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网络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现有技术双向认证的方法包括:一种双向接入认证方法,该方法是解决无线网络通信领域的双向认证问题,该方法不适用于有线以太网的客户端、服务端的双向身份认证;另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轻量级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方案,这是一种密钥协商方案,计算比较复杂,会降低通信效率,满足不了高可靠变电站对通信实时性强的高要求。
3、和传统的智能站相比,高可靠变电站为了加强网络安全,针对站控层网络通信,提出了身份鉴别和访问认证的新需求,且要求保密算法应为国家密码主管部门要求的国产加密算法。
4、现有技术对客户端、服务端双向认证的方法认证流程耗时较长,影响认证的速度,进而影响通信速度,无法满足高可靠变电站总线通信身份认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在t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节点内总线身份认证步骤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每次链接,客户端都随机生成uid作为cid,并记录ci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节点内总线身份认证步骤中,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节点内总线身份认证步骤中,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节点内总线身份认证步骤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每次链接,客户端都随机生成uid作为cid,并记录ci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节点内总线身份认证步骤中,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节点内总线身份认证步骤中,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节点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华宇,纪洪伟,徐金勇,焦之明,马云永,房萌,陈健琦,王晗,陈杰,巩方波,宋军,刘兆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