱动所述扇头内的气流沿所述轴流扇叶的轴向流向所述出风孔。

1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电机座包括后壳和前壳,所述后壳限定出前端敞开的安装腔,所述前壳安装于所述后壳的前端以封闭所述安装腔,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扇头包括后网罩和前网罩,所述后网罩和所述前网罩相连且限定出中空腔,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中空腔内,所述间隙调整部设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网罩之间。

1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扇头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电机座在所述驱动件所在位置的径向尺寸的两倍;

18、和/或,所述扇头的径向尺寸与轴向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1。

1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扇头整体相对于所述电机座可独立拆卸;和/或,所述扇头适于在初始位置时与所述电机座沿第一方向相连,所述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交,所述扇头设置为可从所述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电机座上下和/或左右摆动。

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为旋转相连,且在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旋合固定后,所述间隙调整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顶部或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构造为长条状,且所述间隙调整部的中部的厚度大于两端的厚度,以在所述间隙调整部的两端形成有导向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上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设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中的一个的端面的上部区域且朝向另一个的端面的上部区域凸出,且所述间隙调整部抵压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的另一个的上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下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设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中的一个的端面的下部区域且朝向另一个的端面的下部区域凸出,且所述间隙调整部抵压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的另一个的端面的下部区域。</p>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为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扇头或所述电机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为弹性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设有第一旋合部,所述电机座设有第二旋合部,所述第一旋合部与所述第二旋合部旋合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中的一个设有插接凸环且另一个设有插接空间,所述第一旋合部和所述第二旋合部中的一个构造为在所述插接凸环的外周壁凸出的旋合筋且另一个构造为设于所述插接空间内的旋合槽,所述渐变旋合面设于所述旋合筋且与所述旋合槽的内壁压紧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内设有驱动件,所述扇头内设有扇叶,所述驱动件设置为在所述电机座与所述扇头相连时与所述扇叶动力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所述扇叶的轴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包括后壳和前壳,所述后壳限定出前端敞开的安装腔,所述前壳安装于所述后壳的前端以封闭所述安装腔,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电机座在所述驱动件所在位置的径向尺寸的两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整体相对于所述电机座可独立拆卸;和/或,所述扇头适于在初始位置时与所述电机座沿第一方向相连,所述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交,所述扇头设置为可从所述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电机座上下和/或左右摆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为旋转相连,且在所述扇头与所述电机座旋合固定后,所述间隙调整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顶部或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构造为长条状,且所述间隙调整部的中部的厚度大于两端的厚度,以在所述间隙调整部的两端形成有导向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上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设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中的一个的端面的上部区域且朝向另一个的端面的上部区域凸出,且所述间隙调整部抵压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的另一个的上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下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设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中的一个的端面的下部区域且朝向另一个的端面的下部区域凸出,且所述间隙调整部抵压于所述扇头和所述电机座的另一个的端面的下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为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扇头或所述电机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部为弹性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源薛玮飞李家勋程志喜缪宛霖钟德浩闫长林康瑞祥王小蕊古珍芳伍尚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