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212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极地抗冰平台的冰级:选取PC规范中PC4级及以上冰级;步骤2:确定船体分区:船体在纵向上分为3个区域:首部区、船中区和尾部区;船中区和尾部区在垂向上划分成3个加强分区;步骤3:确定船体区因子:中部及尾部的船体区因子按照IACS PC规范重新确定,将抗冰平台各个船体区因子分为有尾向破冰和无尾向破冰两种情况;步骤4:确定外板的腐蚀/磨耗增量:在采取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重新确定外板厚度时所采用的磨蚀/磨耗增量值ts,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规范适用性问题,使极地抗冰平台的冰区加强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及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具体涉及一种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主要的有关极地船和破冰船冰区加强规范有国际船级社协会极地冰级规范(iacs pc)、芬兰-瑞典规范(fsicr)以及俄罗斯、美国、挪威等主要船级社。对于破冰船而言,传统的冰区划分方法一般将船长方向分为首部区域、首部过渡区域、船中区域及尾部区域;首部过渡区域、船中区域和尾部区域又进一步沿垂向细分,一般分为冰带区、下部区和底部区,俄罗斯规范则分为冰带区、下部区、舭部区和底部区。iacs pc规范冰区加强划分见图1。

2、抗冰平台在航行中的破冰等级不高,但到达目标海冰区域后,将冻结在海冰中,并伴随海冰漂流;漂流过程中,如遭遇/撞击其它大块浮冰、固定冰等,所处海冰冰层将在抗冰平台水线附近船体区域挤压、弯折破坏、重叠、堆积。浮冰与抗冰平台相互作用示意见图2,如果采用常规破冰船的冰区划分设计,船中部的冰载荷取值较小,且垂向冰带及冰带区域外的范围定义目前来看显然是不适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抗冰平台随海水漂流,其水线附近的船体区域冰载荷不同,因此常规破冰船的冰区划分不适用于抗冰平台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确定极地抗冰平台的冰级

4、选取pc规范中pc4级及以上冰级;

5、步骤2:确定船体分区

6、船体在纵向上分为3个区域:首部区、船中区和尾部区;船中区和尾部区在垂向上划分成3个加强分区;

7、步骤3:确定船体区因子

8、中部及尾部的船体区因子按照iacs pc规范重新确定,将抗冰平台各个船体区因子分为有尾向破冰和无尾向破冰两种情况;

9、步骤4:确定外板的腐蚀/磨耗增量

10、抗冰平台常年冻结在海冰中,受到的海冰磨蚀/磨耗更大,因此在采取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根据iacs pc规范重新确定外板厚度时所采用的磨蚀/磨耗增量值ts。

11、可选的,步骤2中确定船体分区时,首先确定各水线位置,其中需确定的水线位置有:低位冰区水线和高位冰区水线、冰带上界线和冰带下界线、10°水线、尾部0°水线和尾部10°水线、首部10°水线和首部0°水线以及平底线。

12、可选的,步骤2中确定低位冰区水线时,根据因冰层破坏后下沉堆积导致平台被海冰抬升,吃水减小的因素确定。

13、可选的,步骤2中确定冰带上界线为高位冰区水线垂向向上增加3.0米,冰带下界线为低位冰区水线垂向向下增加3.0米。

14、可选的,尾部0°水线位于高位冰区水线处,尾部10°水线位于高位冰区水线向首偏离0.04倍船长处。

15、可选的,步骤2中确定首部10°水线位于高位冰区水线处,首部0°水线位于高位冰区水线向船尾偏离0.04倍船长处。

16、可选的,步骤2中首部区纵向范围为尾部10°水线至首部0°水线之间区域,垂向区域为冰带下界线和冰带上界线之间区域。

17、可选的,步骤2中船中区包括中部冰带区、中部下部区和中部底部区,中部冰带区纵向范围为尾部10°水线至首部0°水线之间区域,垂向范围为冰带下界线至冰带上界线之间区域;

18、中部下部区纵向范围为尾部10°水线至首部0°水线之间区域,垂向范围为平底线10至冰带下界线之间区域;

19、中部底部区纵向范围为尾部10°水线至首部0°水线之间区域,垂向范围为平底线10外侧区域。

20、可选的,步骤2中尾部区包括尾部冰带区、尾部下部区和尾部底部区,尾部冰带区纵向范围为船体尾部至尾部10°水线之间区域,垂向范围为冰带下界线至冰带上界线之间区域;

21、尾部下部区纵向范围为船体尾部至尾部10°水线之间区域,垂向范围为平底线至冰带下界线之间区域;

22、尾部底部区纵向范围为船体尾部至尾部10°水线之间区域,垂向范围为平底线外侧区域。

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有益效果:

24、1、本专利技术针对极地抗冰平台这类特殊用途的船型,对于目前iacs pc规范中部分不适用的条例,如冰级、船体分区、船体区因子及外板的腐蚀/磨耗增量等规定,修改了部分系数,使极地抗冰平台的冰区加强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及安全。

25、2、抗冰平台的主要受载方式为全船范围内的冰层冻结及挤压,航行状态下首尾破冰的需求及能力并不高,因此本专利技术取消了首部过渡区,提高了整个中部区域的载荷作用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船体分区时,首先确定各水线位置,其中需确定的水线位置有:低位冰区水线(1)和高位冰区水线(2)、冰带上界线(3)和冰带下界线(4)、10°水线(9)、尾部0°水线(5)和尾部10°水线(6)、首部10°水线(8)和首部0°水线(7)以及平底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低位冰区水线(1)时,根据因冰层破坏后下沉堆积导致平台被海冰抬升,吃水减小的因素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冰带上界线(3)为高位冰区水线(2)垂向向上增加3.0米,冰带下界线(4)为低位冰区水线(1)垂向向下增加3.0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尾部0°水线(5)位于高位冰区水线(2)处,尾部10°水线(6)位于高位冰区水线(2)向首偏离0.04倍船长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首部10°水线(8)位于高位冰区水线(3)处,首部0°水线(7)位于高位冰区水线(2)向船尾偏离0.04倍船长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首部区(B)纵向范围为尾部10°水线(6)至首部0°水线(7)之间区域,垂向区域为冰带下界线(4)和冰带上界线(3)之间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船中区包括中部冰带区(Mi)、中部下部区(M1)和中部底部区(Mb),中部冰带区(Mi)纵向范围为尾部10°水线(6)至首部0°水线(7)之间区域,垂向范围为冰带下界线(4)至冰带上界线(3)之间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尾部区包括尾部冰带区(Si)、尾部下部区(S1)和尾部底部区(Sb),尾部冰带区(Si)纵向范围为船体尾部至尾部10°水线(6)之间区域,垂向范围为冰带下界线(4)至冰带上界线(3)之间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船体分区时,首先确定各水线位置,其中需确定的水线位置有:低位冰区水线(1)和高位冰区水线(2)、冰带上界线(3)和冰带下界线(4)、10°水线(9)、尾部0°水线(5)和尾部10°水线(6)、首部10°水线(8)和首部0°水线(7)以及平底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低位冰区水线(1)时,根据因冰层破坏后下沉堆积导致平台被海冰抬升,吃水减小的因素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冰带上界线(3)为高位冰区水线(2)垂向向上增加3.0米,冰带下界线(4)为低位冰区水线(1)垂向向下增加3.0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抗冰平台冰区加强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尾部0°水线(5)位于高位冰区水线(2)处,尾部10°水线(6)位于高位冰区水线(2)向首偏离0.04倍船长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徐义刚吴刚王伟飞宋扬赵晓斌王燕舞胡始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