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08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包括:外遮光罩、挡光环和消光单元;其中,外遮光罩置于相机结构上,根据太阳照射角度将照射到遮光罩内壁的太阳光切除;挡光环,置于相机内遮光罩内壁,用于消除其它星体杂散辐射;消光单元,置于相机镜筒的内壁,用于抑制杂散光到达像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属于红外成像。


技术介绍

1、杂散光会造成相机成像信噪比降低,干扰成像信号的提取和识别,甚至对探测器造成损伤。fy-2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日本gms气象卫星、美国静止轨道环境业务卫星-8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杂散光影响。

2、光学相机的杂散光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外部杂散辐射,主要由外部强光源产生的,如太阳发出的辐射、地球大气的散射等进入系统后,经过多次反射、散射或者衍射到达探测器;第二种光学元件透射面残余反射形成的鬼像;第三种内部杂散辐射,如光机结构、电机、温控热源等温度较高的元件产生的红外辐射经过系统内表面的反射、折射或衍射后到达探测器焦平面。

3、传统杂散光抑制装置采用光学系统圆筒型遮光罩,该装置对杂散光尤其是太阳光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圆筒型遮光罩对于光线通过罩口照在罩体内壁可产生杂散光和热流量的问题无法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提升图像信噪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遮光罩(1)、挡光环(3)和消光单元(4);其中,外遮光罩(1)置于相机结构上,根据太阳照射角度将照射到遮光罩内壁的太阳光切除;挡光环(3),置于相机内遮光罩内壁,用于消除其它星体杂散辐射;消光单元(4),置于相机镜筒的内壁,用于抑制杂散光到达像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遮光罩(1)为桶状结构,桶状结构的上表面为斜切平面结构;光线从所述斜切平面结构进入相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状结构的上表面与桶壁之间的斜切...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遮光罩(1)、挡光环(3)和消光单元(4);其中,外遮光罩(1)置于相机结构上,根据太阳照射角度将照射到遮光罩内壁的太阳光切除;挡光环(3),置于相机内遮光罩内壁,用于消除其它星体杂散辐射;消光单元(4),置于相机镜筒的内壁,用于抑制杂散光到达像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遮光罩(1)为桶状结构,桶状结构的上表面为斜切平面结构;光线从所述斜切平面结构进入相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状结构的上表面与桶壁之间的斜切角b为25°~50°;桶状结构的高度c为6~8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光学相机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环(3)包括若干圆环叶片,所述圆环叶片垂直置于相机内遮光罩内壁。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幺飞李劲东田景峰尹可刘宇鑫赵亮王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