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178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7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本技术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大部分埋于软土内的水池主体,水池主体外围设有一圈围绕该水池主体的侧壁松木桩,侧壁松木桩下端深入水池主体底面以下至少3m;所述水池主体底面设有布置成网格状的纵横肋梁,纵横肋梁之间的网格内回填碎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适用于设置高水水池的长距离引调水工程。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长距离引调水工程也从规划走向施工,一些长距离引调水工程遇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一些不得不再软土内开挖隧洞以及修建高位水池等。

2、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位水池通常是输水沿线最高位置上寻找相对平坦地面进行整平修建,由于软土承载力较低,通常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常规的方式是采用旋喷灌注桩对整个地基进行加固,然后在修建水池。由于水池高度通常在5m以上,而水池本身就在输水沿线高点,与周围景观的整体不协调。

3、因此有必要提出既能保证高位水池运行安全、投资较省,且能不用修建高于原始地形标高的水池结构代替目前使用的露天式高位水池,解决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大部分埋于软土内的水池主体,水池主体外围设有一圈围绕该水池主体的侧壁松木桩,侧壁松木桩下端深入水池主体底面以下至少3m。

3、所述水池主体底面设有布置成网格状的纵横肋梁,纵横肋梁之间的网格内回填碎石。

4、所述纵横肋梁的间排距为3m×3m。

5、所述纵横肋梁上部预留钢筋且且缝面进行凿毛处理,使所述水池主体水的池底板浇筑时能够与纵横肋梁形成整体。

6、所述水池主体的水池边墙和水池底板之间设有倒角。

7、所述倒角角度取45°,倒角高度取0.5m。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水池主体大部分埋于软土内,将露天式高位水池改为半地下式,保证了其周围环境协同,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本技术通过在水池主体外围设有一圈围绕该水池主体的侧壁松木桩,防止周围土体滑动,并水池主体点设置纵横梁以及边墙与底板进行倒角处理的方式增强水池刚度及改善受力条件的被动承载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约工程投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大部分埋于软土内的水池主体,水池主体外围设有一圈围绕该水池主体的侧壁松木桩,侧壁松木桩下端深入水池主体底面以下至少3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底面设有布置成网格状的纵横肋梁,纵横肋梁之间的网格内回填碎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肋梁的间排距为3m×3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肋梁上部预留钢筋且且缝面进行凿毛处理,使所述水池主体水的池底板浇筑时能够与纵横肋梁形成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的水池边墙和水池底板之间设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角度取45°,倒角高度取0.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大部分埋于软土内的水池主体,水池主体外围设有一圈围绕该水池主体的侧壁松木桩,侧壁松木桩下端深入水池主体底面以下至少3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底面设有布置成网格状的纵横肋梁,纵横肋梁之间的网格内回填碎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埋藏式软土地质高位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肋梁的间排距为3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会张洋杨飞郑晨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