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38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6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目前常用的真空泵内部压缩比较小,占用空间多,使用不便。本技术包括驱动电机、安装有齿轮的齿轮箱、泵壳体、左转子、右转子和联轴器,其特点是:左转子和右转子均由罗茨转子和螺杆转子组成,所述罗茨转子的一端和螺杆转子的一端固定,罗茨转子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泵壳体内,螺杆转子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泵壳体内且与齿轮箱中的齿轮固定,所述泵壳体的进气口位于罗茨转子的正上方,泵壳体的排气口位于螺杆转子的正下方,左转子中的螺杆转子和右转子中的螺杆转子啮合,罗茨转子采用大导程角结构,所述螺杆转子采用小导程角结构。本技术有利于缩小体积和提高内部压缩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通常用做干式无油真空泵。


技术介绍

1、真空泵的使用较为普遍,真空泵通常是指将容器抽取介质并进行压缩从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目前旋转式真空泵分为油封式真空泵、液环真空泵、干式真空泵、罗茨真空泵等,而干式真空泵主要适用于半导体行业、化工行业、制药工业以及食品行业等需要无油清洁真空环境的工艺场合。

2、目前常用的真空泵存在以下问题:1、干式螺杆真空泵转子单一,抽速和压缩比有一定局限性,内部压缩比较小;2、单独的罗茨真空泵加螺杆真空泵的组合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多,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缩小体积和提高内部压缩比的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

2、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包括驱动电机、安装有齿轮的齿轮箱、泵壳体、左转子、右转子和联轴器,所述驱动电机和齿轮箱固定,该驱动电机中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和齿轮箱中的齿轮连接,所述齿轮箱和泵壳体固定,所述泵壳体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左转子和右转子均由罗茨转子和螺杆转子组成,所述罗茨转子的一端和螺杆转子的一端固定,所述罗茨转子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和迷宫式密封结构转动安装在泵壳体内,所述螺杆转子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和迷宫式密封结构转动安装在泵壳体内且与齿轮箱中的齿轮固定,所述泵壳体的进气口位于罗茨转子的正上方,所述泵壳体的排气口位于螺杆转子的正下方,所述驱动电机、联轴器和左转子同轴,所述左转子中的螺杆转子和右转子中的螺杆转子啮合,所述罗茨转子采用大导程角结构,以提高转子吸入能力,所述螺杆转子采用小导程角结构,以提高转子压缩和输送能力。左转子和右转子均由罗茨转子和螺杆转子组成,将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进行组合,增加了真空泵的吸气量,提高了真空泵的工作效率,减小了占用空间。罗茨转子采用大导程角设计,提高吸气效率。述螺杆采用小导程角设计,提高内部压缩比。驱动电机在运行时,通过联轴器和齿轮驱动左转子和右转子高速运转,将介质从进气口吸入,经过罗茨转子部分,然后在螺杆转子部分对介质进行做功压缩,再从排气口排出介质。

3、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罗茨转子的导程角取值范围为55~90°,所述螺杆转子的导程角取值范围为3~30°。

4、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罗茨转子的理论吸气容积与螺杆转子的理论吸气容积相比,形成转子一级内部压缩比,该压缩比在3~8倍。有利于节能提效。

5、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罗茨转子的叶片数量为1~5片。

6、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螺杆转子为变径变距螺杆型线,螺杆转子的锥度为0~4°。

7、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螺杆转子为等径等距螺杆转子型线或等径变距螺杆转子型线。

8、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齿轮箱上设置有齿轮端板和齿盖板,所述泵壳体的后部设置有后端板和后盖板,该泵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盖板和下盖板。

9、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齿轮端板和后端板上均设置有冷却单管,和/或,所述泵壳体设置有壳体水套。冷却单管通过冷却水对端板内的真空油进行冷却,单管冷却加工难度低,安装方便,冷却效率高,密封性高不容易发生泄漏导致油品被污染。泵壳体存在壳体水套,壳体水套覆盖转子吸气、做功、排气全过程。冷却单管和壳体水套可通过冷却水和冷却液对真空泵进行直接冷却或者间接冷却,使得设备运转温度保持在50~120℃范围内,保证机器稳定运转,壳体水套结构简单,使用范围更广。泵壳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对壳体水套进行密封。泵壳体也可以采用表贴冷却方式,通过控制冷却介质流量实现泵壳体局部温度差异变化,适应不同的工艺应用需要。

10、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左转子和右转子之间、泵壳体和左转子之间、以及泵壳体和右转子之间均留有微小间隙。确保转子在高速运转做功时能各自正常运行,互不影响。

11、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驱动电机是水冷电机或风冷电机。驱动电机可以为水冷直驱电机与主动轴直接相连运转,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使用方便。

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采用两段式罗茨转子和螺杆转子相组合的转子,通过两段式的罗茨转子加螺杆转子的组合有效提高了吸气效率和内部压缩比,更加节能,工作效率高。2、罗茨转子与螺杆转子进行组合,使得真空泵占用的体积减小。3、采用齿轮端板和后端板的单管冷却,泵壳体水套冷却,冷却方式多样化,提高了降低机器温度的效率,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实用性高。4、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包括驱动电机(1)、安装有齿轮(13)的齿轮箱、泵壳体(3)、左转子(9)、右转子(10)和联轴器(14),所述驱动电机(1)和齿轮箱固定,该驱动电机(1)中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4)和齿轮箱中的齿轮(13)连接,所述齿轮箱和泵壳体(3)固定,所述泵壳体(3)设置有进气口(17)和排气口(18),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子(9)和右转子(10)均由罗茨转子(19)和螺杆转子(20)组成,所述罗茨转子(19)的一端和螺杆转子(20)的一端固定,所述罗茨转子(1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2)和迷宫式密封结构(11)转动安装在泵壳体(3)内,所述螺杆转子(2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2)和迷宫式密封结构(11)转动安装在泵壳体(3)内且与齿轮箱中的齿轮(13)固定,所述泵壳体(3)的进气口(17)位于罗茨转子(19)的正上方,所述泵壳体(3)的排气口(18)位于螺杆转子(20)的正下方,所述驱动电机(1)、联轴器(14)和左转子(9)同轴,所述左转子(9)中的螺杆转子(20)和右转子(10)中的螺杆转子(20)啮合,所述罗茨转子(19)采用大导程角结构,所述螺杆转子(20)采用小导程角结构;所述罗茨转子(19)的导程角取值范围为55~90°,所述螺杆转子(20)的导程角取值范围为3~30°;所述罗茨转子(19)的理论吸气容积与螺杆转子(20)的理论吸气容积相比,形成转子一级内部压缩比,该压缩比在3~8倍;所述罗茨转子(19)的叶片数量为1~5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转子(20)为变径变距螺杆型线,螺杆转子的锥度为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转子(20)为等径等距螺杆转子型线或等径变距螺杆转子型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上设置有齿轮端板(2)和齿盖板(5),所述泵壳体(3)的后部设置有后端板(4)和后盖板(6),该泵壳体(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盖板(7)和下盖板(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端板(2)和后端板(4)上均设置有冷却单管(15),和/或,所述泵壳体(3)设置有壳体水套(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子(9)和右转子(10)之间、泵壳体(3)和左转子(9)之间、以及泵壳体(3)和右转子(10)之间均留有微小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是水冷电机或风冷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包括驱动电机(1)、安装有齿轮(13)的齿轮箱、泵壳体(3)、左转子(9)、右转子(10)和联轴器(14),所述驱动电机(1)和齿轮箱固定,该驱动电机(1)中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4)和齿轮箱中的齿轮(13)连接,所述齿轮箱和泵壳体(3)固定,所述泵壳体(3)设置有进气口(17)和排气口(18),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子(9)和右转子(10)均由罗茨转子(19)和螺杆转子(20)组成,所述罗茨转子(19)的一端和螺杆转子(20)的一端固定,所述罗茨转子(1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2)和迷宫式密封结构(11)转动安装在泵壳体(3)内,所述螺杆转子(2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2)和迷宫式密封结构(11)转动安装在泵壳体(3)内且与齿轮箱中的齿轮(13)固定,所述泵壳体(3)的进气口(17)位于罗茨转子(19)的正上方,所述泵壳体(3)的排气口(18)位于螺杆转子(20)的正下方,所述驱动电机(1)、联轴器(14)和左转子(9)同轴,所述左转子(9)中的螺杆转子(20)和右转子(10)中的螺杆转子(20)啮合,所述罗茨转子(19)采用大导程角结构,所述螺杆转子(20)采用小导程角结构;所述罗茨转子(19)的导程角取值范围为55~90°,所述螺杆转子(20)的导程角取值范围为3~30°;所述罗茨转子(19)的理论吸气容积与螺杆转子(20)的理论吸气容积相比,形成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艳锋丁辉杜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久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