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数转换,具体涉及一种高线性度宽带输入缓冲器。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工智能,无线通信以及汽车电子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高频高质量信号传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作为模拟前端电路和数字电路之间的接口,模数转换器的精度与速度决定了整个信息获取系统的最终信号质量。考虑到输入阻抗的影响,设计人员一般可以在两种高速adc之间进行选择:有缓冲和无缓冲。虽然对于无缓冲高速adc而言,其功耗远低于缓冲型adc,但是无缓冲adc中直接连接到外部前端的采样保持电路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当adc在采样和保持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时,其输入阻抗会随频率和模式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来自内部采样电容和网络的电荷注入会将少量信号反射回前端电路和输入信号,对与adc输入端相连的元器件产生干扰。因此为了消除上述两种问题对adc整体性能的不利影响,需要在adc前端集成一个输入缓冲器。考虑到输入缓冲器的功耗以及adc精度的要求,缓冲器的设计必须具有高线性度,大带宽以及低功耗的特性。
2、目前,现有的adc前端输入缓冲器通常采用cascode架构,并通过多管堆叠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线性度宽带输入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源共栅型源极翻转跟随器、交叉耦合输入电路、镜像负载电路以及偏置电流源电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线性度宽带输入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源共栅型源极翻转跟随器具体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以及第六晶体管M6;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线性度宽带输入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源共栅型源极翻转跟随器还包括尾电流源,所述尾电流源采用两个尾电流管MS1和MS2实现;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线性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线性度宽带输入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源共栅型源极翻转跟随器、交叉耦合输入电路、镜像负载电路以及偏置电流源电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线性度宽带输入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源共栅型源极翻转跟随器具体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以及第六晶体管m6;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线性度宽带输入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源共栅型源极翻转跟随器还包括尾电流源,所述尾电流源采用两个尾电流管ms1和ms2实现;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线性度宽带输入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耦合输入电路具体包括第一耦合电阻rb1、第一耦合电容cx1、第二耦合电阻rb2以及第二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术彬,郭建宇,曹越,韩昊霖,沈易,梁鸿志,丁瑞雪,朱樟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