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764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1
能够面朝下安装的芯片尺寸封装型的半导体装置(1)具备:半导体衬底(32);形成在半导体衬底(32)上的半导体层(40);形成于半导体层(40)的纵向场效应晶体管(10);球形的凸点电极,形成在半导体层(40)的表面侧,高度为100μm以上;及多层结构的金属层(30),与半导体衬底(32)的背面侧的整面接触而形成;金属层(30)中的最厚的第1金属层(30a)以构成金属层(30)的金属种类中延展性最高的第1金属为主成分;第1金属层(30a)厚度是8μm以上;在半导体层(40)的平面视图中,在金属层(30)的外周具备向半导体衬底(32)的背面侧下方突出的突起(50);在突起(50)的截面视图中,具备突起(50)的宽度为5μm以上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装置,特别涉及芯片尺寸封装型的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纵向场效应晶体管中要求具有球形的凸点电极(bump electrode)。

2、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0739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具有球形的凸点电极的纵向场效应晶体管中在背面具备2μm左右的厚度的电极金属的构造。在具有球形的凸点电极的纵向场效应晶体管中,有时形成在背面的电极金属上的突起(毛刺)在超声波清洗后脱落而成为与其他零件的短路原因。

3、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4、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有关本公开的半导体装置,是能够面朝下安装的芯片尺寸封装型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半导体衬底;半导体层,形成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上;纵向场效应晶体管,形成于上述半导体层;球形的凸点电极,形成在上述半导体层的表面侧,高度为100μm以上;以及多层结构的金属层,与上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侧的整面接触而形成;上述金属层中的最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装置,是能够面朝下安装的芯片尺寸封装型的半导体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9.一种半导体装置,是能够面朝下安装的芯片尺寸封装型的半导体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半导体装置,是能够面朝下安装的芯片尺寸封装型的半导体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佑介田口晶英
申请(专利权)人:新唐科技日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