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缓冲装置及层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1535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3
本申请涉及光伏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及层压设备。压力缓冲装置用于缓冲被施加于光伏组件的层压力,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压力缓冲垫;所述压力缓冲垫包括缓冲层和第一耐热隔层;所述缓冲层面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耐热隔层,所述第一耐热隔层面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形成不粘面。本申请提供的压力缓冲装置,通过在光伏组件和层压机的施压件之间设置压力缓冲垫,能够对施加于光伏组件的压力起到均匀化缓冲的作用;且在层压机卸压后,压力缓冲垫更容易脱离光伏组件,避免了压力缓冲垫与光伏组件发生粘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及层压设备


技术介绍

1、钙钛矿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包括钙钛矿芯片、位于钙钛矿芯片两侧的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通过pvb胶膜对钙钛矿芯片进行封装,以形成三玻组件。

2、在钙钛矿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进行封装层压的过程中,pvb胶膜高温流动性较差,层压时容易将不均匀的外力传导至钙钛矿芯片。由于电极材料与钙钛矿芯片的结合力较差,对层压力的均匀性要求较高,卸压后不均匀反弹容易引起电极的脱膜,严重影响组件的外观,同时也导致初始电性能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及层压设备,能够对施加于光伏组件的压力起到均匀化缓冲的作用。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力缓冲装置,用于缓冲被施加于光伏组件的层压力,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压力缓冲垫;

3、所述压力缓冲垫包括缓冲层和第一耐热隔层;所述缓冲层面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耐热隔层,所述第一耐热隔层面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形成不粘面。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缓冲垫还包括第二耐热隔层;

5、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耐热隔层,所述第二耐热隔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形成不粘面。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在0.6mm至1mm之间。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耐热隔层和所述第二耐热隔层对应设置;

8、所述第一耐热隔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缓冲层的覆盖范围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二耐热隔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缓冲层的覆盖范围第二预设距离,以在所述缓冲层的周向形成形变预留空间。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的覆盖范围的边缘超出所述光伏组件的被层压范围的边缘10mm至20mm;

10、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在10mm至20mm之间,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在10mm至20mm之间。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缓冲垫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耐热隔层与所述第二耐热隔层之间的密封结构;

12、所述第一耐热隔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耐热隔层的边缘通过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以形成容纳所述缓冲层的密封腔体。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形成所述缓冲层的材料至少包括熔点低于90℃的硅胶、eva和poe胶膜中之一;

14、形成所述第一耐热隔层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且所述第一耐热隔层的厚度在0.1mm至0.2mm之间;或形成所述第一耐热隔层的材料包括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且所述第一耐热隔层的厚度在25um至50um之间;

15、形成所述第二耐热隔层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且所述第二耐热隔层的厚度在0.1mm至0.2mm之间;或形成所述第二耐热隔层的材料包括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且所述第二耐热隔层的厚度在25um至50um之间。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承压缓冲组件;

17、所述承压缓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承压工装,所述承压工装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处;

18、所述承压工装包括载板和缓冲垫条,所述缓冲垫条位于所述载板面向施压件的一侧;在面向所述施压件的方向上,所述缓冲垫条凸出于所述光伏组件第三预设距离。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承压缓冲组件包括角部工装和/或边部工装;

20、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角结构处的所述承压工装为所述角部工装,所述角部工装形成与所述角结构适配的缺口;

21、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结构处的所述承压工装为所述边部工装,所述边部工装形成与所述边结构适配的轮廓。

2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层压设备,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24、本申请提供的压力缓冲装置,通过在光伏组件和层压机的施压件之间设置压力缓冲垫,能够对施加于光伏组件的压力起到均匀化缓冲的作用;且在层压机卸压后,压力缓冲垫更容易脱离光伏组件,避免了压力缓冲垫与光伏组件发生粘连。

25、本申请还提供了层压设备,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层压设备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缓冲装置,用于缓冲被施加于光伏组件(101)的层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压力缓冲垫(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垫(102)还包括第二耐热隔层(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03)的厚度在0.6mm至1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热隔层(104)和所述第二耐热隔层(105)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03)的覆盖范围的边缘超出所述光伏组件(101)的被层压范围的边缘10mm至2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垫(10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耐热隔层(104)与所述第二耐热隔层(105)之间的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缓冲层(103)的材料至少包括熔点低于90℃的硅胶、EVA和POE胶膜中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压缓冲组件(10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缓冲组件(106)包括角部工装(110)和/或边部工装(111);

10.一种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缓冲装置,用于缓冲被施加于光伏组件(101)的层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压力缓冲垫(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垫(102)还包括第二耐热隔层(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03)的厚度在0.6mm至1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热隔层(104)和所述第二耐热隔层(105)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03)的覆盖范围的边缘超出所述光伏组件(101)的被层压范围的边缘10mm至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极电光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