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密度分布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984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流密度分布检测方法,涉及电池极片检测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改善相关技术中电池的电流密度结果无实际数据支撑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提供一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片、第一隔膜、测试电极组、第二隔膜和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具有多个区域;测试电极组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测试电极,每个测试电极对应一个区域,测试电极与第二电极片作用一致;将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测试电极的集流结构分别与外接设备连接,以使得第一电极片、外接设备、第二电极片和集流结构均有电流流过;设置电流检测机构,以获取流经集流结构的电流;确定第一电极片在每个区域的电流密度,从而获得第一电极片的电流密度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片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电流密度分布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电池通常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电势,而两者被隔膜进行隔开;锂离子从化学电势较高的电极向电势较低的电极移动,并且只有锂离子可以通过隔膜在电解液中移动,而进行电荷补偿的电子只能通过外电路移动,从而形成电流以供输出使用。

2、对于极片(例如正极片或者负极片),集流结构位置、极片的尺寸、极片的加工工艺等都会导致极片中不同区域的极化不一致,使得极片在充放电过程中,极片在不同区域的电流密度也不一致(即电极利用率差-容量吞吐不均匀),进而导致电池出现局部老化和寿命缩短等问题。因此,极片在充放电时电流密度分布直接体现了电池的相对寿命。相关技术中,电池的相对电流密度往往通过软件进行拟合分析,而拟合结果往往受模型搭建及电化学参数等影响,因此整体拟合结果无实际数据支撑,只能作为参考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密度分布检测方法,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电池的电流密度结果无实际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密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具有第一电源接口及第二电源接口,所述将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以及所述集流结构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连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为正极电源接口,所述第一电极片为正极片,所述第二电源接口为负极电源接口,且所述第二电极片为负极片;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电源装置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的电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电源装置还被配置为作为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密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具有第一电源接口及第二电源接口,所述将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以及所述集流结构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连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为正极电源接口,所述第一电极片为正极片,所述第二电源接口为负极电源接口,且所述第二电极片为负极片;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电源装置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的电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电源装置还被配置为作为负载,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的电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显洋苑丁丁付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