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94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2
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预制底板、预制侧墙和预制顶板,预制底板的两端分别通过预制侧墙与预制顶板的两端连接,预制侧墙的外侧紧贴设置有预制桩,预制桩顶部的内侧设置台阶,预制顶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块,凸块支撑于台阶上;预制桩与预制侧墙通过连接件连接。本技术将预制侧墙与预制桩紧贴,并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预制桩既是基坑开挖阶段的围护结构,同时也是主体结构侧墙的一部分,预制桩与预制侧墙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承担水土荷载和其它荷载,可以在满足结构承载力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同时预制顶板的两端还分别支撑在两侧的预制桩上,有利于提高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


技术介绍

1、对于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明挖法施工地铁隧道等地下结构,目前通常只将围护结构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挡土结构,在结构正常使用阶段,一般不考虑围护结构的承载能力。这种设计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施工完成后围护桩即被弃置,不考虑其挡土效应,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桩与外墙间需预留操作空间,造成空间浪费且增大土石方开挖量。目前仅有个别案例采用现浇主体结构侧墙与预制桩进行叠合,也有个别工程案例的围护桩和侧墙采用预制结构,但是,预制桩和预制侧墙之间设置肥槽。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预制桩与预制侧墙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承担水土荷载,可以在满足结构承载力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预制底板、预制侧墙和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预制底板、预制侧墙和预制顶板,所述预制底板的两端分别通过预制侧墙与所述预制顶板的两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的外侧紧贴设置有预制桩,所述预制桩顶部的内侧设置台阶,所述预制顶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支撑于所述台阶上;所述预制桩与所述预制侧墙通过连接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采用螺栓,所述预制桩上预留有若干第一螺栓孔,所述预制侧墙上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预制底板、预制侧墙和预制顶板,所述预制底板的两端分别通过预制侧墙与所述预制顶板的两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的外侧紧贴设置有预制桩,所述预制桩顶部的内侧设置台阶,所述预制顶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支撑于所述台阶上;所述预制桩与所述预制侧墙通过连接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采用螺栓,所述预制桩上预留有若干第一螺栓孔,所述预制侧墙上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水平面上预埋有若干第一预埋套筒,所述凸块的底面上预埋有若干第一预埋连接件,所述第一预埋套筒与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一一对应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墙叠合的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的顶面上预埋有若干第二预埋套筒,所述预制顶板的底面上预埋有若干第二预埋连接件,所述第二预埋套筒与所述第二预埋连接件一一对应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延豪娄英豪杨龙符瑞安李兆平孙雪兵高云龙栗晓龙周健李强刁维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