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基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和废弃蚝壳改性的花岗岩残积土的生态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我国,花岗岩残积土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和海南等沿海地区,因其天然含水量高、液限高、辗压成型难、遇水易崩解等特性,导致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等路用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所填筑的路基发生软化崩解、泥化等破坏。但是,已有研究表明,一定含水量的花岗岩残积土强度实际上可以满足一般土路基填料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目前,实际路基施工中常采用换填法或采用化学浆料如水泥、石灰对花岗岩残积土进行改性处理,这些方法环保性和资源利用性较差,同时具有工程成本过高等问题。
2、生蚝(学名牡蛎)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备受人们喜爱,目前我国主要加工利用生蚝可食用部分,大量的蚝壳被作为垃圾丢弃,蚝壳的资源化利用不足,蚝壳中的有机物在长期堆放过程中由于腐败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蚝壳已在多个领域有所利用,比如用作酸性土壤肥料以改善土壤酸碱性并提高肥料利用率、建筑材料中用作混凝土骨料提高强度和耐久性、环境治理中用以重金属吸附等。到目前为止,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生物和废弃蚝壳改性的花岗岩残积土的生态路基结构,所述的生态路基结构包括路面结构层(1)、强度补偿层(2)、改性生态护坡区(3)、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4)、底部隔离层(5)、排水结构(6),其特征在于:底部隔离层(5)的上层是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4),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4)的两侧边坡覆盖有改性生态护坡区(3),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4)的顶面依次修筑强度补偿层(2)、路面结构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和废弃蚝壳改性的花岗岩残积土的生态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处理液为巴氏芽孢杆菌浓缩液和胶结液的混合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和废弃蚝壳改性的花岗岩残积土的生态路基结构,所述的生态路基结构包括路面结构层(1)、强度补偿层(2)、改性生态护坡区(3)、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4)、底部隔离层(5)、排水结构(6),其特征在于:底部隔离层(5)的上层是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4),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4)的两侧边坡覆盖有改性生态护坡区(3),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4)的顶面依次修筑强度补偿层(2)、路面结构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和废弃蚝壳改性的花岗岩残积土的生态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处理液为巴氏芽孢杆菌浓缩液和胶结液的混合溶液,由巴氏芽孢杆菌浓缩液与胶结液按体积比1:1~2.5混合配制而成;所述的巴氏芽孢杆菌浓缩液由巴氏芽孢杆菌菌液经加工制取,所述巴氏芽孢杆菌菌液的脲酶活性为10~15 mmol/(l·min);所述胶结液包括氯化钙溶液和尿素溶液,胶结液中氯化钙和尿素的摩尔浓度相等且均为0.5~1.5m,优选为1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和废弃蚝壳改性的花岗岩残积土的生态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生态护坡区(3)由下到上依次为蚝壳粉-植生基层(9)、蚝壳粗骨料层(8)、植被层(7);所述的蚝壳粗骨料层(8)为采用菌酶处理液喷洒处理3~5次的蚝壳粗骨料层;所述蚝壳粗骨料层(8)由粒径2~4.75 mm的蚝壳粗骨料铺设而成;所述蚝壳粗骨料层(8)的厚度为3~5 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和废弃蚝壳改性的花岗岩残积土的生态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汉江,陈奕伟,崔明娟,陈志波,丁兴之,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