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薄化显示器中,多为采用lcm模组的lcm中框与背板作为外观件,而背板多为铁件,因背板做外观处理后,价格大大提升,同时,背板卡勾成型不易,容易有外观不良与漏光问题,极大的限制的显示器的设计范围,于是塑胶后壳重新回归考量范围,但目前市面上传统的采用塑胶后壳的显示器,主要结合方式为液晶模组+整机中框+后壳,其中整机中框与液晶模组镙丝锁付,但螺丝锁附增加成本与工时,后壳与lcm中框勾合联结,但重工不易,且有入尘与板件破片风险,此外,薄型化设计还常伴随模块强度不足的问题。
2、公开号cn212723595u公开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其包括lcm模组、整机中框、后壳,所述lcm模组包括液晶面板、lcm中框、光学膜片组及背板,所述背板的一端具有一竖直侧边,并通过侧边与lcm中框卡合连接,背板另一端弯折出一阶断差形成用于放置整机中框的容纳腔,整机中框藏于背板光腔面并穿过背板与另一侧的后壳卡合连接,本设计利用背板设有破孔做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包括液晶面板(1)、LCM中框(2)、光学膜片组(3)、背板(4)以及后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LCM中框(2)之间设置有所述液晶面板(1),所述背板(4)安装在所述光学膜片组(3)上,所述背板(4)上固定有卡扣(6),所述卡扣(6)一侧设置有凸块(7),所述凸块(7)贯穿设置在所述LCM中框(2)上,且所述凸块(7)与所述LCM中框(2)滑动连接,所述卡扣(6)与所述凸块(7)卡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远离所述卡扣(6)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包括液晶面板(1)、lcm中框(2)、光学膜片组(3)、背板(4)以及后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lcm中框(2)之间设置有所述液晶面板(1),所述背板(4)安装在所述光学膜片组(3)上,所述背板(4)上固定有卡扣(6),所述卡扣(6)一侧设置有凸块(7),所述凸块(7)贯穿设置在所述lcm中框(2)上,且所述凸块(7)与所述lcm中框(2)滑动连接,所述卡扣(6)与所述凸块(7)卡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远离所述卡扣(6)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板(9),且所述第一固定板(9)与所述lcm中框(2)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1)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0),所述lcm中框(2)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固定销(11),所述固定销(11)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固定板(10)内部,所述固定销(11)另一端安装有挡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1)与所述lcm中框(2)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10)之间均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销(11)上套设有固定弹簧(13),所述固定弹簧(13)一端固定在所述lcm中框(2)表面,所述固定弹簧(13)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12)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移动座(14)、若干限位柱(15)以及若干限位槽(16),所述连接座(8)内部开设有放置槽(17),所述放置槽(17)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移动座(14),所述移动座(14)与所述放置槽(17)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文,梁实标,夏进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启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