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编织长毛圈的方法及生克片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嘉丽专利>正文

用于编织长毛圈的方法及生克片技术

技术编号:401997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及生克片,该方法用于圆编编织机中三线编织,平纹纱线、绑毛纱线和毛圈纱线,通过编织机中的织针的上下运行结合生克片左右运行、相互作用,三种纱线交织形成具有毛圈的织物,所述的生克片包括:头部和尾部,于头部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配合的成圈部,且成圈部与头部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勾线槽;成圈部的前端自下而上依次成型有第二勾线槽和第三勾线槽;通过第二勾线槽与织针的相互作用,令毛圈纱线形成毛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勾线槽对毛圈纱线定位,毛圈纱线形成毛圈,且毛圈纱线形成的毛圈更长,同时毛圈的长度整齐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编针织编织机产品,特指一种用于编织长毛圈的方法以及该方法中使用的生克片。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圆编针织编织机通常包括:位于中心的圆环形的针筒,针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置织针的针槽。针筒的上端面形成有水平支撑台,于支撑台上开设有供生克片(也叫成圈片或编织片)安装的生克片槽。在生克片上端设置有上内盘,在上内盘与生克片之间设置有上编织三角。上编织三角大体呈三角造型,其具有弯曲的端面,生克片上形成有与端面对应的凸起。圆编编织机工作时,针筒将与上内盘产生相对旋转,在转动的过程中,针筒将带动针槽内的织针以及生克片转动,由于生克片上的凸起通过与之对应端面连动,所以当针筒转动时,上编织三角将对生克片上的凸起形成运行轨迹的限定,令凸起沿上编织三角的端面产生前后移动,从而令生克片形成前后运行。与此同时,织针将在下编织三角推动下形成上下移动,这样生克片与织针相互作用,形成编织效果。

2、见专利号为:201320447935.5的中国技术专利,这是本专利技术人参与设计的一种“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在生克片的成圈嘴设置有剪毛槽,通过剪毛槽可以将毛圈剪断。

3、编织不同的织物需要设置不同的生克片,目前市面上畅销的卫衣而言,其采用三线编织,所谓三线包括:平纹纱线、绑毛纱线和毛圈纱线,三种纱线交织形成最终的织物。为了令织物更加致密、厚实,卫衣生产厂家需要织物形成较长的毛圈,传统的生克片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4、见图1所示,这是目前普通的三线编织用生克片,其具包括:头部41和尾部42,头部41的上端形成有成圈部43,成圈部43依次形成有平纹线槽44和毛圈线槽45,在编织作业时,毛圈纱线和绑毛纱线均是通过毛圈槽45完成勾线,与平纹纱线一起完成编织。这样就造成最终形成的毛圈较短。如果要增加毛圈的长度,毛圈纱线和绑毛纱线需要同时拉长,这样会造成最终的编织的织物松散,不致密。

5、见专利号为:202021394938.3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单面提花毛圈编织结构”,该技术最终为了能够编织实现纬编双层复合提花工艺组织的功能于底布上,避免毛圈织物的底布出现松垮、变形的问题。见该专利文献的说明书附图3所示,其采用生克片与前述图1所示的生克片基本相同,其同样存在前面所述的问题。

6、针对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过不断改进,并结合多年研发经验,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该方法用于圆编编织机中三线编织,三个纱线片分别引出:平纹纱线、绑毛纱线和毛圈纱线,通过编织机中的织针的上下运行结合生克片左右运行、相互作用,三种纱线交织形成具有毛圈的织物,所述的生克片包括:头部和自头部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的尾部,于头部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配合的成圈部,且成圈部与头部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勾线槽;所述的成圈部的前端自下而上依次成型有第二勾线槽和第三勾线槽;所述的第一勾线槽、第二勾线槽、第三勾线槽开口方向相同,且以所有勾线槽开口方向为前方,所述第三勾线槽位于第二勾线槽的后方;编织时,通过第一勾线槽与织针的相互作用,完成平纹纱线的编织;通过第二勾线槽与织针的相互作用,令毛圈纱线形成毛圈;通过第三勾线槽与织针的相互作用,令绑毛纱线参与编织,并且绑毛纱线将毛圈纱线形成的毛圈绑定。

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改变第二勾线槽深度控制毛圈的长度。

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中的生克片,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包括:头部和自头部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的尾部,于头部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配合的成圈部,且成圈部与头部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勾线槽,所述的成圈部的前端自下而上依次成型有第二勾线槽和第三勾线槽;所述的第一勾线槽、第二勾线槽、第三勾线槽开口方向相同,且以所有勾线槽开口方向为前方,所述第三勾线槽位于第二勾线槽的后方;所述的第一勾线槽、第二勾线槽、第三勾线槽分别与编织机中平纹纱线、毛圈纱线、绑毛纱线配合,通过编织机中的织针的上下运行结合生克片左右运行、相互作用,三种纱线交织形成具有毛圈的织物。

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成圈部前端自下而上依次成型有第一叶鼻、第二叶鼻和第三叶鼻,所述的第一叶鼻与头部的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勾线槽;所述的第二叶鼻与第一叶鼻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勾线槽;所述的第三叶鼻与第二叶鼻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勾线槽。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叶鼻、第二叶鼻和第三叶鼻呈阶梯状自前向后层级排列。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叶鼻前端为圆滑面,且其下端面自前向后倾斜向下形成有引导斜面。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叶鼻的前端面为圆滑面;所述的第三叶鼻的前端面为圆滑面。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勾线槽、第二勾线槽和第三勾线槽平行设置;或者构成第一勾线槽的头部顶部、构成第二勾线槽的第一第一叶鼻顶部、构成第三勾线槽的第二叶鼻顶部平行设置。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头部前端形成有尖吻部,且尖吻部与头部的顶部之间呈圆滑过渡。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勾线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勾线槽和第三勾线槽的深度。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首先,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勾线槽对毛圈纱线定位,令毛圈纱线的形成毛圈,而没有采用现有技术中将毛圈纱线和绑毛纱线一起通过同一个勾线槽连动。本专利技术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后,不仅可以令编织的织物更加致密,并且可令毛圈纱线形成的毛圈更长,同时毛圈的长度整齐一致。避免现有技术中织物中如果形成长毛圈会导致整个织物松垮的不良现象。

14、其次,本专利技术在生克片前后运行距离保持固定情况下,通过改变第二勾线槽深度,就可以控制毛圈的长度,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调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该方法用于圆编编织机中三线编织,三个纱线片(9)分别引出:平纹纱线(91)、绑毛纱线(92)和毛圈纱线(93),通过编织机中的织针(6)的上下运行结合生克片左右运行,相互作用,三种纱线交织形成具有毛圈的织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第二勾线槽(32)深度控制毛圈的长度。

3.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包括:头部(1)和自头部(1)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1)的尾部(2),于头部(1)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5)配合的成圈部(3),且成圈部(3)与头部(1)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勾线槽(31),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圈部(3)前端自下而上依次成型有第一叶鼻(34)、第二叶鼻(35)和第三叶鼻(36),所述的第一叶鼻(34)与头部(1)的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勾线槽(31);所述的第二叶鼻(35)与第一叶鼻(34)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勾线槽(32);所述的第三叶鼻(36)与第二叶鼻(35)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勾线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叶鼻(34)、第二叶鼻(35)和第三叶鼻(36)呈阶梯状自前向后层级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叶鼻(34)前端为圆滑面,且其下端面自前向后倾斜向下形成有引导斜面(34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叶鼻(35)的前端面为圆滑面;所述的第三叶鼻(35)的前端面为圆滑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勾线槽(31)、第二勾线槽(32)和第三勾线槽(33)平行设置;或者构成第一勾线槽(31)的头部(1)顶部、构成第二勾线槽(32)的第一第一叶鼻(34)顶部、构成第三勾线槽(33)的第二叶鼻(35)顶部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前端形成有尖吻部(11),且尖吻部(11)与头部的顶部之间呈圆滑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勾线槽(31)的深度大于第二勾线槽(32)和第三勾线槽(33)的深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该方法用于圆编编织机中三线编织,三个纱线片(9)分别引出:平纹纱线(91)、绑毛纱线(92)和毛圈纱线(93),通过编织机中的织针(6)的上下运行结合生克片左右运行,相互作用,三种纱线交织形成具有毛圈的织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第二勾线槽(32)深度控制毛圈的长度。

3.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包括:头部(1)和自头部(1)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1)的尾部(2),于头部(1)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5)配合的成圈部(3),且成圈部(3)与头部(1)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勾线槽(31),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圈部(3)前端自下而上依次成型有第一叶鼻(34)、第二叶鼻(35)和第三叶鼻(36),所述的第一叶鼻(34)与头部(1)的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勾线槽(31);所述的第二叶鼻(35)与第一叶鼻(34)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勾线槽(32);所述的第三叶鼻(36)与第二叶鼻(35)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勾线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嘉丽
申请(专利权)人:欧嘉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