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形变监测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形变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9932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形变监测系统,系统包括:降雨量监测子系统,雨量计对降雨量监测;GNSS位移监测子系统,包括多个GNSS沉降监测点和一个GNSS沉降基准点组成;视频监控子系统,在支架顶部安装监控探头监测山区滑坡体前缘的变形;内部位移监测子系统,通过测斜仪监测山区滑坡体的垂直直面水平方向的角度变化;裂缝监测子系统,将裂缝监测设备布置在山区滑坡体的主要或变化较大的裂缝上进行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得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山区上体滑坡得远程查看、操控、管理和维护,网页式远程操作方便易用,相较于目前人工定期监测所带来的滞后性,能够提高对山区滑坡体的监测及时性和便捷性,使监测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灾监测,特别涉及一种形变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同时也是由于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等,具有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的特点,滑坡是地质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类。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分布范围占国土陆地面积的44.8%。

2、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70多座城市和460多个县市受到滑坡灾害的威胁及危害,平均每年至少造成35-80亿元的经济损失。同时,很多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运营也受到滑坡灾害的威胁,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西南多山地区水利工程等。

3、因此滑坡监测尤为重要,但现有技术中,针对滑坡监测主要局限于人工定期监测层面上,无法满足滑坡灾害监测效果,存在监测预报的滞后性,不仅工作强度大,难度高,同时难以保持全天24小时的实时监测滑坡的变化情况,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形变监测系统来达到为准确、及时预报滑坡灾害提供有效依据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变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降雨量监测子系统,在山区滑坡体的监测点位上浇筑石墩台,并在石墩台上安装支架,通过支架顶部安装的雨量计对山区的降雨量数据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降雨量数据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服务器终端进行计算分析;

4、gnss位移监测子系统,包括多个gnss沉降监测点和一个gnss沉降基准点组成,gnss沉降监测点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坐标,获取山区滑坡体表面位移数据并上传至gnss沉降基准点修正数据,并将修正数据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服务器终端进行计算分析;

5、视频监控子系统,在支架顶部安装监控探头监测山区滑坡体前缘的变形,并将监控视频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服务器终端;

6、内部位移监测子系统,通过测斜仪监测山区滑坡体的垂直直面水平方向的角度变化,并将监测数据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服务器终端;

7、裂缝监测子系统,将裂缝监测设备布置在山区滑坡体的主要或变化较大的裂缝上进行监测,对裂缝变化数据进行监测并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服务器终端。

8、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危险提示的声光报警器,在所述gnss位移监测子系统中,gnss沉降基准点包括用于信号接收的北斗基准站接收机和智能运维终端收纳的监测设备箱,所述监测设备箱顶端固定有竖直向上的立柱管,用于北斗基准站接收机的安装定位,所述监测设备箱正面开口处安装有可以转动开闭的箱门,所述箱门上安装有用于箱门和监测设备箱之间位置锁定的电子锁,所述监测设备箱内设有能水平前后移动的驱动轴,且驱动轴的前端贯穿监测设备箱正面并延伸至外部;

9、所述立柱管内活动设有顶杆,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固定设有垫高块,所述垫高块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所述立柱管内侧顶部设有插销组件,且插销组件的收放可由顶杆的升降驱动,所述北斗基准站接收机底端固定设有可套设于立柱管外壁的定位管套,所述定位管套和立柱管内壁均开设有与插销组件相匹配的插槽。

10、优选的,所述插销组件包括c形销,所述立柱管内侧顶部设有可转动的驱动圆盘,所述驱动圆盘侧壁转动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与c形销中部转动连接;

11、驱动圆盘背离第一连杆的一侧设有与其同轴转动的传动齿轮,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设有与传动齿轮外壁相啮合的齿条板。

12、优选的,所述箱门背面与驱动轴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壁开设有锁槽,所述驱动轴端部活动设有与锁槽相匹配的锁块,且锁块可伸缩的设置于驱动轴端部外壁位置,所述锁块位于驱动轴内腔位置的端部设有复位弹簧二,用于锁块自动收缩的驱动;

13、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外壁与监测设备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滑套之间固定设有复位弹簧一。

14、优选的,所述驱动轴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靠近锁块的端部固定设有椭圆盘,所述驱动轴顶端开设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部开设有与驱动轴内部相连通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活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块,所述连接轴侧壁固定连接有侧耳,所述侧耳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圆柱块外壁与条形通孔内侧活动插接。

15、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外壁活动套设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承载套,所述承载套顶部活动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承载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三,所述复位弹簧三的正上方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承载套固定设置,所述承载套侧壁与监测设备箱内壁固定设置。

16、优选的,所述监测设备箱两侧均开设有通风窗,所述监测设备箱一侧内壁与通风窗对应位置处固定设有排风扇,所述监测设备箱正对驱动轴端面的内壁位置处固定设有到位开关。

17、优选的,位于监测设备箱背离排风扇一侧的通风窗处固定设有防尘透气网,所述监测设备箱的侧壁设有用于防尘透气网表面清扫的清理毛刷,所述清理毛刷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底部与驱动轴的侧壁转动连接。

18、优选的,所述清理毛刷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防尘透气网的顶部和底部位置,两个所述清理毛刷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同一端部活动插接有t形销,所述监测设备箱内壁开设有导向开槽,所述t形销端部与对应位置的导向开槽内侧活动插接。

19、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底部呈u字形且其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立柱管截面呈工字形,所述垫高块顶端中部固定设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一端延伸至驱动轴的顶端,所述监测设备箱侧壁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监测设备箱的顶端固定设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底端通过导线连接于地下。

2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1、(1)本专利技术提供得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山区上体滑坡得远程查看、操控、管理和维护,网页式远程操作方便易用,相较于目前人工定期监测所带来的滞后性,能够提高对山区滑坡体的监测及时性和便捷性,使监测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便于推广使用;

2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监测设备箱能够对其立柱上的北斗基准站接收机进行内部锁定,具有较好的防盗效果,同时可在监测设备箱上的箱门开启后实现对北斗基准站接收机在立柱管上的解锁,达到防盗的同时方便拆装检修,实用性更强;

23、(3)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驱动轴上的锁块和箱门上插槽内的锁槽相配合,并利用连接杆和侧耳之间的驱动,能够对箱门关闭后的锁定,同时能够利用电子锁与电磁铁之间通过控制器电性连接,使得电子锁在非正常解锁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箱门的锁闭,达到防盗作用,从而增强整体的防盗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危险提示的声光报警器(104),在所述GNSS位移监测子系统中,GNSS沉降基准点包括用于信号接收的北斗基准站接收机(300)和智能运维终端收纳的监测设备箱(200),所述监测设备箱(200)顶端固定有竖直向上的立柱管(301),用于北斗基准站接收机(300)的安装定位,所述监测设备箱(200)正面开口处安装有可以转动开闭的箱门(201),所述箱门(201)上安装有用于箱门(201)和监测设备箱(200)之间位置锁定的电子锁(202),所述监测设备箱(200)内设有能水平前后移动的驱动轴(400),且驱动轴(400)的前端贯穿监测设备箱(200)正面并延伸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组件包括C形销(304),所述立柱管(301)内侧顶部设有可转动的驱动圆盘(303),所述驱动圆盘(303)侧壁转动设有第一连杆(305),所述第一连杆(305)的端部与C形销(304)中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01)背面与驱动轴(400)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501),所述定位槽(501)内壁开设有锁槽(502),所述驱动轴(400)端部活动设有与锁槽(502)相匹配的锁块(500),且锁块(500)可伸缩的设置于驱动轴(400)端部外壁位置,所述锁块(500)位于驱动轴(400)内腔位置的端部设有复位弹簧二(503),用于锁块(500)自动收缩的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00)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连接轴(504),所述连接轴(504)靠近锁块(500)的端部固定设有椭圆盘(505),所述驱动轴(400)顶端开设的限位槽(510),所述限位槽(510)底部开设有与驱动轴(400)内部相连通的连接通孔(511),所述连接通孔(511)内活动设有连接杆(512),所述连接杆(512)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块(514),所述连接轴(504)侧壁固定连接有侧耳(513),所述侧耳(513)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孔(515),所述圆柱块(514)外壁与条形通孔(515)内侧活动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00)的外壁活动套设有与限位槽(510)相匹配的承载套(506),所述承载套(506)顶部活动插接有限位杆(508),所述限位杆(508)与承载套(506)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三(509),所述复位弹簧三(509)的正上方设有电磁铁(507),所述电磁铁(507)与承载套(506)固定设置,所述承载套(506)侧壁与监测设备箱(200)内壁固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箱(200)两侧均开设有通风窗,所述监测设备箱(200)一侧内壁与通风窗对应位置处固定设有排风扇(402),所述监测设备箱(200)正对驱动轴(400)端面的内壁位置处固定设有到位开关(4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监测设备箱(200)背离排风扇(402)一侧的通风窗处固定设有防尘透气网(206),所述监测设备箱(200)的侧壁设有用于防尘透气网(206)表面清扫的清理毛刷(205),所述清理毛刷(20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602),所述第三连杆(602)的底部与驱动轴(400)的侧壁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毛刷(205)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防尘透气网(206)的顶部和底部位置,两个所述清理毛刷(20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00),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杆(600)的同一端部活动插接有T形销(601),所述监测设备箱(200)内壁开设有导向开槽(603),所述T形销(601)端部与对应位置的导向开槽(603)内侧活动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09)的底部呈U字形且其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310),所述立柱管(301)截面呈工字形,所述垫高块(311)顶端中部固定设有导向条(313),所述导向条(313)一端延伸至驱动轴(400)的顶端,所述监测设备箱(200)侧壁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发电板(204),所述监测设备箱(200)的顶端固定设有避雷针(203),所述避雷针(203)底端通过导线连接于地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危险提示的声光报警器(104),在所述gnss位移监测子系统中,gnss沉降基准点包括用于信号接收的北斗基准站接收机(300)和智能运维终端收纳的监测设备箱(200),所述监测设备箱(200)顶端固定有竖直向上的立柱管(301),用于北斗基准站接收机(300)的安装定位,所述监测设备箱(200)正面开口处安装有可以转动开闭的箱门(201),所述箱门(201)上安装有用于箱门(201)和监测设备箱(200)之间位置锁定的电子锁(202),所述监测设备箱(200)内设有能水平前后移动的驱动轴(400),且驱动轴(400)的前端贯穿监测设备箱(200)正面并延伸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组件包括c形销(304),所述立柱管(301)内侧顶部设有可转动的驱动圆盘(303),所述驱动圆盘(303)侧壁转动设有第一连杆(305),所述第一连杆(305)的端部与c形销(304)中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01)背面与驱动轴(400)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501),所述定位槽(501)内壁开设有锁槽(502),所述驱动轴(400)端部活动设有与锁槽(502)相匹配的锁块(500),且锁块(500)可伸缩的设置于驱动轴(400)端部外壁位置,所述锁块(500)位于驱动轴(400)内腔位置的端部设有复位弹簧二(503),用于锁块(500)自动收缩的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00)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连接轴(504),所述连接轴(504)靠近锁块(500)的端部固定设有椭圆盘(505),所述驱动轴(400)顶端开设的限位槽(510),所述限位槽(510)底部开设有与驱动轴(400)内部相连通的连接通孔(511),所述连接通孔(511)内活动设有连接杆(512),所述连接杆(512)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块(514),所述连接轴(504)侧壁固定连接有侧耳(513),所述侧耳(513)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孔(515),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杰刘允武靖恺徐波韩少野吕景松蒋金河代红梅付立军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