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安全监测系,具体为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移动储能电源是利用多组储能电池存储电能,而后在需要的时候输出电能的设备。在具有多组储能电池的移动储能电源中,多组储能电池是串联后进行输出的,这样可以提高输出电压。基于现有的储能电池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需要安全管理电路对储能电池进行安全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会用到安全监测系统。
2、但是常见的监测系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定时查看,从而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查看不及时的情况。影响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包括启动模块、信息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云平台模块、主控制模块、管理操作终端、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内阻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自动监测模块、数据传输加密模块和实时报警模块,所述启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信息采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包括启动模块(1)、信息采集模块(2)、无线传输模块(3)、云平台模块(4)、主控制模块(5)、管理操作终端(6)、电压采集模块(7)、电流采集模块(8)、内阻采集模块(9)、温度采集模块(10)、自动监测模块(11)、数据传输加密模块(12)和实时报警模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无线传输模块(3)的输入端,所述无线传输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云平台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云平台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主控制模块(5)的输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包括启动模块(1)、信息采集模块(2)、无线传输模块(3)、云平台模块(4)、主控制模块(5)、管理操作终端(6)、电压采集模块(7)、电流采集模块(8)、内阻采集模块(9)、温度采集模块(10)、自动监测模块(11)、数据传输加密模块(12)和实时报警模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无线传输模块(3)的输入端,所述无线传输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云平台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云平台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主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所述主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管理操作终端(6)的输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的内部设置有电压采集模块(7)、电流采集模块(8)、内阻采集模块(9)和温度采集模块(10),所述电压采集模块(7)、电流采集模块(8)、内阻采集模块(9)、温度采集模块(10)的整体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集模块(7)采用的是继电器切换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模块(8)对充放电状态下的蓄电池进行电流信号采集的功能由电流互感器来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阻采集模块(9)测量时在一个电池组内划分出多个循环过程;测量过程由第一个循环放电开始,接着进行第二个循环放电,各个循环依次进行直至结束;单体电池的放电曲线会被采集到系统中,内阻测量在压降后进行;放电时采用恒流负载的方法,放电电流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电池安全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0)对环境温度数据进行采集,根据采集到的数据随时调整蓄电池充放电参数;该系统采用tmp36温度传感器对蓄电池组或环境温度进行测量,该温度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反应灵敏及结构简单优点;在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晓平,刘思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共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