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及水冷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23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及水冷散热器,所述车用水冷散热板包括有散热板体以及三个鳍片组。散热板体在第二散热面上沿着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划分有三个相间隔的散热区域,各个散热区域对应于各个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的投影区,且位在第一散热区域中的第一鳍片组的鳍片平均质心间距是大于等于位在第二散热区域中的第二鳍片组的鳍片平均质心间距,并且位在第一散热区域中的第一鳍片组的鳍片平均质心间距是大于位在第三散热区域中的第三鳍片组的鳍片平均质心间距。由此,可确保三个间隔的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在散热冷却过程中的均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水冷散热板及水冷散热器,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以及具有其的封闭式车用水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1、散热器在各种产品上应用非常普遍。一般而言,较高阶的产品通常会采用水冷/液冷散热器,其与风冷散热器相比具有安静、降温稳定等优点,但对于运作速度越来越快的车用功率晶片而言,目前的水冷散热器在散热效果上仍无法满足这些车用功率晶片的散热需求。因此,如何通过水冷散热技术更加有效地进行散热一直是业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及水冷散热器

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包括:散热板体、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所述散热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散热面及第二散热面,所述第一散热面用以与第一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第二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及第三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接触,且所述第一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第二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体、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所述散热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散热面及第二散热面,所述第一散热面用以与第一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第二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及第三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接触,且所述第一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所述第二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及所述第三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共同组成逆变器功率模组并用以产生驱动车用马达的三相交流电,所述第二散热面用以与冷却流体接触,所述散热板体在所述第二散热面上沿着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划分有三个相间隔的第一散热区域、第二散热区域及第三散热区域,所述第一鳍片组、所述第二鳍片组及所述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体、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所述散热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散热面及第二散热面,所述第一散热面用以与第一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第二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及第三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接触,且所述第一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所述第二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及所述第三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共同组成逆变器功率模组并用以产生驱动车用马达的三相交流电,所述第二散热面用以与冷却流体接触,所述散热板体在所述第二散热面上沿着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划分有三个相间隔的第一散热区域、第二散热区域及第三散热区域,所述第一鳍片组、所述第二鳍片组及所述第三鳍片组分别是位在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所述第二散热区域及所述第三散热区域中,且所述第一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所述第二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及所述第三牵引逆变器功率元件组在所述第二散热面上分别形成的第一投影区、第二投影区及第三投影区即定义出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所述第二散热区域及所述第三散热区域,且位在所述第一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平均间距是大于等于位在所述第二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鳍片组的鳍片平均间距;位在所述第二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鳍片组的鳍片平均间距是大于等于位在所述第三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鳍片组的鳍片平均间距;并且,位在所述第一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平均间距是大于位在所述第三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鳍片组的鳍片平均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片组、所述第二鳍片组及所述第三鳍片组中的每个鳍片为板片状鳍片且呈平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位在所述第一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方向是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呈平行或呈小于5度的夹角;位在所述第二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鳍片组的鳍片长度方向是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呈5至20度的夹角;位在所述第三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鳍片组的鳍片长度方向是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呈5至25度的夹角,并且所述第二鳍片组与所述第三鳍片组的倾斜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不等间距鳍片组的车用水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位在所述第一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平均间距是介于0.5mm至5mm之间,位在所述第三散热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鳍片组的鳍片平均间距是介于0.2mm至2mm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所述第二散热区域及所述第三散热区域中的任两相邻的散热区域中的鳍片组的鳍片平均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维熊淳礼吴建成吴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艾姆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