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046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材料领域,所述荧光薄膜包括能够发红、绿、蓝三原色荧光的组分,所述红色和绿色荧光组分含有稀土离子配合物,所述蓝色荧光组分含有四苯乙烯(TPE)配合物;该制备方法是将稀土离子配合物和TPE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均匀混合,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充分沉淀,将沉淀颗粒离心分离,在室温下压实即自发地形成可自支撑的荧光薄膜;调节各组分比例可得不同发光颜色的荧光薄膜;所述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所述荧光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刺激响应性,能够用于酸性气体检测,有望在环境检测和化学传感等领域发挥较为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特别是具有高灵敏度的白色荧光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巧妙的分子设计,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可以在不同温度、湿度、酸碱、金属离子及化学气体等特定条件下发生显著的荧光颜色或强度变化。其中薄膜基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由于其具有质轻、易器件化等优势,在化学传感、智能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白色荧光薄膜通常是由含有红、绿、蓝三原色的荧光组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某一组分的荧光变化就会引起薄膜荧光颜色的显著变化,因而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目前,文献报道的白色荧光薄膜往往是通过层层自组装或溶液浇铸而成。层层自组装是利用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例如静电作用、氢键作用、配位作用等等),通过逐层交替沉积的方法,使荧光组分逐层自发地吸附在固体基底上。其制备过程繁琐、效率低,不适合大面积工业化生产,且制备的薄膜不具有自支撑性,机械性能取决于所用基底。溶液浇铸法是一种常见的成膜方法,制备过程相对简单,由于溶液中原料的充分混合,通过浇铸可以制备出高度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发红色、绿色荧光的稀土离子配合物和能够发蓝色荧光的四苯乙烯(TPE)配合物,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发红、绿色荧光的稀土离子配合物的配位中心离子分别为Eu3+和Tb3+,其配体具有下述L1所示的结构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发蓝色荧光的TPE配合物的配位中心离子为多价态金属离子,优选为二价金属离子,更优选为Mg2+、Ca2+、Ni2+、Cu2+、Zn2+,其配体具有L2所示的结构式;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发红色、绿色荧光的稀土离子配合物和能够发蓝色荧光的四苯乙烯(tpe)配合物,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发红、绿色荧光的稀土离子配合物的配位中心离子分别为eu3+和tb3+,其配体具有下述l1所示的结构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发蓝色荧光的tpe配合物的配位中心离子为多价态金属离子,优选为二价金属离子,更优选为mg2+、ca2+、ni2+、cu2+、zn2+,其配体具有l2所示的结构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响应型荧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红君陈庆华吴舒婷蔡文宁徐艳蕾林颖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