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66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包括外釜体和内釜体,所述内釜体顶部通过进水管与供水机构连通,所述内釜体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内釜体外侧设置有呈螺旋形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通过通气管与蒸锅排气机构连通,换热管另一端通过出气管与循环箱连接;所述循环箱内依次通过支撑块设置有透气膜层、净化层和活性炭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旋状的换热管,用以增加气体的运行路程,从而增加气体与水流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通过在循环箱内部设置透气膜层、净化层和活性炭层等结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余气的过滤和净化处理,同时可以使得余气内的水分经过滤后进入收集罩内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锅余气热量回收设备,具体为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1、蒸锅在使用同时产生大量余气。现在对这些余气一般只经过冷凝器降温后再简单处理后排出,这种排出后的余气温度相对还是较高且里面的灰尘及粉尘颗粒较难净化完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浪费资源,若将剩下的余气直接排入大气,则会造成余气内水资源的浪费及热量的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包括外釜体和内釜体,所述内釜体顶部通过进水管与供水机构连通,所述内釜体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3、所述内釜体外侧设置有呈螺旋形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通过通气管与蒸锅排气机构连通,换热管另一端通过出气管与循环箱连接;

4、所述循环箱内依次通过支撑块设置有透气膜层、净化层和活性炭层,所述循环箱内部设置有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包括外釜体(1)和内釜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釜体(11)顶部通过进水管(13)与供水机构连通,所述内釜体(11)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釜体(1)的底部通过支撑柱(12)支撑,且外釜体(1)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水管(23),排水管(23)的出口端设置有排水阀(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内釜体(11)内的转轴(14),所述转轴(14)侧面设置有搅拌杆(15),所述搅拌杆(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包括外釜体(1)和内釜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釜体(11)顶部通过进水管(13)与供水机构连通,所述内釜体(11)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釜体(1)的底部通过支撑柱(12)支撑,且外釜体(1)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水管(23),排水管(23)的出口端设置有排水阀(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内釜体(11)内的转轴(14),所述转轴(14)侧面设置有搅拌杆(15),所述搅拌杆(15)的外侧还设置有与内釜体(11)内壁接触的刮杆(16),且转轴(14)的顶端连接有电动机(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蒸锅余气回收热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8)内部等距离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镕骏步显勇何卫平梁福弟杨相文李兴崔正行熊卫华胡靖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小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