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247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7
本技术属于管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污管道,现有排污管道设置有电机及传动结构,结构相对复杂,在管道布置过程中,需要设置多组,极大的增加了成本,本技术示例的技术方案,包括筒体,筒体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一端与出水管一端,进水管与出水管垂直设置,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与筒体互通,筒体内设置有与之接触配合的内筒,筒体上与出水管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排杂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简单,且能够在管道拐角处对杂质进行过滤排出,便于进行铺设,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排污管道


技术介绍

1、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的对象大到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等综合的环境设计构筑、社区形成前的相关营造过程,小到室内的家具、小物件等的制作,而其通常的对象为一定场地内的单位。现有的建筑给排水用排污管道在使用时,管道拐角处容易因为异物堵塞发生不通畅的现象;

2、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8204740u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建筑给排水用排污管道,该现有技术设置有电机及传动结构,结构相对复杂,在管道布置过程中,需要设置多组,极大的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排污管道,该一种建筑排污管道的结构更加简单,且能够在管道拐角处对杂质进行过滤排出,便于进行铺设,使用更加方便。

2、本一种建筑排污管道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提供了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包括筒体,筒体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一端与出水管一端,进水管与出水管垂直设置,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与筒体互通,筒体内设置有与之接触配合的内筒,筒体上与出水管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排杂口,内筒除与排杂口对应一侧外的三侧开设有通水孔,与出水管对应的通水孔设置有过滤网,筒体与内筒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能够带动内筒进行转动。

4、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装置由弧形的限位槽和限位杆组成,限位槽和限位杆,限位槽开设于筒体的前后两面,限位杆固定安装于内筒的外壁前后两面,限位杆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并能够沿之移动。

5、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槽均为透槽。

6、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筒内设置有清理条,内筒内设置有一根转轴,清理条通过连接杆连接转轴的外周,转轴的前后两端贯穿筒体和内筒并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六角槽。

8、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的外壁前后两面均设置有开关标识。

9、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另一端与出水管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1、本技术示例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将进水管与出水管管道进行连接,过滤网能够将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通过限位装置带动内筒进行转动,内筒未开设通水孔的一侧能够将进水管挡住,通水孔能够与排杂口对齐,进而能够将内筒内的杂质排出,通过限位装置将内筒回转复位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简单,且能够在管道拐角处对杂质进行过滤排出,便于进行铺设,使用更加方便。

12、2、本技术示例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限位槽和限位杆能够起到限位的功能,能够避免内筒在筒体内随意转动。

13、3、本技术示例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该结构使得使用者能够接触到限位杆,进而通过限位杆带动内筒进行移动,使用方便。

14、4、本技术示例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转动转轴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清理条进行转动,能够对过滤网进行清理,避免杂质堵塞过滤网。

15、5、本技术示例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通过现有的六角扳手能够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使用更加方便。

16、6、本技术示例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开关标识便于使用者对本技术的开关进行控制。

17、7、本技术示例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连接法兰便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其他的管道进行连接,使用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包括筒体(1),筒体(1)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一端与出水管(3)一端,进水管(2)与出水管(3)之间相互垂直设置,进水管(2)与出水管(3)均与筒体(1)互通,其特征是,筒体(1)内设置有与之接触配合的内筒(4),筒体(1)上与出水管(3)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排杂口(5),内筒(4)除与排杂口(5)对应一侧外的其余三侧开设有通水孔(6),与出水管(3)对应的通水孔(6)设置有过滤网(7),筒体(1)与内筒(4)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能够带动内筒(4)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装置由弧形的限位槽(8)和限位杆(9)组成,限位槽(8)和限位杆(9),限位槽(8)开设于筒体(1)的前后两面,限位杆(9)固定安装于内筒(4)的外壁前后两面,限位杆(9)位于对应的限位槽(8)内并能够沿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槽(8)均为透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筒(4)内设置有清理条(10),内筒(4)内设置有一根转轴(11),清理条(10)通过连接杆连接转轴(11)的外周,转轴(11)的前后两端贯穿筒体(1)和内筒(4)并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轴(1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六角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筒体(1)的外壁前后两面均设置有开关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管(2)另一端与出水管(3)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包括筒体(1),筒体(1)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一端与出水管(3)一端,进水管(2)与出水管(3)之间相互垂直设置,进水管(2)与出水管(3)均与筒体(1)互通,其特征是,筒体(1)内设置有与之接触配合的内筒(4),筒体(1)上与出水管(3)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排杂口(5),内筒(4)除与排杂口(5)对应一侧外的其余三侧开设有通水孔(6),与出水管(3)对应的通水孔(6)设置有过滤网(7),筒体(1)与内筒(4)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能够带动内筒(4)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污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装置由弧形的限位槽(8)和限位杆(9)组成,限位槽(8)和限位杆(9),限位槽(8)开设于筒体(1)的前后两面,限位杆(9)固定安装于内筒(4)的外壁前后两面,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广浩万永涛魏兆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长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