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012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涉及覆膜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履带,且履带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支撑轮,所述底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堆土机构,所述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向螺旋推动片,将田垄表面的一层泥土推动到田垄两侧的边缘处,使得田垄两侧边缘处的高度田垄中间高,使得地膜覆盖在田垄上时被两侧田垄两侧支撑起来,然后利用倾斜转盘将田垄旁边的土壤聚集推动,使得这些土壤覆盖在地膜的边缘处,从而将地膜的边缘处整个覆盖起来,使得地膜和田垄之间有足够的密闭性,提高了地膜的保水能力,并且地膜处于悬空覆盖在田垄上,使得地膜不容易被田垄上的枯枝等物体戳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膜装置,具体为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1、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具有减轻雨滴打击、防止冲刷与结皮形成的作用,可有效减少眼见地中的土壤水分的蒸发,天旱保墒、雨后提墒,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使地温下降慢、持续时间长,利于肥料的腐熟和分解,提高土地肥力,地膜树盖成本低、使用方便、增产幅度大,是一项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高作物产量的常用措施。

2、现有的覆膜使用方法是工人推移覆膜车,然后随着覆膜车的移动,地膜卷随着移动覆盖在田垄上,随着两侧的铲在覆膜车的移动中,将土壤覆盖在地膜上进行掩盖,这个掩盖方式因为没有将土层进行按压固定,从而会使得地膜受到风吹时由于土层不紧实而产生空隙,而且由于土壤中会出现较大的土块,没经过粉碎的土块直接压在地膜上,也容易产生空隙。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116034792b)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包括覆膜车、铲斗、送土板、固定轨道,覆膜车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铲斗的后侧,铲斗后侧的下部设置送土板,送土板的端部固定连接于覆膜车的架体,铲斗的上部固定连接于固定轨道的下部,覆膜车后侧的电机固定连接有压实组件用于将覆盖土压实,压实组件的中部啮合连接有打碎组件用于将收集的土壤打碎,压实组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土壤收集组件用于收集土壤,本专利技术通过打碎组件的动作,能使得被收集进入铲斗内的土壤进行二次的深度粉碎,粉碎合格后的土壤会落至覆膜的侧边进行使用,这时就避免了土壤中因为有较大的土块,没有被粉碎而直接覆盖在覆膜上,就容易漏风。

4、但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使用过程中上述方案中的覆膜装置虽然可以将田垄上的大个体土块进行破碎,使得地膜可以和田垄之间减少空隙,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田垄的主要组成是泥土,田垄的表面是粗糙的不可能是光滑平整的,所以地膜和泥土之间依旧会存在大量的空隙,导致土壤中的水分从这些空隙蒸发出去,无法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的水分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地膜和泥土之间会存在大量的空隙,导致土壤中的水分从这些空隙蒸发出去,无法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的水分流失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履带,且履带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支撑轮,所述底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堆土机构,所述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底盘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驱动轴,所述主驱动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与第一齿盘啮合,所述主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的一端;

3、所述堆土机构包括前支架,两组所述前支架固定连接在底盘的底端,两组所述前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旋推动片,所述双向螺旋推动片在与两组前支架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橡胶轮,两组所述履带内部的支撑轮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转动辊,两组所述转动辊分别抵接在一组橡胶轮的外壁,两组所述前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两组所述前支架在与导向辊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后支臂,两组所述后支臂的末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倾斜转盘。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存放仓,所述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组位于存放仓的旁边的支座。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盘的底端远离堆土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拍紧机构,所述底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拍紧机构旁边的固定机构,两组所述第一皮带轮组的另一端分别与一组支撑轮连接。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拍紧机构包括后支架,两组所述后支架固定连接在底盘的底端,两组所述后支架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外壳,两组所述后支架的底端分别铰接有一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槽,两组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一组滑块,两组所述外壳的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转杆,两组所述转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一组滑块的侧壁。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外壳外部的推动框,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推动框位于外壳外部的一端滑动套设在第一推杆的外壁,所述推动框在与第一推杆接触位置开设有滑动槽。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推动框位于外壳内部的一端滑动套设在第二推杆的外壁,所述推动框在与第二推杆接触位置开设有另一组滑动槽。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延伸至外壳外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外壳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盘的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转轴位于外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的一端,所述第二皮带轮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组支撑轮的侧壁。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滑动连接在两组后支架之间,所述分隔板的侧壁滑动套设有两组转动头,两组所述转动头的末端分别开设有一组开口,两组所述转动头的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套环,所述套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组滑动杆,两组所述后支架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板,两组所述滑动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一组导动板的内壁,所述分隔板的顶端铰接有液压杆的一端,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底盘的底端。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后支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在与两组后支架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棘轮,两组所述棘轮的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齿圈,所述分隔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齿条,两组所述齿条分别与一组齿圈啮合。

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双向螺旋推动片,将田垄表面的一层泥土推动到田垄两侧的边缘处,使得田垄两侧边缘处的高度田垄中间高,使得地膜覆盖在田垄上时被两侧田垄两侧支撑起来,然后利用倾斜转盘将田垄旁边的土壤聚集推动,使得这些土壤覆盖在地膜的边缘处,从而将地膜的边缘处整个覆盖起来,使得地膜和田垄之间有足够的密闭性,提高了地膜的保水能力,并且地膜处于悬空覆盖在田垄上,使得地膜不容易被田垄上的枯枝等物体戳破;

14、2.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拍紧机构,在铺设地膜的过程中将田垄旁边覆盖在地膜边缘的泥土拍实,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地膜与田垄之间的密闭性,并且可以将田垄旁边的泥土排紧实,从而使得在下雨时,雨水不容易将田垄旁边的土冲到垄沟内部,减少了田垄土壤的流失;

15、3.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机构,在铺设地膜的时候,可以将地膜的一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履带(2),且履带(2)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支撑轮,所述底盘(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堆土机构(3),所述底盘(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7),所述底盘(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驱动轴(8),所述主驱动轴(8)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齿盘(9),所述第二齿盘(9)与第一齿盘(7)啮合,所述主驱动轴(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12)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存放仓(10),所述底盘(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组位于存放仓(10)的旁边的支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底端远离堆土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拍紧机构(4),所述底盘(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拍紧机构(4)旁边的固定机构(5),两组所述第一皮带轮组(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组支撑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紧机构(4)包括后支架(401),两组所述后支架(401)固定连接在底盘(1)的底端,两组所述后支架(401)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外壳(402),两组所述后支架(401)的底端分别铰接有一组侧板(403),两组所述侧板(403)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槽(404),两组所述导向槽(404)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一组滑块(405),两组所述外壳(402)的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转杆(406),两组所述转杆(406)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一组滑块(405)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外壳(402)外部的推动框(407),所述转杆(4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409),所述推动框(407)位于外壳(402)外部的一端滑动套设在第一推杆(409)的外壁,所述推动框(407)在与第一推杆(409)接触位置开设有滑动槽(4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0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转盘(410),所述驱动转盘(4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411),所述推动框(407)位于外壳(402)内部的一端滑动套设在第二推杆(411)的外壁,所述推动框(407)在与第二推杆(411)接触位置开设有另一组滑动槽(4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0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延伸至外壳(402)外部的转轴(412),所述转轴(412)位于外壳(40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13),所述转盘的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14),所述第一锥齿轮(413)与第二锥齿轮(414)啮合,所述转轴(412)位于外壳(40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415)的一端,所述第二皮带轮组(4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组支撑轮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分隔板(501),所述分隔板(501)滑动连接在两组后支架(401)之间,所述分隔板(501)的侧壁滑动套设有两组转动头(502),两组所述转动头(502)的末端分别开设有一组开口(503),两组所述转动头(502)的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套环(504),所述套环(5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组滑动杆(505),两组所述后支架(401)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板(506),两组所述滑动杆(505)分别滑动连接在一组导动板的内壁,所述分隔板(501)的顶端铰接有液压杆(508)的一端,所述液压杆(508)的另一端铰接在底盘(1)的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后支架(40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压板(507),所述压板(507)在与两组后支架(401)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棘轮(509),两组所述棘轮(509)的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齿圈(510),所述分隔板(5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齿条(511),两组所述齿条(511)分别与一组齿圈(510)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履带(2),且履带(2)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支撑轮,所述底盘(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堆土机构(3),所述底盘(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7),所述底盘(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驱动轴(8),所述主驱动轴(8)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齿盘(9),所述第二齿盘(9)与第一齿盘(7)啮合,所述主驱动轴(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12)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存放仓(10),所述底盘(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组位于存放仓(10)的旁边的支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底端远离堆土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拍紧机构(4),所述底盘(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拍紧机构(4)旁边的固定机构(5),两组所述第一皮带轮组(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组支撑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紧机构(4)包括后支架(401),两组所述后支架(401)固定连接在底盘(1)的底端,两组所述后支架(401)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外壳(402),两组所述后支架(401)的底端分别铰接有一组侧板(403),两组所述侧板(403)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槽(404),两组所述导向槽(404)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一组滑块(405),两组所述外壳(402)的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转杆(406),两组所述转杆(406)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一组滑块(405)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智能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外壳(402)外部的推动框(407),所述转杆(4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409),所述推动框(407)位于外壳(402)外部的一端滑动套设在第一推杆(409)的外壁,所述推动框(407)在与第一推杆(409)接触位置开设有滑动槽(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长胜王海飞刘占超李康冯帆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辰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