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78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发热体、换热盘管,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真空腔体,所述发热体、换热盘管均悬吊设于真空腔体内,所述发热体与换热盘管紧密贴合,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延伸至装置壳体外,热传导介质经换热盘管的输入端进入换热盘管并与发热体进行热交换后排出装置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加热盘加热换热盘管中的热传导介质能够模拟用户端设备的散热,将装置壳体内设置成为一个真空腔体,减少腔体内部的气体与换热盘管、发热体发生对流换热,降低热损失,可以避免因机组问题对用户端设备造成损坏,满足了液氮循环机组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制冷,更具体涉及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对设计的液氮循环机组进行功能调试与试验,需要将机组接入负载,出于保护用户端设备的目的,不能将未完成测试检验的机组直接与用户端连接,并且在实际情况中,由于距离,运输成本等原因,也无法将液氮循环机组接入系统中。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能够代替用户端设备进行测试的装置,并且该装置还需要具有热负荷加载可控,进出口温度监控等功能。

2、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10868078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假负载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发热体和引流部件,箱体的底部区域设置有进液口且顶部区域设置有出液口,发热体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用于模拟液冷环境下处于工作状态的服务器负载,引流部件位于箱体内部,用于在液冷环境下引导冷却液自进液口至出液口以s型通道流动。通过引流部件来引导箱体内冷却液的流动,可以有效防止因冷却液垂直沿发热体表面流动吸热而出现冷却液局部区域温度过高的问题,从而避免冷却液过热变性。

3、但其仍存在腔体内部的气体与换热盘管、发热体发生对流换热的现象,无法满足液氮循环机组的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液氮循环机组测试的假负载装置。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发热体、换热盘管,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真空腔体,所述发热体、换热盘管均悬吊设于真空腔体内,所述发热体与换热盘管紧密贴合,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延伸至装置壳体外,热传导介质经换热盘管的输入端进入换热盘管并与发热体进行热交换后排出装置壳体。

3、通过加热盘加热换热盘管中的热传导介质能够模拟用户端设备的散热,将装置壳体内设置成为一个真空腔体,减少腔体内部的气体与换热盘管、发热体发生对流换热,降低热损失,可以避免因机组问题对用户端设备造成损坏,满足了液氮循环机组测试需求。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可控硅整流器,所述装置壳体外设有可控硅整流器,所述可控硅整流器与发热体电性连接并用于调节加热盘的输入功率。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接连接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与输出管、加热盘外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可控硅整流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盘的输入功率由可控硅整流器根据输入管和输出管外侧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进行反馈调节控制。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热体通过连接杆悬吊连接在装置壳体内,所述连接杆为聚醚醚酮材质。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热体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杆与法兰盘连接紧固。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壳体包括法兰盘和下部壳体,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在下部壳体顶部,并围合形成所述真空腔体,所述法兰盘顶部还设有抽真空接口。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热体上开设有与换热盘管相适配的凹槽。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为双层管状结构。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法兰盘顶部开设有真空电极及温度传感器接口。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部壳体上设有与法兰盘相适配的对接法兰,所述对接法兰通过螺栓与法兰盘连接紧固。

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4、(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加热盘加热换热盘管中的热传导介质能够模拟用户端设备的散热,可以避免因机组问题对用户端设备造成损坏,满足了液氮循环机组测试需求,将装置壳体内设置成为一个真空腔体,减少腔体内部的气体与换热盘管、发热体发生对流换热,降低了热损失。

1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可控硅整流器、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使得加热盘的输入功率由可控硅整流器根据输入管和输出管外侧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进行反馈调节控制,从而能够控制液氮循环机组的热负荷,实现负荷可调,通过加热功率可以得出液氮循环机组热负荷处理能力,对机组性能进行评价,并对进出口温度进行监测,同时对加热盘的温度进行测量,保证加热盘的温度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

16、(3)本专利技术中,加热盘功率可调,故可以用于不同大小型号液氮循环机组的测试要求,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壳体、发热体、换热盘管,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真空腔体,所述发热体、换热盘管均悬吊设于真空腔体内,所述发热体与换热盘管紧密贴合,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延伸至装置壳体外,热传导介质经换热盘管的输入端进入换热盘管并与发热体进行热交换后排出装置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控硅整流器,所述装置壳体外设有可控硅整流器,所述可控硅整流器与发热体电性连接并用于调节加热盘的输入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接连接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与输出管、加热盘外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可控硅整流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盘的输入功率由可控硅整流器根据输入管和输出管外侧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进行反馈调节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通过连接杆悬吊连接在装置壳体内,所述连接杆为聚醚醚酮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杆与法兰盘连接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包括法兰盘和下部壳体,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在下部壳体顶部,并围合形成所述真空腔体,所述法兰盘顶部还设有抽真空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上开设有与换热盘管相适配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为双层的绝热管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顶部开设有真空电极及温度传感器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壳体上设有与法兰盘相适配的对接法兰,所述对接法兰通过螺栓与法兰盘连接紧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壳体、发热体、换热盘管,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真空腔体,所述发热体、换热盘管均悬吊设于真空腔体内,所述发热体与换热盘管紧密贴合,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延伸至装置壳体外,热传导介质经换热盘管的输入端进入换热盘管并与发热体进行热交换后排出装置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控硅整流器,所述装置壳体外设有可控硅整流器,所述可控硅整流器与发热体电性连接并用于调节加热盘的输入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接连接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与输出管、加热盘外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可控硅整流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盘的输入功率由可控硅整流器根据输入管和输出管外侧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进行反馈调节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循环机组假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通过连接杆悬吊连接在装置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远来汪谦旭姚剑杰江耀洪慧慧王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