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颌面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034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颌面撑开装置,属于口腔外科手术技术领域,包括:中空外壳体,所述外壳体撑开操作端壁中间开设有活动通口,所述活动通口内部放置有两侧开槽带齿条轴,所述两侧开槽带齿条轴朝向撑开操作端壁固接有带手柄撑开轴,所述带手柄撑开轴与外壳体间装配有定位机构;本技术先通过带手柄撑开轴的按压带动两侧开槽带齿条轴下移,带动两个齿轮转动,带动两个撑开齿条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快速带动两个撑开板的展开,再通过转动外螺纹环带动带手柄撑开轴下移,重复上述步骤的方式带动两个撑开板缓慢展开,方便操作的同时能够避免快速展开过度造成手术患者不适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口腔外科手术,具体涉及一种颌面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1、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是治疗包括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手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颌面撑开装置辅助医生进行治疗,专利号202121421632.7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固定的口腔颌面外科用撑开装置,由装置主体、上下支撑板、左右支撑板和驱动机构构成,其中,驱动机构由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丝杆、传动连接在丝杆上的两个内筒、通过可拆装固定机构可拆装固定在内筒外且与上下支撑板固接的外筒、与丝杆套接的齿轮和与齿轮啮合连接且与左右支撑板固接的两个齿条构成,装置进行颌面撑开时,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带动两个内筒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齿轮转动,两个内筒带动两个外筒以及上下支撑板向同方向移动展开,齿轮带动两个齿条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带动左右支撑板向同方向移动展开,展开至合适位置,接触外筒与内筒的固定实现上下左右支撑板定位,避免电机持续转动造成上下左右支撑板移位。

2、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即现有颌面撑开装置的撑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颌面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外壳体(15),所述外壳体(15)撑开操作端壁中间开设有活动通口(11),所述活动通口(11)内部放置有两侧开槽带齿条轴(19),所述两侧开槽带齿条轴(19)朝向撑开操作端壁固接有带手柄撑开轴(13),所述带手柄撑开轴(13)与外壳体(15)间装配有定位机构,所述外壳体(15)内部沿两侧开槽带齿条轴(19)对称连接有两个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外壳体(15)内壁连接的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上固定套接有齿轮(20),两个齿轮(20)分别与两侧开槽带齿条轴(19)两侧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外壳体(15)远离活动通口(11)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面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外壳体(15),所述外壳体(15)撑开操作端壁中间开设有活动通口(11),所述活动通口(11)内部放置有两侧开槽带齿条轴(19),所述两侧开槽带齿条轴(19)朝向撑开操作端壁固接有带手柄撑开轴(13),所述带手柄撑开轴(13)与外壳体(15)间装配有定位机构,所述外壳体(15)内部沿两侧开槽带齿条轴(19)对称连接有两个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外壳体(15)内壁连接的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上固定套接有齿轮(20),两个齿轮(20)分别与两侧开槽带齿条轴(19)两侧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外壳体(15)远离活动通口(11)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通槽(10),所述移动通槽(10)内部放置有撑开齿条(18),两个撑开齿条(18)分别与两个齿轮(20)啮合连接,两个所述撑开齿条(18)相互远离端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撑开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接在外壳体(15)撑开操作端外壁位于活动通口(11)外的开通槽内螺纹套环(12)以及通过轴承连接在带手柄撑开轴(13)上的外螺纹环(14),外螺纹环(14)与开通槽内螺纹套环(12)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颌面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环(14)完全拧紧状态,两个撑开齿条(18)尚未脱离两个齿轮(20)的啮合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5)外壁沿带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许悦李建虎杨清王茹杜浩然张小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