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及其杯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17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包括刺盘,刺盘的上端设置有多根突刺,于突刺的间隙之间贯穿刺盘开设有多个通气漏水孔,通气漏水孔的孔径满足不需要施压也能够漏水。还提供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杯托,包括前盖板,前盖板向外设置有垂直连接板,垂直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开口的摆放杯套,垂直连接板的上端开设有与摆放杯套相配合且连通的槽口,刺盘可拆卸连接于摆放杯套的底部;垂直连接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条,连接条的自由端设置有压盖,压盖的下端设置有胶囊压罩,胶囊压罩内的底部设置有多根中空刺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让茶叶在冲泡过程中更多的和空气接触进行“呼吸”,避免冲泡过程中闷茶,有效提升茶水的汤色及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品冲泡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及其杯托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便捷、高效的茶饮制作方式成为了市场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胶囊茶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胶囊茶的制作是将茶叶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将其封装在胶囊中,用户只需要使用专门的胶囊茶冲泡机进行冲泡,即可得到一杯香气四溢、口感纯正的茶水。

2、然而,现有的胶囊茶在用胶囊泡茶机冲泡时,是在密闭环境下进行冲泡,胶囊中的茶叶在密闭环境下浸泡时间过长,会导致茶色较浓较差,茶水口感也不佳。此外,现有的刺盘上的透水孔较少且较小,需要注水的压力才能将茶水从透水孔推出,而不会有空气进入。由于没有空气的进入,水进入后闷在胶囊中泡茶,导致冲泡后的茶水茶色较浓较差,茶水口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及其杯托,通过刺盘上的通气漏水孔,能够实现在胶囊茶冲泡过程中有空气进入交换,避免冲泡过程中闷茶,能够有效提升茶水的汤色及口感。

2、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包括刺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盘(1)的上端设置有多根突刺(11),于所述突刺(11)的间隙之间贯穿所述刺盘(1)开设有多个通气漏水孔(12),所述通气漏水孔(12)的孔径满足不需要施压也能够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漏水孔(12)的孔径为0.1~0.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及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刺(11)的边缘开设有多条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通气导流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及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包括刺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盘(1)的上端设置有多根突刺(11),于所述突刺(11)的间隙之间贯穿所述刺盘(1)开设有多个通气漏水孔(12),所述通气漏水孔(12)的孔径满足不需要施压也能够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漏水孔(12)的孔径为0.1~0.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及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刺(11)的边缘开设有多条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通气导流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刺盘及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盘(1)上端的边缘设置有限位环(13),所述突刺(11)的高度高于所述限位环(13)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止闷茶的胶囊杯托,包括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2)垂直向外设置有垂直连接板(3),所述垂直连接板(3)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开口的摆放杯套(4),所述垂直连接板(3)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摆放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必聪黄彬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五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