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位置定位,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测量站的方位时差组合的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1、主流无源定位技术主要包括时差定位和测向交汇定位,其中,时差定位需要部署至少三个测量站形成的双曲线进行交汇实现定位,该定位方式的精度取决于时差的测量精度,当辐射源与测量站的距离较远时,时差估计精度对时差定位精度的影响,一般小于测向误差对测向交汇的定位精度的影响,故该技术对天线要求低,隐蔽性较好;但其对于窄带信号测量精度较差,单载波甚至无法进行时差测量。测向交汇定位仅需要两个测量站即可实现定位,且测向精度不受信号带宽影响,单载波也可以实现测向,但当辐射源与测向站的距离较远时,定位精度受测向角度的精度影响较大。综合考量两种定位技术的优势和缺点,为实现在减少测量站数量的同时降低测量距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目前已有将两种技术组合应用并具有可行性的测向时差组合定位技术。
2、现有的测向时差组合定位技术采用时差信息和一个测向角信息进行一条双曲线和一条直线交汇进行目标位置定位,这种组合定位技术实现了两测量站定位并消除目标距离影响。但该组合定位技术中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测量站的方位时差组合的定位方法,其特征是:该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测量站的方位时差组合的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所述的平均GDOP值的计算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测量站的方位时差组合的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所述的四种定位方式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测量站的方位时差组合的定位方法,其特征是:该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测量站的方位时差组合的定位方法,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郝绍杰,王钊,韩俊辉,赵新明,王守雷,李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