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9456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涉及医疗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静配中心每个操作环节的数据处理方法、每个环节操作的电子化数据记录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设备与系统数据交互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可视化数据的处理与显示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退药、停嘱、改批次、改打包的数据处理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工作量统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显示、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系统与其它关联系统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本方法可提高系统程序设计的能力,降低系统复杂性,使业务规则验证更全面,运行维护更高效。追溯数据可以用于查询每个操作环节的操作时间、操作人,还可以查询影像资料;追溯方法既可以使用列表的形式也可以使用图形的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管理系统,具体为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1、静配中心全称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也称静脉用药配置中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静脉药物集中配制中心等,缩写为pivas。静配中心的工作是将医院内的所有或部分静脉用药集中于一个部门集中进行摆药、贴签,并在具备净化设施环境下配制,然后分拣、打包装袋送入临床科室的过程。

2、静配中心由于流程的特殊性,在任意一个环节均有可能出现差错,出现差错后轻则返工或造成浪费,严重者有可能耽误患者的治疗,或因为差错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在叠加每个环节的停嘱、退药、修改批次、配制改为打包、患者住院科室/病区的变化或床位号的变化时,这些差错更难以避免,如何在第一时间将停嘱、退药、修改批次、配制改为打包、患者住院科室/病区的变化或床位号的变化发现并避免进入下一个操作环节,或者在上一个环节操作过程中已改变,及时找出这些修改的医嘱药品并将其实物转移到该医嘱药品正确的环节或位置,是静配中心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相关软件设计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解决的内容;通过静配中心追溯体系的建立,实现上述目标。为了减少差错的发生,一系列的静配中心专用设备被开发出来,如输液贴签机、针剂存贮柜(或称智能存取柜、统排机等)、智能配药机、分拣机、送药机器人等,这些设备目前基本上是独立运行,仅仅是将pivas系统向设备单向传输数据,没有将设备运行与pivas系统的数据进行双向交互,或只有个别数据进行双向交互。这种情况下的静配中心追溯体系很难建立。

3、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m2m技术、rfid技术、nfc技术、低能耗蓝牙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理念是数据共享,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网络通信技术包含很多重要技术,其中m2m技术最为关键,该技术范围应用广泛,不仅能与远距离,而且还能与近距离技术相衔接。现在的m2m技术以机器对机器通信为核心。

4、中国专利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公开号cn111798960a)包括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录像管理系统,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分别通过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连接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连接后台服务器和客户端pc。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公开号cn111415732a)通过引入rfid相关技术,使静配中心药师可以实时掌握输液药品从进舱配置、配置复核、成品复核、病区确认、输液确认等关键物流节点的信息,确保大批量的输液药品在供应链上无差错,减少了与病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系统(公开号cn211604706u)通过引入rfid相关技术,使静配中心药师可以实时掌握输液药品从进舱配置、配置复核、成品复核、病区确认、输液确认等关键物流节点的信息,确保大批量的输液药品在供应链上无差错,减少了与病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无接触式的批量扫描,降低了成品复核的时间和人工出错的可能,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用于医院静配中心对药品配置追溯并监控的生物安全柜(公开号cn214020859u)药品物流管理平台、web服务器、数据中心、epc中间件、标签读写器、ons服务器、pml服务器和eps/is服务器,药品物流管理平台分别与web服务器、数据中心、epc中间件相连,epc中间件与标签读写器、ons服务器、pml服务器和eps-is服务器和药品物流企业软件系统相连;标签读写器与rfid标签相连。孙艳、郭代红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系统》(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年08卷4期243-245页)开发了一种在配制过程中的条码扫描及触摸式液晶屏显示系统,用于监测配液过程。该项技术目前已置入操作台并与pivas实现联动,本研究项目所采用的生物安全柜与水平层流操作台均已内置该系统,同时增加了监控系统。黄继勋、陈凯霞《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自动化智能建设与实践》(中国药房2017年28卷34期4839-4842页)介绍了智能审方、智能贴签、智能加药、智能成品输液分拣、智能输液运送、智能药筐清洗等,达到减少医嘱差错,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人员职业防护,降低差错,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输液,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目的。智能贴签、智能加药、智能成品输液分拣、智能输液运送、智能药筐清洗,均为获取上位机信息(数据来源于pivas系统)后的设备执行,未对pivas系统进行数据回写,无法实现全程物联网追溯。胡和立、江东梅等《信息互联互通系统在医院静脉用药追溯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智慧健康2021年7卷31期26-29页)从静脉用药实时监控、闭环可追溯、沟通电话个数/时间、临床满意度等方面评价信息互联互通系统对pivas管理的积极作用。结果信息互联互通系统建立实施后,pivas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效果提升,日均电话数、电话通话时长及病区反馈问题数均有明显下降,临床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静脉用药实现了全流程闭环可追溯管理。文中静脉用药追溯管理所涉及的设备仅有实时监控,所涉及的追溯仅仅是药师与护士的沟通,不属于静配中心操作过程追溯。

5、上述静配中心管理系统或物联网识别系统或追溯系统或物流系统中,仅涉及静配中心局部的物联网管理,未涉及全程物联网管理,尤其是未涉及底层数据逻辑,导致设计复杂。在常规的静配中心管理系统(pivas系统)中,pivas的数据源通过his数据接口获取后,审方用的数据与批次决策的数据相同,即审方用的数据来源于护士发送的执行医嘱,导致以下问题:1、医嘱审核不能达到前置审核,如果审方结果有问题需要停嘱或作废,需要先停执行医嘱再停嘱或作废,增加护士的操作过程,另一方面因为执行医嘱每天都要发送,而医生医嘱只发送一次,对医生医嘱审核的工作量要明显低于执行医嘱的审核工作量;2、影响批次决策的因素较多,使用较少的数据表作关联,导致程序设计困难,即需要多层级关联才能计算出批次决策的有关数据,关联层级越多程序设计越麻烦、出现问题后难以发现问题、后续的扩展应用较为困难;3、后续的物联网追溯所需要的数据如果单纯从执行医嘱中获取,在不改变原有架构的情况下,难以扩展,或即使扩展后能够使用,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问题并较难解决。

6、基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采用微服务架构,将业务流程中接口调度、医嘱审方和批次决策等环节抽象为多个独立的组件服务,分别进行独立的服务编排和数据存储,服务解耦,灵活性高,扩展性强,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每个数据表对应静配中心的一个或多个实际操作过程,数据调度与程序设计比较容易理解;由于数据调度多数情况下是单向调度,数据关联层级较少,多数情况下关联层级为1~2级,一般不超过3级,程序设计比较简单,结果容易验证,出现问题比较容易查找原因。系统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静配中心每个操作环节的数据处理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电子化数据记录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设备与系统数据交互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可视化数据的处理与显示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退药、停嘱、改批次、改打包、转科、转病区、转床的数据处理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工作量统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显示、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系统与其它关联系统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所述操作环节包括PIVAS物联网追溯系统与HIS系统的接口数据交互、医嘱审核、批次决策、摆药单打印与摆药、标签打印与贴签、标签重打与摆药单重打、配对、装车、入仓、配制、分拣、打包装袋、打印交接单、装箱、配送、护士接收和患者用药、药品计费与配制费计费;上述数据处理及记录方法包括人工操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操作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记录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VAS物联网追溯系统数据来源于通过HIS系统接口传递的数据源,数据源包括:患者基础信息、患者就诊信息、转科转床信息、临床诊断信息、药品基础信息、科室信息、医生信息、病区信息、护士信息、药房信息、静配人员信息、给药途径信息和给药频次信息;上述数据经过处理后分别调度到患者基础信息数据表,患者就诊信息数据表,转科转床记录表,临床诊断信息数据表,药品基础信息数据表,科室信息数据表,医生信息数据表,病区信息数据表,护士信息数据表,药房信息数据表,静配人员信息数据表,给药途径信息数据表,给药频次信息数据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医生医嘱数据通过接口调度到审方数据表中,所述审方数据表以医嘱号为唯一字段;所述审方数据表通过药品基础信息数据表赋相应的属性数据或通过关联的数据经过程序计算相应的属性数据;所述审方数据表调度完成后,数据自动调度到医嘱组合数据表中,所述医嘱组合数据表以医嘱组号为唯一字段,通过医嘱组号关联审方数据表并通过计算写入相关属性数据,或通过配置文件写入相关属性数据;所述审方数据表与医嘱组合数据表作为数据源为医嘱审核以及后续的批次决策、标签与摆药单打印、物联网追溯环节提供支撑数据,或提供界面展示数据、打印数据、统计数据、与HIS的交互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护士发送的执行医嘱数据、申请领药数据或药房接收的发药数据通过接口调度到摆药单数据表中,摆药单数据表以医嘱明细ID为唯一字段,摆药单数据表中的属性数据通过医嘱号关联从审方数据表中获取;摆药单数据表数据完成调度后,静脉用药数据自动调度到批次决策数据表中;批次决策数据表以批次决策编号为唯一字段,批次决策编号是特定患者一次使用特定输液的唯一标识,是HIS生成的执行医嘱组号,或者是通过医嘱明细ID结合医嘱组号以及该组医嘱的使用次数序号关联的数据组合生成,又或者是HIS发送的瓶签条码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界面批次决策后批次决策数据表中的数据调度到标签摆药单打印数据表,字段包含批次决策编号、患者ID、患者就诊号、用药日期、决策批次、是否为打包药和/或配制类别、主药ID、溶媒ID、操作台号关联字段、配对用关联字段,以批次决策编号为唯一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标签打印与摆药单打印的数据来源于标签摆药单打印数据表、摆药单数据表以及操作台决策数据表;在打印标签或打印摆药单的任意一个环节操作时,将标签摆药单打印数据表中的关联数据调度到追溯用数据表,同时标签摆药单打印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固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贴签时,将所有配对用关联字段相同的溶媒放到一个或几个置入RFID卡的溶媒框中,将数据写入贴签记录表中;在摆药时,将所有配对用关联字段相同的主药放到一个或几个置入RFID卡的主药框中,将数据写入摆药记录表中;主药摆药完成后将主药框放到主药暂存柜上,主药暂存柜上安装电子传感器以识别主药框的RFID卡;溶媒贴签完成后溶媒框放到配对台上,配对台上安装电子传感器以识别溶媒框的RFID卡;当溶媒框放到配对台上后,配对台识别的溶媒框关联的配对用关联字段与主药暂存柜上识别的主药框关联的配对用关联字段相同时,主药暂存柜与配对台上的指示灯同时亮或声音提示,配对成功,主药放到溶媒框中或主药框放到溶媒框中;配对成功的数据写入配对记录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对后的主药与溶媒框放到传递车上,传递车上安装电子传感器识别溶媒框,将溶媒框关联的所有数据调度到装车记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静配中心每个操作环节的数据处理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电子化数据记录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设备与系统数据交互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可视化数据的处理与显示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退药、停嘱、改批次、改打包、转科、转病区、转床的数据处理方法、每个操作环节的工作量统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显示、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系统与其它关联系统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所述操作环节包括pivas物联网追溯系统与his系统的接口数据交互、医嘱审核、批次决策、摆药单打印与摆药、标签打印与贴签、标签重打与摆药单重打、配对、装车、入仓、配制、分拣、打包装袋、打印交接单、装箱、配送、护士接收和患者用药、药品计费与配制费计费;上述数据处理及记录方法包括人工操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操作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记录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vas物联网追溯系统数据来源于通过his系统接口传递的数据源,数据源包括:患者基础信息、患者就诊信息、转科转床信息、临床诊断信息、药品基础信息、科室信息、医生信息、病区信息、护士信息、药房信息、静配人员信息、给药途径信息和给药频次信息;上述数据经过处理后分别调度到患者基础信息数据表,患者就诊信息数据表,转科转床记录表,临床诊断信息数据表,药品基础信息数据表,科室信息数据表,医生信息数据表,病区信息数据表,护士信息数据表,药房信息数据表,静配人员信息数据表,给药途径信息数据表,给药频次信息数据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医生医嘱数据通过接口调度到审方数据表中,所述审方数据表以医嘱号为唯一字段;所述审方数据表通过药品基础信息数据表赋相应的属性数据或通过关联的数据经过程序计算相应的属性数据;所述审方数据表调度完成后,数据自动调度到医嘱组合数据表中,所述医嘱组合数据表以医嘱组号为唯一字段,通过医嘱组号关联审方数据表并通过计算写入相关属性数据,或通过配置文件写入相关属性数据;所述审方数据表与医嘱组合数据表作为数据源为医嘱审核以及后续的批次决策、标签与摆药单打印、物联网追溯环节提供支撑数据,或提供界面展示数据、打印数据、统计数据、与his的交互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护士发送的执行医嘱数据、申请领药数据或药房接收的发药数据通过接口调度到摆药单数据表中,摆药单数据表以医嘱明细id为唯一字段,摆药单数据表中的属性数据通过医嘱号关联从审方数据表中获取;摆药单数据表数据完成调度后,静脉用药数据自动调度到批次决策数据表中;批次决策数据表以批次决策编号为唯一字段,批次决策编号是特定患者一次使用特定输液的唯一标识,是his生成的执行医嘱组号,或者是通过医嘱明细id结合医嘱组号以及该组医嘱的使用次数序号关联的数据组合生成,又或者是his发送的瓶签条码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界面批次决策后批次决策数据表中的数据调度到标签摆药单打印数据表,字段包含批次决策编号、患者id、患者就诊号、用药日期、决策批次、是否为打包药和/或配制类别、主药id、溶媒id、操作台号关联字段、配对用关联字段,以批次决策编号为唯一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标签打印与摆药单打印的数据来源于标签摆药单打印数据表、摆药单数据表以及操作台决策数据表;在打印标签或打印摆药单的任意一个环节操作时,将标签摆药单打印数据表中的关联数据调度到追溯用数据表,同时标签摆药单打印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固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网追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贴签时,将所有配对用关联字段相同的溶媒放到一个或几个置入rfid卡的溶媒框中,将数据写入贴签记录表中;在摆药时,将所有配对用关联字段相同的主药放到一个或几个置入rfid卡的主药框中,将数据写入摆药记录表中;主药摆药完成后将主药框放到主药暂存柜上,主药暂存柜上安装电子传感器以识别主药框的rfid卡;溶媒贴签完成后溶媒框放到配对台上,配对台上安装电子传感器以识别溶媒框的rfid卡;当溶媒框放到配对台上后,配对台识别的溶媒框关联的配对用关联字段与主药暂存柜上识别的主药框关联的配对用关联字段相同时,主药暂存柜与配对台上的指示灯同时亮或声音提示,配对成功,主药放到溶媒框中或主药框放到溶媒框中;配对成功的数据写入配对记录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静配中心物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东李明哲张磊刚孙博张维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壹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