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58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包括由前至后同轴布置的泵浦源(1)、耦合系统、输入镜(4)、增益晶体(5)、偏振片(6)、电光调制晶体(7)、四分之一波片(8)、偏振分光棱镜(9),偏振分光棱镜(9)的出光侧分别布置第一输出镜(11)、第二输出镜(12)。本技术采用电场控制的方式控制激光的偏振态,实现激光谐振腔的切换,控制方式简便,装置结构简单;由于是通过控制激光偏振态实现光路分离,输出激光具有很高的偏振度;结构中插入了电光调制晶体,在应用于激光谐振腔中时,除了用于控制腔内激光偏振态之外也可以作为电光调Q器件,实现调Q激光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电,涉及一种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


技术介绍

1、激光的应用覆盖了当前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特性激光的应用方向千差万别,而单一特性的激光有时并不能满足生产应用的需要,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偏振态控制腔型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技术目的

2、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能够实现构建不同谐振腔结构,最终实现不同特性的激光输出。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包括由前至后同轴布置的泵浦源1、耦合系统、输入镜4、增益晶体5、偏振片6、电光调制晶体7、四分之一波片8、偏振分光棱镜9,偏振分光棱镜9的出光侧分别布置第一输出镜11、第二输出镜12。

5、其中,所述耦合系统包括由前至后同轴布置的准直径2和聚焦镜3。

6、其中,所述泵浦源1的输出泵浦光的波长与增益晶体5的吸收峰相匹配。

7、其中,所述增益晶体5由铟箔包裹置于紫铜夹具中。

8、其中,所述紫铜夹具外设置水冷散热模块。

9、其中,所述输入镜4上镀泵浦光高透激光高反膜,输入镜4对泵浦光的增透范围与泵浦源的输出波长相匹配,对激光的高反范围与要得到的激光输出波长范围匹配。

10、其中,所述偏振片6、四分之一波片8和偏振分光棱镜9的透射波段均与其透过的激光波长范围相匹配。

11、其中,所述第一输出镜11位于偏振分光棱镜9的透光侧,第二输出镜12位于偏振分光棱镜9的反光侧。

12、其中,所述偏振分光棱镜9的反光侧布置45°折反镜10,45°折反镜10的的反光侧布置第二输出镜12。

13、其中,所述第一输出镜11、第二输出镜12上镀制激光高反膜,对激光的高反范围与要得到的激光输出波长范围匹配。。

14、(三)有益效果

15、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采用电场控制的方式控制激光的偏振态,实现激光谐振腔的切换,控制方式简便,装置结构简单;由于是通过控制激光偏振态实现光路分离,输出激光具有很高的偏振度;结构中插入了电光调制晶体,在应用于激光谐振腔中时,除了用于控制腔内激光偏振态之外也可以作为电光调q器件,实现调q激光输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至后同轴布置的泵浦源(1)、耦合系统、输入镜(4)、增益晶体(5)、偏振片(6)、电光调制晶体(7)、四分之一波片(8)、偏振分光棱镜(9),偏振分光棱镜(9)的出光侧分别布置第一输出镜(11)、第二输出镜(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系统包括由前至后同轴布置的准直径(2)和聚焦镜(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源(1)的输出泵浦光的波长与增益晶体(5)的吸收峰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晶体(5)由铟箔包裹置于紫铜夹具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夹具外设置水冷散热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镜(4)上镀泵浦光高透激光高反膜,输入镜(4)对泵浦光的增透范围与泵浦源的输出波长相匹配,对激光的高反范围与要得到的激光输出波长范围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片(6)、四分之一波片(8)和偏振分光棱镜(9)的透射波段均与其透过的激光波长范围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镜(11)位于偏振分光棱镜(9)的透光侧,第二输出镜(12)位于偏振分光棱镜(9)的反光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棱镜(9)的反光侧布置45°折反镜(10),45°折反镜(10)的反光侧布置第二输出镜(1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镜(11)、第二输出镜(12)上镀制激光高反膜,对激光的高反范围与要得到的激光输出波长范围匹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至后同轴布置的泵浦源(1)、耦合系统、输入镜(4)、增益晶体(5)、偏振片(6)、电光调制晶体(7)、四分之一波片(8)、偏振分光棱镜(9),偏振分光棱镜(9)的出光侧分别布置第一输出镜(11)、第二输出镜(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系统包括由前至后同轴布置的准直径(2)和聚焦镜(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源(1)的输出泵浦光的波长与增益晶体(5)的吸收峰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晶体(5)由铟箔包裹置于紫铜夹具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夹具外设置水冷散热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制腔内结构的激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兰陈德章李航荣克鹏赵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