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724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分别安装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内侧皮质上;第二侧固定板朝向第一侧固定板的端面万向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背离第二侧固定板的一端内设有滑动孔;第一侧固定板朝向第二侧固定板的端面万向转动连接有滑动轴;滑动轴滑动设置在滑动孔内,滑动轴位于滑动孔外的部分外侧壁凸设有限位台;支撑杆背离第二侧固定板的端面设有弹性的能量吸收组件,能量吸收组件抵接于限位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保留原有膝关节原生结构的基础上与内侧膝关节一起分担负荷,减轻患者行走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载荷和减轻患者膝关节处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1、膝关节是指人体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之间的关节,对支撑人体全身重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膝关节炎已成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在长期的膝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在膝关节进行活动时,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不断地摩擦磨损,使得患者疼痛引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在全球的发病率估计为16%。最初的诊断往往是在青壮年时期,到60岁时有9.3%的风险发展为有症状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据估计,65岁以下的人中有多达1000万个病例,多发于50至60岁以上的老人。疾病的整个过程不仅影响软骨,还涉及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等。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导致关节置换的常见诊断,关节置换手术是现代骨科手术中最常见和最成功的手术之一,然而,现有用于置换的人工关节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患者体内出现假体松动、骨溶解等现象时,就需要进行关节翻修手术,或者再次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应用于植入在患者膝关节处的皮肤下关节囊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减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组件包括能量吸收座(52)和能量吸收器(53),所述能量吸收座(52)的硬度大于所述能量吸收器(53)的硬度;所述能量吸收座(52)连接于所述支撑杆(51)背离所述第二侧固定板(2)的端面,所述能量吸收器(53)沿所述支撑杆(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能量吸收座(52)背离所述支撑杆(51)的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台(611);所述能量吸收座(52)和所述能量吸收器(53)上均沿所述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应用于植入在患者膝关节处的皮肤下关节囊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减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组件包括能量吸收座(52)和能量吸收器(53),所述能量吸收座(52)的硬度大于所述能量吸收器(53)的硬度;所述能量吸收座(52)连接于所述支撑杆(51)背离所述第二侧固定板(2)的端面,所述能量吸收器(53)沿所述支撑杆(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能量吸收座(52)背离所述支撑杆(51)的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台(611);所述能量吸收座(52)和所述能量吸收器(53)上均沿所述支撑杆(51)的长度方向贯穿形成有通孔(54),所述通孔(54)供所述滑动轴(61)活动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座(52)和所述能量吸收器(53)的材质均为弹性可压缩的生物相容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11)设置为第一内螺纹锥孔,所述第一金属锁定接骨螺钉的头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锥孔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锥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12)上凸设有三个第一安装凸台(121),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21)沿三角形轮廓布置,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21)用于匹配贴合于股骨远端(3)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植入膝关节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固定板(1)沿所述第一侧固定板(1)的厚度方向的最顶端和最低端之间的间距为5毫米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燕苗岳中波赵轩铖高庞业
申请(专利权)人: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