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嘉丽专利>正文

用于编织长毛圈的方法及生克片技术

技术编号:401997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及生克片,该方法用于圆编编织机中三线编织,平纹纱线、绑毛纱线和毛圈纱线,通过编织机中的织针的上下运行结合生克片左右运行、相互作用,三种纱线交织形成具有毛圈的织物,所述的生克片包括:头部和尾部,于头部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配合的成圈部,且成圈部与头部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勾线槽;成圈部的前端自下而上依次成型有第二勾线槽和第三勾线槽;通过第二勾线槽与织针的相互作用,令毛圈纱线形成毛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勾线槽对毛圈纱线定位,毛圈纱线形成毛圈,且毛圈纱线形成的毛圈更长,同时毛圈的长度整齐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编针织编织机产品,特指一种用于编织长毛圈的方法以及该方法中使用的生克片。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圆编针织编织机通常包括:位于中心的圆环形的针筒,针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置织针的针槽。针筒的上端面形成有水平支撑台,于支撑台上开设有供生克片(也叫成圈片或编织片)安装的生克片槽。在生克片上端设置有上内盘,在上内盘与生克片之间设置有上编织三角。上编织三角大体呈三角造型,其具有弯曲的端面,生克片上形成有与端面对应的凸起。圆编编织机工作时,针筒将与上内盘产生相对旋转,在转动的过程中,针筒将带动针槽内的织针以及生克片转动,由于生克片上的凸起通过与之对应端面连动,所以当针筒转动时,上编织三角将对生克片上的凸起形成运行轨迹的限定,令凸起沿上编织三角的端面产生前后移动,从而令生克片形成前后运行。与此同时,织针将在下编织三角推动下形成上下移动,这样生克片与织针相互作用,形成编织效果。

2、见专利号为:201320447935.5的中国技术专利,这是本专利技术人参与设计的一种“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在生克片的成圈嘴设置有剪毛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该方法用于圆编编织机中三线编织,三个纱线片(9)分别引出:平纹纱线(91)、绑毛纱线(92)和毛圈纱线(93),通过编织机中的织针(6)的上下运行结合生克片左右运行,相互作用,三种纱线交织形成具有毛圈的织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第二勾线槽(32)深度控制毛圈的长度。

3.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包括:头部(1)和自头部(1)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1)的尾部(2),于头部(1)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5)配合的成圈部(3),且成圈部(3)与头部(1)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勾线...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该方法用于圆编编织机中三线编织,三个纱线片(9)分别引出:平纹纱线(91)、绑毛纱线(92)和毛圈纱线(93),通过编织机中的织针(6)的上下运行结合生克片左右运行,相互作用,三种纱线交织形成具有毛圈的织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第二勾线槽(32)深度控制毛圈的长度。

3.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包括:头部(1)和自头部(1)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1)的尾部(2),于头部(1)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5)配合的成圈部(3),且成圈部(3)与头部(1)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勾线槽(31),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编织长毛圈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圈部(3)前端自下而上依次成型有第一叶鼻(34)、第二叶鼻(35)和第三叶鼻(36),所述的第一叶鼻(34)与头部(1)的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勾线槽(31);所述的第二叶鼻(35)与第一叶鼻(34)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勾线槽(32);所述的第三叶鼻(36)与第二叶鼻(35)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勾线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嘉丽
申请(专利权)人:欧嘉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